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紞字的詩,含紞的古詩詞,詩中有紞的詩句,古詩中帶紞字的詩詞

古詩詞按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鼓留公豈是催,湖山得意且徘徊。

更應準擬須乘興,范蠡扁舟去卻來。

雞鳴五鼓,驅馬東華路。

月落潮上時,雲披日生處。

搖搖漁艇子,掛席淩江去。

送目思悠悠,橫槊聊一賦。

鴻雁南飛江北流,亭亭雙塔是升州。

前朝物色今何見,白鷺平沙接石頭。

石頭城上清涼國,中有彌天大比丘。

右軍遠孫傲時者,巾憔麼恿纈巍?/p>

吾亦明年及瓜代,一庵見寄外何求。

南樓下疏更,一點紗籠滿院明。

映月疏梅入簾影,讀書樨子隔窗聲。

呻吟藥裹身寧久?汛掃胡塵意未平。

草檄北征今二紀,山城仍是老書生。

鼓吳門徹曙開,郡人還喜鄧侯來。

政成歲稔庭無訟,誰伴南園舉宴杯。

懋甫相門兒,家世踏纓

早年綴官簿,青衫蔚於菼。

本宜多驕矜,不謂銳意敢。

意貪英雄交,一手欲四攬。

偶來濫予會,臂搦首已頷。

酒獰誇胸襟,頂踵都一膽。

壯心羞摧藏,義內喜葅歜。

要言相死從,顧豈苟難斬。

聽其自陳論,峭拔不平漸。

要之當一切,固令不黤黯。

憶予少年時,亦自喜黠{左右闖}。

於今老而悔,壯意日凋減。

惜夫相遇遲,君於我已檢。

驟聞強大語,若虎餓得啖。

已無相高心,徒有志氣感。

春風吹天昏,醉目睨愁黲。

念當相別去,兩懷不無慘。

何時重來過,慰我涸轍噞。

唯其去後懷,猶一飽復歉。

幸有西南風,時作寄我槧。

鼓聲晨,角聲暮嗚嗚。

作官了何事,空歎歲月徂。

送兵稍稍集,秣馬脂吾車。

風霜迫搖落,殘暑亦已無。

野渡明丹楓,破驛吹黃榆。

聊收作詩料,未用厭征途。

北風城頭鼓,徂歲崢嶸正多感。

老夫假寐角巾低,樨子高吟兩髦髧。

衰遲笑我藏袖手,狂率憐渠滿軀膽。

旋炊粉饐裹青箬,新煠餳枝綴紅糝。

未言問事漸瀾翻,且賞揮毫能果敢。

嗟予疇昔如汝年,萬卷縱橫恣窺覽。

即今見汝尚懽欣,此癖真同嗜昌歜。

夜闌我困兒亦歸,獨與狸奴分坐毯。

祖孫今年幾年齒,兩髻垂到耳。

讀書要以六經先,次第漢唐十七史。

老夫見之竊不然,別有一說為舉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風塵起。

腐儒酸寒作何用,國家所欠奇偉士。

丈夫立身兩字盡,臣子忠孝而已矣。

吾觀汝相頭面闊,顏色粗厚黑而紫。

汝翁七十鬢髮轉,汝父科第遲如此。

與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

不如左彎右挾弓,肉食封侯差快耳。

紞字解釋及釋義

漢字紞的含義

紞,冕冠縣塞耳者。從糸,冘聲。--《說文》。

王后親織玄紞。--《國語·魯語》

又如:紞纊

縫在被端的絲帶 [silk ribbon]

象聲詞。擊鼓聲 [tat-tat]。如:紞如(形容擊鼓的聲音);紞紞然(形容似擊鼓之聲);紞紞(擊鼓聲) 紞dǎn 1.古代冠冕上用以系瑱的絲繩。 2.縫在被端的絲帶。用以識別首尾。 3.象聲詞。擊鼓聲。參見"紞如"﹑"紞然"。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