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策字的詩,含策的古詩詞,詩中有策的詩句,古詩中帶策字的詩詞

古詩詞按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天馬周流不停,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於求歸歸未獲,客裡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雲如稠。

道旁老人相與語,主賓聞之愕相雇。

或雲造闕如登仙,一聲謦咳落九天。

豈知位高勢逾逼,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關噉芻解喑嘿,紫宸地禁鳴不得。

或雲敢言似鳴鳳,千古高名泰山重。

豈知說著心骨驚,臣名愈重國愈輕。

或言古人重晚節,元忠子方費分說。

豈知晚節不難保,卻憂攘臂為人笑。

三人所贈不皆然,然則子也今何言。

元佑中年基紹聖,建中靖國何嘗靖。

若教此事欠講明,直將兩是為端平。

是時臣言便休得,臣不憂身卻憂國。

臣原天意開平治,明良長似改元時。

夬剛未終戒莧陸,姤陰雖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寧使臣無赫赫名。

三人囅然笑,子之所原吾不到。

吾言必於身,子言望於人,

子意雖厚吾言真。低頭謝二老,

還以告景仁。

樵牧常事席,篇觴早功。

有懷隨事見,不恥與人同。

我故奇諸子,年來識此翁。

待看稽古力,喬木已悲風。

我昔游天都,足蓬萊山。

風日不到處,意謂非人寰。

一涉勢利塗,未免塵埃間。

了知此身累,痛自鐫冥頑。

浩然動歸志,暫得浮心閒。

金焦勝絕地,自古名東南。

兩峰郁相望,宛若雙雲鬟。

我欲事幽討,不憚涉險艱。

同行二三子,壯氣不可幹。

欣然從我游,竟日勞躋攀。

江神亦可人,為我風少慳。

要知仗忠信,可以行百蠻。

阿連有童心,平生怯波瀾。

欲去足先澀,未語膽已寒。

謂有性命憂,力勉終辭難。

我行自不惡,盡得奇絕觀。

匆匆理回棹,此興殊未闌。

阿連驚我歸,喜氣形眉端。

慇勤為我賀,不意能生還。

索酒共一醉,相對俱歡顏。

忙中安得此身閒,杖西風自往還。

今日已償雲水債,籃輿帶雨下疏山。

留侯仗奇,十年藏下邳。

狙擊秦始皇,獨袖紫金椎。

茲為少年戲,聊誇遊俠兒。

退學黃石書,始見事業奇。

兩龍鬧不解,天地血淋漓。

攝袖見高祖,成敗由指麾。

重寶啗諸將,嶢關遂不支。

斥去六國謀,輟食罵食其。

卒言信布越,可以為騎馳。

及太子,四老前致詞。

立談天下事,坐作帝王師。

功名竟糠秕,撥去曾亡遺。

往從赤松游,世網不能羈。

韓彭死鐵鉞,蕭樊困囚累。

榮辱兩不及,孤翮愈難追。

陳留本故封,道左空遺祠。

兩鬼守其門,帳坐盤蛟螭。

威靈動風雲,飄爽回旌旗。

我來謁祠下,文章竟何為。

長嘯詠高風,三日不知饑。

伊昔宣和際,公來射初。

獨陳天下事,不負古人書。

宣室方前席,蒼生欲奠居。

黑頭成奄忽,天意果何如。

義氣窮群,妖氛慘一隅。

分憂吾弗職,殊死爾何辜。

智者連千慮,天乎愧匹夫。

諸軍猶請戰,此道不榛蕪。

南巖路最近,飯時已散

香來知有蘭,遽求乃弗蕕。

生世本幽谷,豈願為世娛。

無心托階庭,當門任君鋤。

秋聲起樹枝,遙憐塞下雁來時。

寧聞中夜荒雞舞,肯拾他人竹馬騎。

短劍舊曾交俠客,小詩猶作將偏師。

無情卻是青銅鏡,剛照書生兩鬢絲。

杖度林塘,幽尋犯曉霜。

臨池疑掩映,傍竹畏遮藏。

款曲敲僧捨,徘徊繞苑牆。

好攜三弄笛,樹底為催妝。

陟鄰初稟訓,獻幸逢時。朝列且雲忝,君恩復若茲。

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

才明應主召,福善豈神欺。但願白心在,終然涅不淄。

飄飄勝著鞭。攜壺與客洗愁顏。興到為君拚劇飲。狂甚。論詩說劍口瀾翻。畫燭燒殘花影褪。長鯨要使百川乾。醉處不知誰氏子。只記。開窗臨水便迎山。

老境侵凌病滿軀,火攻下得枝梧。

沽來村酒初判醉,叱去山童不遣扶。

霜重木凋鴉可數,溪清魚見鸛相呼。

興闌卻掩齋扉臥,閒看青燈照藥爐。

春泥桑下路,孤自扶行。

身賤知農事,心閒見物情。

魚鳴風欲起,牛飯月初生。

漸喜無人識,何煩易姓名。¤

杖度溪橋,雲深步數勞。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

天外浮煙遠,山根野水交。自緣名利系,好此結蓬茆。

愛入高明處,雲扉杖登。

暑威消宿雨,清話聽高僧。

驟馬風簷鐵,殘星晚殿燈。

山中涼可喜,澗水一泓冰。

雨中曾折角,蹇訪僧寮。

待約蕉庵住,莫從蓮社招。

清風資話柄,流水走詩瓢。

行道知何日,同攜過石橋。

幽園足佳趣,散日經行。

歲久禽魚熟,人來自不驚。

亡羊莫問,覆蕉失鹿休窮。大家都在夢魂中。夢裡重重作夢。具足元亨貞利,圓明微妙玄通。眨眉目擊莫形容。拈出般般妙用。

烏犍離立意逶遲,鞭俱忘取次歸。

騃犢跳風仍卻顧,老融於此露天機。

策字解釋及釋義

漢字策的含義

(形聲。從竹,朿)聲。「朿」,指帶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聲符,同時兼表字義。本義:竹製的馬鞭(頭上有尖刺))

同本義。引申為駕馭馬匹的工具,包括韁繩之類 [whip]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記·舟人》

則僕執策立於馬前。--《禮記·曲禮》

繞朝贈之以策。--《左傳·文公十三年》

左師為已短策。--《左傳·襄公十七年》

傷吻敝策。--《漢書·王褒傳》

齊閔王將之魯,夷維子執策而從。--《戰國策·趙策》

執策而臨之。--唐·韓愈《雜說》

振長策而御宇內。--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策轡(馬鞭與馬韁);策彗(以

策 ce

1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簡~。

2古代考試文體,多就政治和經濟問題提問,由應試者對答:對~。

3我國古代的一種計算工具,跟相似。

4計謀:辦法:計~、獻計獻~。

5古代趕馬用的鞭子。

6用鞭子趕馬:鞭~、~馬疾馳。

7姓。

【策動】謀划動員。

【策動力】〈理〉物體做受迫振動所受的週期性的外力。

【策反】深入敵對一方內部,秘密進行鼓動,使之倒戈。

【策勵】督促激勵:在工作中不斷、自己。

【策馬】用鞭子趕馬。特指(騎在馬上)用鞭子驅馬前進。

【策士】封建時代投靠君主或公卿為其出謀劃策的人。後來泛指有計謀的人。

【策源地】戰爭、社會運動等發動、興起的地方: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運動的~。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