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潼關吏》杜甫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潼關吏》原文

潼關吏

【原文】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潼關吏註釋

潼關吏》註釋

乾元二年(759)春,唐軍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陽)大敗,安史叛軍乘勢進逼洛陽。如果洛陽再次失陷,叛軍必將西攻長安,那麼作為長安和關中地區屏障的潼關勢必有一場惡戰。杜甫經過這裡時,剛好看到了緊張的備戰氣氛。開頭四句可以說是對築城的士兵和潼關關防的總寫。漫漫潼關道上,無數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築工事。「草草」,勞苦的樣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詩人無限讚歎的心情。放眼四望,沿著起伏的山勢而築的大小城牆,既高峻又牢固,顯示出一種威武的雄姿。這裡大城小城應作互文來理解。一開篇杜甫就用簡括的詩筆寫出唐軍加緊修築潼關所給予他的總印象。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這兩句引出了「潼關吏」。胡,即指安史叛軍。「修關」何為,其實杜甫是不須問而自明的。這裡故意發問。而且又有一個「還」字,暗暗帶出了三年前潼關曾經失守一事,從而引起人們對這次潼關防衛效能的關心與懸念。這對於開拓下文,是帶關鍵性的一筆。

接下來,應該是潼關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並不急於作答,卻「要(yāo邀)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從結構上看,這是在兩段對話中插入一段敘述,筆姿無呆滯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這兩句暗承了「修關還備胡」。杜甫不是憂心忡忡嗎?而那位潼關吏看來對所築工事充滿了信心。他可能以為這個問題不必靠解釋,口說不足為信,還是請下馬來細細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關吏的話,他首先指看高聳的山巒說:「瞧,那層層戰柵,高接雲天,連鳥也難以飛越。敵兵來了,只要堅決自守,何須再擔心長安的安危呢!」語調輕鬆而自豪,可以想像,關吏說話時因富有信心而表現出的神采。他又興致勃勃地邀請杜甫察看最險要處:老丈,您看那山口要衝,狹窄得只能容單車通過。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八句,「神情聲口俱活」(浦起龍《讀杜心解》),不只是關吏簡單的介紹,更主要的是表現了一種「胡來但自守」的決心和「艱難奮長戟」的氣概。而這雖然是通過關吏之口講出來的,卻反映了守關將士昂揚的鬥志。

緊接關吏的話頭,詩人卻沒有贊語,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為什麼呢?因為詩人並沒有忘記「前車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靈寶縣以西至潼關一帶地方。三年前,佔據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當時守將哥舒翰本擬堅守,但為楊國忠所疑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出戰,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將士被淹死在黃河裡。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盡,深深覺得要特別注意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慎」字意味深長,它並非簡單地指責哥舒翰的無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觸及了多方面的歷史教訓,表現了詩人久久難以消磨的沉痛悲憤之感。

與「三別」通篇作人物獨白不同,「三吏」是夾帶問答的。而此篇的對話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在對話的安排上,緩急有致,表現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態。「修關還備胡」,是詩人的問話,然而關吏卻不急答,這一「緩」,使人可以感覺到關吏胸有成竹。關吏的話一結束,詩人馬上表示了心中的憂慮,這一「急」,更顯示出對歷史教訓的痛心。其次,對話中神情畢現,形象鮮明。關吏的答話並無刻意造奇之感,而守關的唐軍卻給讀者留下一種堅韌不拔、英勇沉著的印象。其中「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兩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猶如戰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余恕誠)

--------------------------------------------

此因相州大敗,故修潼關以備寇。《雍錄》:潼關在華州華陰縣東北,關西一里有潼水,因以為名。【錢箋】前哥舒翰軍敗,引騎絕河還營至潼津,收散卒,即關西之潼水也。按:潼關在秦函各關之西。

士卒何草草1,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2,小城萬丈餘。

(此敘修築潼關。鐵不如,言其堅。萬丈餘,言其高。小城跨山,故尤見其高也。起二句,拈皓韻。此下,魚、虞兼用。)

1《詩》:「勞人草草。」註:「草草,勞苦貌。」2《世說》:若湯池鐵城,無可攻之勢。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1,為我指山隅。連雲列戰格2,飛鳥不能逾。

(此記關勢之險。修關一句,公問詞。連雲以下,吏答詞。)

1《史記·項羽紀》:「令騎皆下馬步行。」2庾信詩:「愁氣連雲。」戰格,即戰柵,所以捍敵者。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1。艱難奮長戟2,萬古用一夫3。

(此言關險可守。容單車,彼不能攻。用一夫,此足以拒。)

1《韓信傳》:「車不得方軌,不得成列。」所謂單車也。李陵書:「單車之使。」2《漢書》:厲長戟勁駑之械。3《蜀都賦》:「一夫守隘,萬夫莫向。」

哀哉桃林戰1,百萬化為魚2。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3。

(末乃答吏之詞,見守關貴乎得人也。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六句。)

1《三秦記》: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里。《元和郡縣志》:桃林塞,自靈寶縣以西至潼關皆是。閻若璩曰:《通典》:潼關,即左氏桃林塞,若秦之函谷關。其地在漢弘農郡弘農縣,即今陝西靈寶縣界。武帝元鼎三年,徙於新安縣界。獻帝時,曹操破馬超於潼關,乃移置者。舊胃唐始於其地立關,非也。2《光武紀》:赤眉在河東,但決水灌之,百萬之眾可使為魚。3《哥舒翰傳》:翰率兵出關,次靈寶縣之西原,為賊所乘,自相踐蹂,墜黃河死者數萬人。盧元昌曰:祿山初反,哥舒翰守潼關,相持半載余,賊兵衝突襄、鄧間,卒不敢窺關,則守之明效也。時李、郭亦力持此議,祿山苦之,謂嚴莊曰:「今守潼關,乒不能進。」是守關而賊可坐困。向使國忠之奏不行,中使之命不促,堅壁固守,長安可保無恙。此詩眼目,在「胡來但自守」一句,其云「修關還各胡」,是歎焦頭爛額後,為曲突徙薪計也。

王嗣奭《杜臆》曰:潼關之敗,由楊國忠促戰所致,罪不在哥舒,當時只少一死耳,公特借翰以戒後人,非專歸獄於哥舒也。

閻若璩曰:《錢箋》引程大昌云:《西徵賦》「溯黃卷以濟潼」,至唐始於其地立關。余讀此失笑,彼獨不記《後出師表》「殆死潼關」語乎?《通典》華陰縣注云:縣有潼關,即左氏桃林塞,若秦之函谷關,在漢弘農郡弘農縣,即今陝郡靈寶縣界。漢武帝元鼎三年徙於新安縣界。至後漢獻帝初平元年,董卓脅帝西幸,入函谷關。自此以前,其關並在新安。其後二十一年,為建安十六年,曹公破馬超於潼關,乃中間徙於今所耳。國之巨防,不為細事,史官闕載,斯亦失之。此條前注刪節太略,今仍錄原文。

-----------仇兆鰲 《杜詩詳注》-----------

潼關吏》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潼關吏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潼關吏 的作者是 杜甫

古詩 潼關吏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潼關吏 全詩共100字。

士卒何草草下一句是什麼?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詩句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出自哪首詩?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出自 唐朝 的詩 《潼關吏》。

《潼關吏》相關
關於《潼關吏》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