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 譚嗣同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為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代表作《仁學》,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強烈的抨擊。他的詩感情真摯,志趣豪邁,境界恢弘,筆力遒勁。有《譚嗣同全集》遺世。
清代詩人 譚嗣同資料
譚嗣同,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四歲,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學》、《獄中題壁》、《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問清代 詩人 譚嗣同的代表作 有哪些?
答清代 詩人 譚嗣同的代表作 包括:
《獄中題壁》《望海潮·自題小影》。
問譚嗣同是哪個朝代的人?
答譚嗣同 是 清代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