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 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於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後得以脫逃,轉戰於贛、閩、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於大都(今北京)。能詩,前期受江湖派影響,詩風平庸,後期多表現愛國精神之作。存詞不多,筆觸有力,感情強烈,表現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氣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宋代詩人 文天祥介紹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於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後得以脫逃,轉戰於贛、閩、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於大都(今北京)。能詩,前期受江湖派影響,詩風相對平庸,後期多表現愛國精神之作,風格變得十分慷慨激昂(著名的如《過零丁洋》)。其存詞不多,但大多筆觸有力,感情強烈,風骨凜然,表現了詩人威武不屈的英勇氣概,有震撼人心之力量。三首《酹江月》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又尤以前兩首流傳最廣。「蛟龍(元)不是池中物」之句常為後人所引用。有《文山先生全集》。
宋代詩人 文天祥資料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征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為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為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范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問宋代 詩人 文天祥的代表作 有哪些?
答宋代 詩人 文天祥的代表作 包括:
《金陵驛二首·其一》《正氣歌》《過零丁洋》《齊天樂》《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酹江月》《南安軍》《齊天樂》《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問文天祥是哪個朝代的人?
答文天祥 是 宋代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