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的詩,唐代詩人羅隱詩詞集,羅隱詩句,羅隱的詩歌代表作

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唐代詩人羅隱

唐代詩人 羅隱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餘杭(今屬浙江)人。一說是新登(今浙江桐廬)人。本名橫,因十次考進士,沒考上,改名為隱。後入鎮海軍節度使錢鏐幕,遷節度判官、給事中等職。詩多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一些作品流傳於民間。

羅隱詩人介紹

唐代詩人 羅隱介紹

羅隱(833—910),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

羅隱小時候便在鄉里以才學出名,他的詩和文章都很出眾,為時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兩個有才的被合稱「三羅」。

在唐朝末年,羅隱和許多人一樣也想借助科舉考試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羅隱雖然名聲很大,卻六次沒有考中,於是改名為羅隱。羅隱的才學確實出眾,就連當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但由於他的試卷裡的諷刺意味太強,人也很狂妄,這使他在講究謙虛的中國古代社會裡非常孤立,考官們對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時,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詔求雨做法,羅隱便上書進諫,說水旱災害是和天地一樣共存的,無法立即消除,他勸皇上應該用心祈禱,那麼百姓的莊稼受災再重也會感激陛下的。最後說,先皇和大臣們都不能為陛下出力,何況做法的又是幾個無名之輩,他認為此法不可取。羅隱的話太直率,有些諷刺的意味,最後皇上也沒有聽他的。

唐代詩人羅隱的資料

唐代詩人 羅隱資料

羅隱,字昭諫,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末五代時期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著有《讒書》及《太平兩同書》等,思想屬於道家,其書乃在力圖提煉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是亂世中黃老思想復興發展的產物。
關於羅隱

唐代 詩人 羅隱的代表作 有哪些?

唐代 詩人 羅隱的代表作 包括:

《京中晚望》《題杜甫集》《京口見李侍郎》《詠白菊》《送鄭州嚴員外》《遇邊使》《酬丘光庭》《燕昭王墓》《送蘄州裴員外》《寄處默師》。

羅隱是哪個朝代的人?

羅隱 是 唐代 詩人。

羅隱的詩詞作品有哪些?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