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後出塞五首》杜甫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後出塞五首》原文

後出塞五首

【原文】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

閭裡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勳。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雲。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台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後出塞五首註釋

後出塞五首》註釋

【註釋】:

朝進東門營, 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 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 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 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 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 恐是霍嫖姚。

杜甫的《後出塞》共計五首,此為組詩的第二首。本詩以一個剛剛入伍的新兵的口吻,敘述了出征關塞的部伍生活情景。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首句交待入伍的時間、地點,次句點明出征的去向。東門營,當指設在洛陽城東門附近的軍營。河陽橋,橫跨黃河的浮橋,在河南孟縣,是當時由洛陽去河北的交通要道。早晨到軍營報到,傍晚就隨隊向邊關開拔了。一「朝」一「暮」,顯示出軍旅生活中特有的緊張多變的氣氛。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顯然已經寫到了邊地傍晚行軍的情景。「落日」是接第二句的「暮」字而來,顯出時間上的緊湊;然而這兩句明明寫的是邊地之景,《詩經·小雅·車攻》就有「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句。從河陽橋到此,當然不可能瞬息即到,但詩人故意作這樣的承接,越發顯出部隊行進的迅疾。落日西照,將旗獵獵,戰馬長鳴,朔風蕭蕭。夕陽與戰旗相輝映,風聲與馬嘶相交織,這不是一幅有聲有色的暮野行軍圖嗎?表現出一種凜然莊嚴的行軍場面。其中「馬鳴風蕭蕭」一句的「風」字尤妙,一字之加,「覺全局都動,颯然有關塞之氣」。

天色已暮,落日西沉,自然該是宿營的時候了,「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兩句便描寫了沙地宿營的圖景: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成千上萬個帳幕,那些行伍中的首領,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屬下的士卒。這裡,不僅展示出千軍萬馬的壯闊氣勢,而且顯見這支部隊的整備有素。

入夜後,沙地上的軍營又呈現出另一派景象和氣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描畫了一幅形象的月夜宿營圖:一輪明月高懸中天,因軍令森嚴,萬幕無聲,荒漠的邊地顯得那麼沉寂。忽而,數聲悲咽的笳聲(靜營之號)劃破夜空,使出征的戰士肅然而生淒慘之感。

至此,這位新兵不禁慨然興問:「借問大將誰?」──統帥這支軍隊的大將是誰呢?但因為時當靜營之後,他也懾於軍令的森嚴,不敢向旁人發問,只是自己心裡揣測道:「恐是霍嫖姚」──大概是象西漢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樣治軍有方、韜略過人的將領吧!

從藝術手法上看,作者以時間的推移為順序,在起二句作了必要的交待之後,依次畫出了日暮、傍黑、月夜三幅軍旅生活的圖景。三幅畫都用速寫的畫法,粗筆勾勒出威嚴雄壯的軍容氣勢。而且,三幅畫面都以邊地曠野為背景,通過選取各具典型特徵的景物,分別描摹了出征大軍的三個場面:暮野行軍圖體現軍勢的凜然和莊嚴;沙地宿營圖體現軍容的壯闊和整肅;月夜靜營圖體現軍紀的森嚴和氣氛的悲壯。最後用新兵不可自抑的歎問和想像收尾。全詩層次井然,步步相生;寫景敘意,有聲有色。故宋人劉辰翁贊云:「其時、其境、其情,真橫槊間意,復欲一語似此,千古不可得」(《杜詩鏡銓》卷三引)。  

(崔閩)

----------------------------------------------

鮑欽止曰:天寶十四載三月壬午,安祿山及奚契丹戰於潢水,敗之。故有《後出塞五首》,為出兵赴漁陽也。今按末章,是說祿山舉兵犯順後事,當是天寶十四載冬作。

男兒生世間1,及壯當封侯2。戰伐有功業3,焉能守舊丘4。召募赴薊門5。軍動不可留6。千金裝馬鞭7,百金裝刀頭8。閭裡送我行9,親戚擁道周十。斑白居上列(11),酒酣進庶羞(12)。少年別有贈(13),含笑看吳鉤(14)。

(首章,記應募之事。上八,從軍者喜於立功。下六,送別者壯其行色。《杜臆》:召赴薊門者,祿山也,勢已盛而逆未露,且以重賞要士,故壯士喜功者,樂於從之。其裝飾之盛,餞送之勤,與前出塞大不同矣。老者慈愛,唯贈飲食;少年英銳,故贈吳鉤。含笑者,受而會意也。)

