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原文】
老恥妻孥笑,貧嗟出入勞。客情投異縣,詩態憶吾曹。
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興滔滔。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註釋
老恥妻孥笑:一作"老被樊籠役"
-----------------------
【朱注】依草堂蔡本,編在上元二年。此蓋出郭後寄二尹者。《唐書》:青城縣,屬蜀州,因山為名。《全蜀統志》:青城廢縣,在灌縣南四十里。《元和郡縣志》:青城縣,垂拱二年改為蜀州。開元十八年,仍為青城。今按:《唐書》,青城乃蜀州之屬邑。據《元和志》,青城與蜀州,是一地而兩名也。杜詩既有青城,又有《寄高蜀州》詩,當如《唐書》之說。【鶴注】青城乃蜀州外邑,在成都之西。《唐書》:京兆、河南等府,有少尹二人,掌貳府州之事。時成都稱南京,故置少尹。
老被樊籠役1,貧嗟出入勞。客情投異縣2,詩態憶吾曹。東郭滄江合3,..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4,回首興滔滔5。
(首聯,往青城之故。異縣,指青城。吾曹,指二尹。五六,申投異縣。七八,申憶吾曹。鳥在樊籠,不能奮飛,歎己之羈旅跼蹐也。樊籠與出入相關。別本作妻孥笑,語稍直率。下截大意,言江出跋涉如此,則文章何救於貧乎。惟回首故人,詩興猶覺滔滔耳。【趙次公注】差,病除也。言雖有文章,差得何病乎,正與章首相應。【朱注雲】差是差錯之差,病如聲病之病,言文章之不利,差在何病乎。回首二子,興自滔滔,蓋以侍道自信之詞。二說不同,今從趙注。)
1陶潛詩:「久在樊籠裡。」2蔡邕詩:「他鄉各異縣。」《晉書》:王衍曰:「吾曹雖不如古人。」3《括地誌》:李冰穿郫江,撿江來自西北,合於郡之東南,今有合江亭。洙曰:蜀城之東,二水合流而南下,土人謂之合水、西山近接維松,上有積雪,經夏不銷。《寰宇志》:傍便山,在縣西與青城山連接。溪谷深邃,夏積冰雪。4《世說》:殷曰:「我病自當差,正憂汝患耳。」《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為底。此本言何等物,其後遂省何,但直雲等物耳。底音丁兒反。5《淮南子》:「日滔滔以自新。」
-----------仇兆鰲 《杜詩詳注》-----------
問唐朝 古詩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的作者是 杜甫。
問古詩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全詩共40字。
問老恥妻孥笑下一句是什麼?
答老恥妻孥笑,貧嗟出入勞
問詩句 老恥妻孥笑,貧嗟出入勞 出自哪首詩?
答老恥妻孥笑,貧嗟出入勞 出自 唐朝 的詩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