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暗紅疏春事休,此身孑孓又西遊。
不堪回首斜陽外,一片黃雲萬古愁。
雲愁鳥恨驛坡前,孑孓龍旗指望賢。
無復一生重語事,柘黃衫袖掩潸然。
孑孓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孓干旟[1],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孓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良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嗟予薄羅衲,孑孓將疇依。
晨炊井已凍,夜鑿鄰無輝。
蒼苔鳥跡絕,臥看孤雲飛。
老力出市米,溪寒莫忘歸。
纖纖山雨微,何以充我饑。
習習風吹衣,何以慰我悲。
疊鼓鳴鐃迎候新,軍牙孑孓倚淮津。
聊應衣繡過鄉曲,不作引章驚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圓葉漅湖春。
使君此去榮多少,猶是當年書劍身。
歸宗法窟寖湮微,拭眼餘風靡孑遺。
法鼓一聲精彩變,要如光弼用軍時。
孑然南越去,替爾畏前程。
見說路歧嶮,不通車馬行。
瘴煙迷海色,嶺樹帶猿聲。
獨向山家宿,多應鄉思生。
破賊安平日,俱傳靡孑遺。
近聞屯霸上,復似渡淮時。
平野旌旗合,川原鼓角悲。
中丞欲全勝,且未發偏師。
孑然南越去,替爾畏前程。見說路岐嶮,不通車馬行。
瘴煙迷海色,嶺樹帶猿聲。獨向山家宿,多應鄉思生。
孑孓危橦突倒投,負材驕壓漢場優。
如何日到危身地,只丐旁人一笑休。
古汴微流絕,余民尚孑遺。
高丘祠漢祖,荒草葬虞姬。
垓下空陳跡,鴻溝愴近時。
膏腴滿荊棘,傷甚黍離離。
孑孓歸檣五兩斜,浮雲盡處是京華。
不隨東魯人浮海,正似新豐犬識家。
笏首新荷尋珥筆,腰間故印解垂緺。
多年蹇足蹣跚甚,卻畏丹泥九戚賒。
孑孓干旄雜暮煙,浚郊千載尚依然。
柴扉近接鷗汀側,草閣平臨雉堞前。
綠柳影含新駐舫,碧芸香護舊題篇。
夜分把臂酣歌地,細雨青燈似昔年。
孑孓歸檣五兩翻,香林禪石抱雲根。
單囊憩罷還微笑,卻是青山不出門。
漢字孑的含義
孑
(象形。小篆字形,像人缺右臂形。本義:缺少右臂)
同本義 [without right-hand]
孑,無右臂也。--《說文》
孤單,單獨 [lonely]
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國語·周語》
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張衡《思玄賦》
又如:孑居(孑棲。獨居);孑弦(單弦);孑輪(一輛車)
小 [small]。如:孑義(小仁小義);孑盾(兵車上用的小盾);孑孓(細行,小惠)
剩餘 [residual]
孑,余也。--《方言二》
又如:孑黎(遺民;殘存的百姓);孑余(剩餘;殘餘)
特立,出眾。多指才能、人品等 [outstanding]
孑,俊也。--《方言二》
孑孓干旄。--《
孑jie
⒈孤獨,孤單:~立。~然一身。
⒉[孑孓]俗稱"跟頭蟲","沙蟲子"。是蚊子的幼蟲,生活在水中,體細長,沒有腳,游動時,身體一屈一伸。
⒊[孑遺]經過大變故遺留下來的少數人。
⒋〈古〉通"戟"。兵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