1魏文帝樂府:「男兒居世,各當努力。」李陵詩:「人生一世間。」2《論語》:「及其壯也。」後漢班超嘗投筆歎曰:「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封侯。」3《史記·龜策傳》:「可以戰伐攻擊。」又《鄒陽傳》:「功業復就於天下。」4鮑照詩:「去鄉三十載,復得還舊丘。」《廣雅》:「丘,居也。」5《吳志·孫策傳》:「召募得數百人。」《一統志》:古薊門關,在今順天府薊州。《水經注》:武王封堯後於薊,城內西南隅有薊丘,因名薊門。6《後漢·光武紀》:「時不可留。」7《西京雜記》:武帝時,身毒國獻連環羈,皆以白玉作之。瑪瑙石為勒,白光琉璃為鞍。鞍在暗室中,常照十餘丈,如晝日。自是長安始盛飾鞍馬,竟皆雕鏤,或一馬之飾,直百金。樂府《木蘭詩》:「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又:「西市買馬鞭,南市買轡頭。」8《史記·陸賈傳》:「寶劍值百金。」古絕句:「何當大刀頭。」9《國策》:監門閭裡。《大司徒》:五家為比,五比為閭。《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閭裡皆二十五家,鄉謂之閭,遂謂之裡。二十五家共有巷,巷首有門。陶潛詩:「慷慨送我行。」十《史記·穰苴傳》:莊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詩》:「有杕之杜,生子道周。」毛萇曰:「周,曲也。」(11)《古樂府》:「斑白居上頭。」(12)《韓非子》:「酒酣,靈公起。」《儀禮》:上大夫,庶羞二十品。(13)《史記·季布傳》:少年藉其名以行。《通鑒》:王猛謂慕容垂曰:「今當遠別,何以贈我?」垂解佩刀贈之。(14)《世說》:王公含笑看之。《吳越春秋》:闔閭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為善鉤者賞百金。」有人殺其二子,以血釁金成二鉤,獻之。王曰:「何以異於眾鈞乎?」鉤師呼二子名:「吳鴻、扈稽,我在此,王不知汝之神也。」聲絕於口,兩鉤俱飛,著父之胸。吳王大驚,賞之百金。《吳都賦》:「吳鉤趙棘,純鉤湛盧。」

其二

朝進東門營1,暮上河陽橋2。落日照大旗3,馬鳴風蕭蕭4。平沙列萬幕5,部伍各見招6。中天懸明月7令嚴夜寂寥8。悲笳數聲動9,壯士慘不驕十。借問大將誰(11),恐是霍嫖姚(12)。

(章記在途之事。上六薄暮景事,下六夜中情景。上言軍容之整肅,下言軍令之森嚴。【張綖注】將似霍嫖姚,蓋武皇開邊,而去病勤遠,故託言之。《杜臆》:前篇言唾手封侯,何等氣魄,至此慘不驕矣,束於軍法故也。)

1【錢箋】阮籍詩:「步出上東門。」《寰宇記》:上東門,洛陽東面門也,後又改為東陽門。《通鑒注》:上東門之地,唐為鎮。2【盧注】祿山反范陽,封常清議斷河陽橋,則知前此募兵赴軍前,必由河陽橋去。《春秋》:天王狩於河陽。鄭曰:河陽,洛邑也。《通典》:河陽縣,古孟津,後亦曰富平津,跨河有浮橋,即杜預所建。《元和郡縣志》:河陽浮橋,駕黃河為之,以船為腳,竹■亙之。《一統志》:河陽橋,在閿鄉縣西門外河水濱。王粲詩:「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3謝惠連詩:「落日隱檐楹。」《漢書》顏註:「麾,大將之旗。」4《詩》:「蕭蕭馬鳴。」荊軻歌:「風蕭蕭兮易水寒。」《杜臆》:《毛詩》蕭蕭,原非馬鳴聲,此加一風字,更為爽豁。5范雲詩:「平沙斷還續。」《漢書注》:幕府者,以軍幕為義,軍旅無常居止,故以帳幕言之。6《史記·李廣傳》:廣行無部伍行陣。趙曰:士卒多則將各有一幕,故一部伍之人,各相招認以居幕也。7梁武帝《邊秋詩》:「秋月出中天。」相如《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8《楚辭》:「■■兮收潦而水清。」朱子註:「■■與寂寥同。」9《樂書》:胡笳似觱篥而無孔。王融詩:「夜夜聞悲笳。」杜摯《笳賦序》:「笳者,李伯陽入西戎所作也。」十王褒碑文:「壯士志驕,時觀投石。」(11)《漢·高帝紀》:王問「魏大將誰也?」《唐書》:祿山入朝,奉封稱旨,進驃騎大將軍。(12)《史記》:霍去病善騎射,為剽姚校尉。顏註:「票姚,勁疾之貌。」胡仔曰:《漢書》嫖姚,服虔音飄颻,師古音嫖,頻妙切;姚,羊召切。荀悅《漢紀》又作票颻,杜詩每作平聲用,蓋取服音耳。【朱注】梁蕭子顯《日出東南隅行》押霄字韻,而云:「漢馬三萬匹,夫婿仕飄姚。」周庾信《畫屏風》詩押飄字韻,末云:「寒衣須及早,將寄霍嫖姚。」則二字作平聲用,在公前已然矣。許彥周曰:詩有力量,如弓之鬥力,未挽時,不知其難也。及其挽之,力不極處,分寸不可強,若《出塞》曲云:「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又《八哀》詩:「汝陽讓帝子,眉宇真天人。虯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此等力量,不容他人到。

