帶有笏字的詩,含有笏字古詩詞,詩中有笏字的詩句,古詩中包含笏字的詩詞

古詩詞按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濯足雲水客, 折腰簪身。 喧閒跡相背, 十里別經旬。 忽因乘逸興, 莫惜訪囂塵。 窗前故栽竹, 與君為主人。
上書一見平津侯, 劍斜齊秣陵尉。 朝垂綬帶迎遠客, 暮鎖印囊飛上吏。 長樂花深萬井時, 同官無事有歸期。 回船對酒三生渚, 繫馬焚香五願祠。 日日澄江帶山翠, 綠芳都在經過地。 行人看射領軍堂, 游女題詩光宅寺。 風流才調愛君偏, 此別相逢定幾年。 惆悵浮雲迷遠道, 張侯樓上月娟娟。
尖中路漸成, 遠看如削近還平。 不知身與諸天接, 卻訝雲從下界生。 飛瀑正拖千嶂雨, 斜陽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覺群山小, 羅列兒孫未得名。
五色箱中絳服春, 花成就白魚新。 看宣賜處驚回眼, 著謝恩時便稱身。 瑞草唯承天上露, 紅鸞不受世間塵。 翰林同賀文章出, 驚動茫茫下界人。
明光宮, 歷稔朝雲陛。 詔刊延閣書, 高議平津邸。 適意偶輕人, 虛心削繁禮。 盛得江左風, 彌工建安體。 高張多絕弦, 截河有清濟。 嚴冬爽群木, 伊洛方清泚。 渭水冰下流, 潼關雪中啟。 荷蓧幾時還, 塵纓待君洗。
朱衫年少時, 久登班列會朝儀。 貯財不省關身用, 行義唯愁被眾知。 藏得寶刀求主帶, 調成駿馬乞人騎。 未曾相識多聞說, 遙望長如白玉枝。
漢宮行廟略, 簪落民間。 直道三湘水, 高情四皓山。 賜衣僧脫去, 奏表主批還。 地得松蘿塢, 泉通雨雪灣。 東門添故事, 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從露, 幽窗夜不關。 夢餘蟾隱映, 吟次鳥綿蠻。 可惜相如作, 當時事悉閒。
紫樞澤趨龍尾。 平入鈞衡位。 春殿聽宣麻, 爭喜登庸, 何似今番喜。 昆台宜有神仙裔。 奕世貂蟬貴。 玉砌長蘭芽, 好擁笙歌, 長向花前醉。
梅仙了無訟, 拄看西山。 山涵秋曉, 水光磨蕩有無間。 自是靈襟空洞, 更望風雲吞吐, 浩渺白鷗閒。 高誦遠遊賦, 獨立桂香闌。 謾常談, 如觀水, 要觀瀾。 物情長在, 人生何用苦求難。 隨我一觴一詠, 任彼非元非白, 唯放酒杯寬。 富貴儻來事, 天道管知還。
風響牙籤, 雲寒古硯, 芳銘猶在棠。 秋床聽雨, 妙謝庭、春草吟筆。 城市喧鳴轍。 清溪上、小山秀潔。 便向此、搜松訪石, 葺屋營花, 紅塵遠避風月。 瞿塘路, 隨漢節。 記羽扇綸巾, 氣凌諸葛。 青天萬里, 料漫憶、蓴絲鱸雪。 車馬從休歇。 榮華事、醉歌耳熱。 天與此翁, 芳芷嘉名, 紉蘭佩兮瓊玦。
星闈上金章貴, 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閣舊通班, 九歲國儲新上計。 太倉日富中邦最。 宣室夜思前席對。 歸心怡悅酒腸寬, 不泛千鍾應不醉。
女孫笄珥, 男孫袍, 少長今朝咸集。 且留晚節伴寒香, 莫要似、春華性急。 大招吟了, 巫咸下了, 未愛修門重入。 我儂不做佛漳閩, 免大雪、庭中呆立。
拄杖欲似乃, 播還似及。 逆風蕩雨行, 面干頂額濕。 著衣床上坐, 肚緩脊皮急。 城門爾許高, 故自匍匐入。
壽陽南渡口, 斂見諸侯。 五兩楚雲暮, 千家淮水秋。 開簾對芳草, 送客上春洲。 請問山中桂, 王孫幾度游。
一從簪事金貂, 每借溫顏放折腰。 長覺身輕離泥滓, 忽驚手重捧瓊瑤。 馬因回顧雖增價, 桐遇知音已半焦。 他日秉鈞如見念, 壯心直氣未全銷。
乍拋衫覺身輕, 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 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為逋客, 親故相邀遣到城。 無奈同官珍重意, 幾回臨路卻休行。 青衫脫下便狂歌, 種薤栽莎斸古坡。 野客相逢添酒病, 春山暫上著詩魔。 亦知官罷貧還甚, 且喜閒來睡得多。 欲與九衢親故別, 明朝拄杖始經過。
蓬瀛簪舊聯行, 紫極差池降寵章。 列國山河分雁字, 一門金玉盡龍驤。 耿家符節朝中美, 袁氏芝蘭閫外香。 烽戍悠悠限巴越, 佇聽歌詠兩甘棠。
事龍樓, 思閒輒告休。 新調赭白馬, 暫試黑貂裘。 珠履迎佳客, 金錢與莫愁。 座中豪貴滿, 誰道不風流。
酒壺棋局似閒人, 竹藍衫老此身。 托客買書重得卷, 愛山移宅近為鄰。 鳴蛩閣上風吹病, 落葉庭中月照貧。 見說天池波浪闊, 也應涓滴濺窮鱗。
玉階春冷未催班, 暫拂塵衣就眠。 孤立小心還自笑, 夢魂潛繞御爐煙。 紫雲重疊抱春城, 廊下人稀唱漏聲。 偷得微吟斜倚柱, 滿衣花露聽宮鶯。
笏字的釋義

漢字笏的含義及解釋

(形聲。從竹,勿聲。本義: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的竹板,用以記事)

手板 [tablet]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按品第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以為指畫及記事之用

笏,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說文》

薦笏言於卿士。--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曳笏卻立。

持一象笏互。--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笏擊(用笏板撲擊);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舊時戲班用來寫戲目供人點戲用的手板也稱「笏」

只見一個掌班拿著一本戲單,一個牙笏。

笏hu〈古〉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製成,可以用於記事。

────────────────—

笏wěn 1.見"笢笏"。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