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奉寄河南韋尹丈人》杜甫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原文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原文】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

青囊仍隱逸,章甫尚西東。

鼎石分門戶,詞場繼國風。

尊榮瞻地絕,疏放憶途窮。

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滿飛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術空。

謬慚知薊子,真怯笑揚雄。

盤錯神明懼,謳歌德義豐。

屍鄉餘土室,誰話祝雞翁?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註釋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註釋

原註:甫故廬在偃師,承韋公頻有訪問,故有下句。

【鶴注】《舊唐書·韋濟傳》:天寶七載,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唐·地理志》河南府偃師注云:天寶七載,尹韋濟以北坡道迂,自縣東山下開新道,通孝義橋。則詩當作於是年。詩云「章甫尚西東」,又云「江湖漂短褐」,「周流道術空」,可知是時公又去京師而他矣。意在近畿,故雲奉寄。是年韋方拜左丞,公又有兩詩贈之。謂之贈,則歸京師後投贈也。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1。青囊仍隱逸2,章甫尚西東3。鼎食分門戶4,詞場繼《國風》5。尊榮瞻地絕6,疏放憶途窮7。

(首段,賓主並敘。上四述存問之語,下四感垂注之情。李膺比韋,孔融自喻。隱逸、西東,傷公之困窮潦倒。鼎食,稱韋家世。詞場,稱韋文翰。尊榮屬韋,瞻者在公,疏放屬公,憶者在韋也。《重遊何氏》詩,先提「將軍有報書」,而接以倒衣二句,即報書語也。此提「逢人問孔融」,而接以青囊二句,即所問意也。)

1《詩》:「有客有客。」《後漢·孔融傳》:河南尹李膺,不妄接士,融年十歲,造門與交。2《晉書·郭璞傳》:璞嘗受業於鄭公,得青囊書九卷,遂開洞五行。《抱朴子》:「褒隱逸之士。」3《記·儒行》:孔子居宋,冠章甫之冠。《檀弓》:「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4《家語》:「子路仕衛,列鼎而食。」夏侯湛《抵疑》:承門戶之業,受過庭之訓。韋氏有大小兩逍遙房,故雲分門戶。5《舊唐書》:濟以詞翰聞,制《先德》詩四章,辭致高雅。杜審言詩:「巖谷臥詞場。」《國風》,《毛詩》也。鍾嶸《詩品》:「子建詩原出《國風》,卓爾不群。」6尊榮二字,出《孟子》。任昉《齊景陵行狀》:「地尊禮絕,親賢莫貳。」7向秀《思舊賦序》:「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阮籍詩:「途窮能無慟。」

濁酒尋陶令1,丹砂訪葛洪2。江湖漂短褐3,霜雪滿飛蓬4。牢落乾坤大5,周流道術空6。謬慚知薊子7,真怯笑揚雄8。

(此自敘途窮,以答所問之意。濁酒二句,言隱逸之狀。江湖二句,言東西之跡。牢落、周流,對章甫言,不敢以孔子自方也。慚薊、怯雄,對青囊言,不欲居郭璞,而以子雲自命也。知指韋丈,笑指他人。)

1陶潛詩:「濁酒且自陶。」2葛洪丹砂,見前。3陶潛詩:「江湖多賤貧。」4【朱注】霜雪,喻頭白也。張正見詩:「鬢似雪飄蓬。」《詩》:「自伯之東,首如飛蓬。」5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郭璞曰:「群奔走也。」李善云:猶遼落也。曹植詩:「牢落冥冥。」6《說苑》:孔子周流應聘。《莊子》:「人相忘乎道術。」7《後漢·方術傳》:薊子訓有神異之道,既到京師,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常數百人。8《揚雄傳》:雄草《太玄》,或嘲雄以玄尚白。雄作《解嘲》曰:「子徒笑我玄之尚白,我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鵲。」【盧注】公《秋述》云:「揚子雲草《玄》寂寞,多為後輩所褻。」意正相同。

盤錯神明懼1,謳歌德義豐2。屍鄉余土室3,誰話祝雞翁4。

(末稱頌河尹,仍歸結見問之意。盤錯,言才堪經世。謳歌,言化能及人。屍鄉系公舊居。誰話雞翁,唯韋獨見問耳。《杜臆》:杜公贈人諸詩,大概前半頌所贈,後截乃自陳。此獨參錯轉接,承頂呼應,脈理極細。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後段四句收。)

1《後漢·虞詡傳》:詡為朝歌長,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治政咸稱神明。神明懼,猶言鬼神畏其精銳。2陸雲《贈汲郡太守》詩:「之子於行,民固謳歌。」《左傳》:敬奉德義。《淮南子》:德義足以懷天下之民。【朱注】《唐書》稱濟文雅,能修飾政事,所至以治稱。此詩盤錯二語,乃是實錄。3《詩正義》:河南偃師縣西二十里,有屍鄉亭。《水經注》:陽渠水,又東流,經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南。廟在北山上,成公綏所謂偃師西山,即陸士衡會王輔嗣處也。此山即祝雞翁之故居。《後漢·袁閎傳》:閎四周築土於庭,以為房室。王績詩:「土室映山斜。」【鶴注】土室,謂依土山以為室,如《宿贊公土室》詩云「土室延白光,松門耿疏影」是也。諸社廬與墓多在河南偃師,故《憑孟倉曹覓土婁舊莊》詩:「平居喪亂後,不列洛陽岑。」則喪亂之前,公屢到矣。自開元二十九年酹遠祖於洛之首陽,及天寶元年為姑萬年縣君制服作銘,三年為皇甫妃范陽太君盧氏作志,皆在河南也。所以公歿又歸袝於偃師。4《列仙傳》:祝雞翁者,洛陽人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年餘雞至千頭,皆有名字,欲取呼則種別而至。賣雞及子得千餘萬,輒置錢去之。【錢箋】《風俗通》:呼雞朱朱。俗說雞本朱公化為之,至今呼雞皆朱朱也。《說文解字》:喌喌二口為讙,州,其聲也,讀若祝,祝者,誘致禽畜和順之意。喌與朱音相似耳。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的作者是 杜甫

古詩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全詩共100字。

有客傳河尹下一句是什麼?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

詩句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 出自哪首詩?

有客傳河尹,逢人問孔融 出自 唐朝 的詩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相關
關於《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