其三

古人重守邊1,今人重高勳2。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雲3。六合已一家4,四夷且孤軍5。遂使貔虎士6,奮身勇所聞7。拔劍擊大荒8,日收胡馬群9。誓開玄冥北十,持以奉吾君(11)。

(三章,譏邊將生事也。各四句轉意。當時朝廷好大,以致邊將邀功,曰豈知、曰遂使,正見上行下效也。未言辟士奉君,蓋逢君之惡,禍及生民矣。《杜臆》:「今人重高勳」,此傚尤霍嫖姚者,其奮身賈勇,蓋聞主上意旨而起也。)1《史記》:蒙恬曰:「臣將三十萬眾以守邊。」2《後漢·二十八將論》:「寇、鄧之高勳,耿、賈之鴻烈。」3《左傳》:「出師於東門之外。」鮑照《蕪城賦》:「崒若斷岸,矗似長雲。」4《過秦論》:「以六合為家。」《記》:「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5《漢書》:「春秋有道,守在四夷。」唐太宗《問答》:「昔光武以孤軍,當王莽百萬之眾。」6《書》:「桓桓,如虎如貔。」貔,豹屬,出貉國,一名執夷。7《史記》:李陵長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8《叔孫通傳》:「群臣拔劍擊柱。」《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9《安祿山事跡》:祿山包藏禍心,畜單于護真大馬習戰鬥者數萬匹,已八九年矣。《漢書》:「胡馬不窺於長城。」十《楚辭》:「歷玄冥以邪征。」《淮南子》:「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11)《左傳》:「我亦能事吾君。」

其四

獻凱日繼踵1,兩蕃靜無虞2。漁陽豪俠地3,擊鼓吹笙竽4。雲帆轉遼海5,梗稻來東吳6。越羅與楚練7,照耀輿台軀8。主將位益崇9,氣驕凌上都十。邊人不敢議(11),議者死路衢(12)。

(四章,刺將驕欲叛也。在八句一斷。當邊庭無警,恣意歡娛,濫賞以給軍心,而嚴刑以箝眾口,祿山叛逆之勢成矣。《杜臆》:「獻凱日繼踵」承上奉吾君來。氣凌上都,明有無君之心,特帝未之知耳。)1《周禮》:大司樂,王師大捷,則令奏凱樂。劉庭芝詩:「獻凱歸京師。」《史記·范睢傳》:「繼踵取卿相。」2【朱注】《舊唐書》:奚與契丹兩國,常遞為表裡,號曰兩蕃。據《新書·安祿山傳》:天寶四載,奚契丹殺公主以叛祿山。八月,祿山紿契丹諸酋,大置酒,毒焉,既酣,悉斬其首,獻馘闕下。《通鑒》:十三載,祿山奏擊破奚契丹,擄其王李日越。十四載,奏破奚契丹。此所謂靜無虞也。《詩》:「無貳無虞。」3《漢書·地理志》:漁陽郡,秦置,屬幽州。朱叔元書:奈何以區區漁陽,結怨天子。《前漢·萬君章傳》:「街裡各有豪俠。」4左太沖詩,「北裡擊鐘鼓,南裡吹笙竽。」5《廣成頌》:「張雲帆,施蜺疇。」遼東,南臨渤海,故曰遼海。桓溫表:「管寧之默遼海。」【朱注】海運,當始於隋大業中。《北史·來護兒傳》:遼東之役,護兒率樓船指滄海,入自浿水,時護兒從江都進兵,則當出成山大洋,轉登萊,向遼海也。唐太宗屢討高麗,舟師皆出萊州,其餽運當從隋故道。駱賓王《討武墨檄》云:「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蓋隋唐時,於揚州置倉,以備海運餽東北邊。祿山鎮范陽,蕃漢士馬,居天下之半,江淮輓輸,千里不絕。所云「雲帆轉遼海」者,自遼西轉餽北平也。6左思《蜀都賦》:「梗稻莫莫。」又詩:「志若無東吳。」7《唐書》:越州土貢花文寶花等羅。《左傳》:楚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註:組甲,漆甲為組文。被練,練袍。沈約詩:「朱光浮楚練。」8又詩:「綠幘文照耀。」《左傳》: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台。9《唐書》:天寶十三載,祿山奏前後立功將士,請超三資告身。於是超授將軍五百餘人,中郎將三千餘人。所謂照曜輿台也。《唐書》:天寶七載,祿山賜鐵券,封柳城郡公。九載,進爵東平郡王。所謂主將益崇也。十凌上都,指長安。《西都賦》:「作我上都。」(11)《祿山事跡》:祿山自歸范陽,逆節漸露,使者至,稱疾不迎,成備而見之,無復臣禮。或言祿山反者,帝必縛送之,道路相目,無敢言者。(12)曹植詩:「豺狼當路衢。」《爾雅》:「一達為道路,四達為衢。」黃生曰:前二章,諷明皇黷武無厭,後二章,諷明皇養虎貽患,皆借征戍之辭以達之。剴切悲痛,深得風人之旨。

