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原文】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還自歎、中年多病,不堪離別。
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
荊楚路,吾能說。
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
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註釋
【註釋】
1作於淳熙十一年(1184)冬,時稼軒罷居上饒。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曾兩度任江淮、荊楚、福建、廣南路的提點坑冶鑄錢公事(採銅鑄錢),信州為當時主要產銅區,故李正之常駐信州。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點刑獄使。稼軒作此詞送行。提刑:提點刑獄使的簡稱,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和監察事務。 起筆繳足送行題面,「東北」一聯氣勢磅礡,不惟文武兼領,且用事恰切,寓意深刻。下片歷數入蜀景色———廬山瀑、赤壁浪、銅鞮月,以闊其心胸,壯其行色。結韻回應篇首,萬里雪飄,寒梅怒放,人品、友誼、別情,一總囊入,豪邁雋永,韻味無窮。
2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難》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繡衣:西漢武帝時設繡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審理重大案件。他們身著繡衣,以示尊貴。這裡借指友人李正之。
3「還自歎」三句:已值中年,最不堪離別之苦。據《世說新語·言語篇》,謝安曾對王羲之說:「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
4「東北」兩句:以蜀中歷史人物相勉,希友人在文治武功上作出貢獻。「東北」句: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曾上《出師表》以明志,正切稼軒伐金心意。東北看驚:指曹魏有驚於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聞風心驚。「西南」句:據《史記·司馬相如傳》,西漢武帝時,唐蒙不恤民意,蜀中騷亂。武帝命司馬相如作《喻巴蜀檄》,斥唐蒙而安撫蜀民。西南:川蜀地處西南。檄(xi席):檄文,即告示,指《喻巴蜀檄》。
5「把功名」兩句:贊友人文才出眾,足能立功建業。君侯:漢代對列侯的尊稱,後泛指達官貴人,此指李正之。如椽(chuan傳)筆: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筆,指大手筆,典出《晉書·王珣傳》:「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謚議,皆珣所草。」
6荊楚:今湖南、湖北一帶,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經之地。稼軒曾官湖南、湖北,故謂「吾能說」。
7「要新詩」四句:請友人用詩寫下一路美好景色:廬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陽的明月。赤壁磯: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縣西南,蘇軾以為是當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嬌》詞和《赤壁賦》憑弔之。詞的起句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詞的「千古浪」即由蘇詞而來。銅鞮(ti提):銅鞮在今湖北襄陽。唐人雍陶《送客歸襄陽舊居》詩:「惟有白銅鞮上月,水樓閒處待君歸。」
8「正梅花」兩句:暗用陸凱寄梅事。《荊州記》載:陸凱與范曄相善,陸自江南寄梅一枝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問宋朝 古詩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的作者是誰?
答宋朝 古詩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的作者是 辛棄疾。
問古詩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全詩共93字。
問蜀道登天下一句是什麼?
答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問詩句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出自哪首詩?
答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 出自 宋朝 的詩 《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