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的詩,盧照鄰簡介及生平事跡,盧照鄰詞集,盧照鄰詩詞代表作

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唐朝 詩人 盧照鄰簡介及生平事跡

盧照鄰的簡介和代表作

暫無

唐朝 詩人 盧照鄰 簡介

唐朝 詩人 盧照鄰的簡介 補充[1]

盧照鄰(632年-695年),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

【生平】

盧照鄰與王勃、楊炯和駱賓王一起被稱為「初唐四傑」。

盧照鄰小的時候非常聰明,獲得賞識,獲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風疾」(可能是小兒麻痺症或痳瘋病),因此不得不退職,孫思邈曾悉心為他調治,照鄰問曰:「高醫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居,和為雨,怒為風,凝為雨霜,張為虹霓,天常數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覺一寐,吐納往來,流為榮衛,章為氣色,發為音聲,人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所同也。……」雖然他還試圖做門客,但後來他的病越來越嚴重,雙腳萎縮,一隻手也殘廢了。他買了幾十畝地來養老,但終因疾病的痛苦,決定與親屬道別,投穎水自殺。由於盧照鄰投江自盡的同一年,他的師父孫思邈逝世,於是也有人認為,盧照鄰是為了追隨他的師傅而去的。

盧照鄰擅長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意境清迥,明代胡震亨說「領韻疏拔,時有一往任筆,不拘整對之意」(《唐音癸簽》),盧照鄰《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乃千古名句。作品有《盧升之集》七卷和《幽懮子集》七卷,《全唐詩》收其詩二卷,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

【影響】

盧照鄰年少時,從曹憲、王義方受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為鄧王李裕府典簽,甚受愛重,鄧王曾對人說:「此吾之相如(司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調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滿,漫遊蜀中。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穎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臥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由於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長期病痛的折磨,他終於自投穎水而死。

盧照鄰的生卒年,史無明載。武則天登封於嵩岳,盧照鄰說到「後封嵩山」及其高宗鹹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樹賦》序「餘年垂強仕,則有幽憂之疾」推斷其時已年近40,鹹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為22年,則其生年約在太宗貞觀十年(636),去世時約60歲。

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楊炯譽之為「人間才傑」(《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長安古意》,詩筆縱橫奔放,富麗而不浮艷,為初唐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擺脫六朝詩風影響。《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都說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今存其集有《盧升之集》和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均為 7卷。《全唐詩》編錄其詩2卷。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即據 7卷本《幽憂子集》,並作《補遺》。傅璇琮著有《盧照鄰楊炯簡譜》。

盧照鄰墓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無梁鎮龍門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高大的墓塚尚存。

關於盧照鄰

唐朝 詩人 盧照鄰的代表作 有哪些?

唐朝 詩人 盧照鄰的代表作 包括:

《十五夜觀燈》《過東山谷口》《明月引》《大劍送別劉右史》《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春晚山莊率題》《江中望月》《奉使益州至長安發鍾陽驛》《中和樂九章·歌東軍第三》《橫吹曲辭·折楊柳》。

盧照鄰是哪個朝代的人?

盧照鄰 是 唐朝 詩人。

盧照鄰的詩有哪些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