其五

我本良家子1,出師亦多門2。將驕益愁思3,身貴不足論。躍馬二十年4,恐孤明主恩5。坐見幽州騎6,長驅河洛昏7。中夜間道歸8,故里但空村9。惡名幸脫免十,窮老無兒孫(11)。

末章,褒軍士之不從逆者。此在六句分截。良家子,則頗知忠義矣,故不圖身貴,唯恐負國。至於逃籍而歸,妻孥被戮,真能不孤主恩矣。《杜臆》:末章與首章相關,前之冀封侯者,志在立功,此之脫惡名者,志在立節。當時附賊者眾,而獨有此一人在其間,此綱常所以不墜,公特表而出之,以為萬世訓。《東坡志林》曰:將校有此一人,而不知其姓名,可恨也。1《李廣傳》:「廣以良家子從軍。」薛道衡詩:「我本良家子。」2《王莽傳》:「自古出師之盛,未嘗有也。」3《左傳》:「晉政多門。」《史記》:宋義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秦嘉詩:「愁思難為數。」4《蔡澤傳》:「躍馬疾驅,四十三年足矣。」5李陵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江淹詩:「青紫明主恩。」6陳子昂詩:「坐見秦兵壘。」唐范陽,屬幽州。《祿山事跡》:祿山起兵反,馬步相兼十萬,鼓行而西。7陳琳書:「長驅山河,朝至暮捷。」《唐書》:天室十四載,安祿山陷河北諸郡,十二月陷東京。河南洛陽,即東都之地。《南都賦》:「據彼河洛。」8《藺相如傳》:「使人奉璧間道而馳歸。」註:「間,空也,投空隙而行也。」9鮑照詩:「去國還故里。」沈炯詩:「空村余古木。」十《史記·商君傳論》:「卒受惡名於秦。」《前漢·馮參傳》:「今被惡名而死。」(11)《漢書·遊俠傳》:樓護曰:「呂公以故舊窮老,托身於我。」梁人《折楊柳歌》:「阿婆不嫁女,那得兒孫抱。」張綖曰:《左傳》:兵猶火也,不戢自焚。前四章,著明皇黷武不戢,過寵邊將,啟其驕恣輕上之心,末章,直著祿山之叛,以見明皇自焚之禍也。

又曰:《前出塞》言哥舒翰西征之役,其辭悲。《後出塞》言安祿山北伐之師,其辭樂。悲則猶有苦兵畏亂之思,樂則至於喜亂而佳兵矣。祿山將叛,濫賞士卒,人趨於利,上破國而下覆宗,不祥莫大焉。

錢謙益曰:《前出塞》為征秦隴之兵,赴交河而作。《後出塞》為征東都之兵,赴薊門而作。朱鶴齡曰:前是哥舒貪功於吐蕃,後是祿山構禍於契丹。劉後村克莊曰:前後《出塞》十四篇,筆力高古,可與《古詩十九首》並傳。黃生曰:兩蕃雖靜,祿山繼反,但備陳其事,而諷刺自見,雖不及十九首之婉篤,要皆自成氣候,不受去取也。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後出塞五首》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後出塞五首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後出塞五首 的作者是 杜甫

古詩 後出塞五首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後出塞五首 全詩共310字。

男兒生世間下一句是什麼?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詩句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出自哪首詩?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出自 唐朝 的詩 《後出塞五首》。

《後出塞五首》相關
關於《後出塞五首》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