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蘇軾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水調歌頭》原文

水調歌頭

【原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註釋

水調歌頭》註釋

註釋: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  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唐人稱李白為「謫仙」,  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已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風歸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吸  引著他。相比之下,他還是立足現實,熱戀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的人間生活  來得溫暖親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雲階、廣寒清虛的天  上宮闕。雖在塵凡而胸次超曠,一片光明。下片懷人。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  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兄弟情誼甚篤。他與蘇轍熙寧四年(1071)穎州分別後  已有六年不見了。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  到了密州還是無緣相會。「咫尺天不相見,實與千里同,人生無離別,誰知恩  愛重」(穎州初別子由),但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  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賞月中互致慰籍,離別  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  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  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厚,並  出以瀟灑之筆,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業話後集》  卷三九)。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 清露下, 滿襟雪。」  《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  「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引自《風中的芥子》http://large_potato.myetang.com/myweb/index.html

水調歌頭》相關問答

宋朝 古詩 水調歌頭 的作者是誰?

宋朝 古詩 水調歌頭 的作者是 蘇軾

古詩 水調歌頭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水調歌頭 全詩共95字。

明月幾時有下一句是什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出自哪首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出自 宋朝 的詩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相關
關於《水調歌頭》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