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原文】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細數間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閒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行香子》註釋
【註釋】:
這是一首堪與陶潛「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之意境相媲美 ,表現辭官歸隱,陶醉於自然佳趣,把酒當歌,逍遙自在,生活優然閒適,心情超然物外的好詞,歷來為詞論家所推崇。
上片以景語起:「秋入嗚嗥,爽氣飄蕭」,八字畫出一幅山中秋日圖。「鳴嗥」,指古老的鳴嗥山(在河南嵩縣東北,傳說古有鶴鳴於此,故曰鳴嗥山 )。你看,秋天來到了古老的鳴嗥山,秋高氣爽,令人心曠神怡。「掛衣冠 ,初脫塵勞」詞人剛剛從沉悶、壓抑的官場生活中解脫出來,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面對秋日山中舒爽怡人的自然景象 ,怎能不心情愉悅?「初脫塵勞」寫出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歸隱之後如釋重負的感覺。「窗間巖岫,看盡昏朝 」寫詞人憑窗遠眺,由朝至暮,又由暮至朝,看盡了峰戀疊嶂的明暗變化。這裡不僅是寫山,更是襯人。你看,詞人對大自然的觀察是多麼細緻入微,凝神專注?正是因為他「看盡昏朝」所以才有了「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的感悟。沉沉的黑夜,山影模模糊糊,所以此時看山,感覺山很低 ;而至天晴 ,山色明朗,歷歷在目,又如在眼前;清晨,晨曦微露,曙光初現,又覺山峰高聳入雲,巍峨直立,給人以高感。清代況周頤懷為這三句「尤傳山之神 ,非入山甚深 ,知山之真者,未易道得 」。想古今中外寫山之句,也確實未有能出奇石者 。下片轉入寫人 ,是詞人自我形象的描摹。他閒適自得 ,遇村輒飲。「醉模糊」形象地寫出了詞人飲酒後的醉態,他放高不羈,毫無拘束,縱橫騁才,「信手揮毫」;他才不管什麼功名利祿,意到筆到,言情言志 ,只為抒發情懷 ,並不為什麼風騷之旨。「樂因循」表現詞人心性的率真自然,「能潦倒」表明心跡淡泊名利 ;「也消搖(即逍遙)」表達出對閒適生活自得其樂,樂此不疲的生活態度。
就藝術特色而言,本詞寓情於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且用詞精妙,凝煉自然,如上片「夜山低」三句,下片「樂」「能」「也」三字,均是如此,看似信手拈來 ,實則頗多錘煉 ,仔細體味,真是意境悠遠,也使我們看出了詞人的匠心獨運。
詞作者許古 ,是金代中後期著名的諫官 ,性嗜酒,平生好為詩及書 ,曾任左拾遺、監察御史等職。後辭官歸隱,這首詞就是他歸居後所作,也是他瀟灑閒適,不拘形運的個性的真實寫照。
問元朝 古詩 行香子 的作者是誰?
答元朝 古詩 行香子 的作者是 許古。
問古詩 行香子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行香子 全詩共64字。
問秋入鳴皋下一句是什麼?
答秋入鳴皋,爽氣飄蕭
問詩句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 出自哪首詩?
答秋入鳴皋,爽氣飄蕭 出自 元朝 的詩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