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出自哪首詩詞 - 《日暮》杜甫

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日暮原文

日暮

【原文】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日暮》註釋

日暮

【賞析】

【註釋】:

大歷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東屯期間,寫下了這首詩。瀼西一帶,地勢平坦,清溪縈繞,山壁峭立,林寒澗肅,草木繁茂。黃昏時分,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靜的景色: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夕陽的淡淡餘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首聯從《詩經》「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點化而來。「牛羊下來久」句中僅著一「久」字,便另創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聯想起山村傍晚時的閑靜;而「各已閉柴門」,則使人從闃寂而冷漠的村落想像到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景況。這就隱隱透出一種思鄉戀親的情緒。皓月悄悄升起,詩人凝望著這寧靜的山村,禁不住觸動思念故鄉的愁懷: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秋夜,晚風清涼,明月皎潔,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麗如畫,無奈並非自己的故鄉風物!淡淡二句,有著多少悲鬱之感。杜甫在這一聯中採用拗句。「自」字本當用平聲,卻用了去聲,「非」字應用仄聲而用了平聲。「自」與「非」是句中關鍵有字眼,一拗一救,顯得波瀾有致,正是為了服從內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達了懷念故園的深情。江山美麗,卻非故園。這一「自」一「非」,隱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愁懷。

夜愈深,人更靜,詩人帶著鄉愁的眼光觀看山村秋景,彷彿蒙上一層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這兩句詞序有意錯置,原句順序應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滿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瑩欲滴。意境是多麼淒清而潔淨!給人以悲涼、抑鬱之感。詞序的錯置,不僅使聲調更為鏗鏘和諧,而且突出了「石泉」與「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現的詩意更加奇逸、濃郁。從淒寂幽邃的夜景中,隱隱地流露出一種遲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詩人不禁默默走回屋裡,挑燈獨坐,更覺悲涼淒愴:「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杜甫居蜀近十載,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頭髮和明亮的燈光交相輝映,濟世既渺茫,歸鄉又遙遙無期,因而儘管面前燈燼結花斑斕繁茂,似乎在預報喜兆,詩人不但不覺歡欣,反而倍感煩惱,「何須」一句,說得幽默而又淒惋,表面看來好像是宕開一層的自我安慰,其實卻飽含辛酸的眼淚和痛苦的歎息。

「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姜齋詩話》)王夫之對杜詩的評語也恰好闡明本詩的藝術特色。詩人的衰老感,懷念故園的愁緒,詩中都沒有正面表達,結句只委婉地說「何須花燼繁」,嗔怪燈花報喜,彷彿喜兆和自己根本無緣,沾不上邊似的,這樣寫確實婉轉曲折,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更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藝術上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何國治)

日暮》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日暮》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日暮 的作者是 杜甫

風月自清夜下一句是什麼?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唐朝 詩歌 日暮 的出處

日暮 的出處:

全唐詩:卷230_58

杜甫 的 日暮 是什麼朝代的詩詞?

杜甫 的 《日暮》 是 唐朝 的詩詞 。

詩句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出自哪首詩?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出自 唐朝 的詩 《日暮》。

唐朝 杜甫的詩
唐朝古詩《日暮》杜甫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