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愁歌》
【原文】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
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雲不開,白晝萬里閒淒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豕灰)。
《開愁歌》註釋
【註釋】:
這首詩在描摹客觀景物時,直接抒發了詩人愁苦憤悶的情懷,有如決堤而出的洪水,滔滔汩汩,一瀉千里。
開頭二句寫景。秋風蕭瑟,草木乾枯,傍晚時分,寒氣襲人,路旁的花樹呈現出愁慘的容顏。很顯然,詩人把自己的心理因素融和在外界的景物之中,使外在景物增添了生命的光彩,帶有一種神秘的誘惑力。
三、四句寫情。秋氣肅殺,滿目蕭條,詩人觸景生情,直抒胸臆,表達了深沉的痛苦。李賀二十一歲應河南府試。初試告捷,猶如雛鷹展翅,滿以為從此便可扶搖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賀「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為由,阻撓他參加進士考試。「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正是這種抑鬱悲憤心境的寫照。這裡的「枯蘭」是由眼前的秋花引起的聯想,用它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憂傷絕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形象鮮明,含義深厚。蘭花素雅,象徵詩人高潔的胸懷;蘭花枯謝,則是他那顆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動外現。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述詩人愁苦憤懣的情懷。「衣如飛鶉馬如狗」寫衣著和坐騎,用漫畫式的誇張手法,顯示自己窮困不堪的處境,筆墨清新,形象突出。「臨歧擊劍」句,寫行動而重在抒情。擊劍不是為了打鬥,而是為了發洩心中的怨氣。「吼」字是擬物,也是擬人。劍本來是不會「吼」的,這裡用猛獸的咆哮聲來比擬擊劍人心底的「怒吼」。如此輾轉寄托,把抽像的感情變成具體的物象,不斷地撼動著讀者的心靈。句首的「臨歧」二字,含有哭窮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條路好。事實上眼前沒有一條路可以通向理想境界了,這怎能不使人悲憤填膺!
「臨歧擊劍」,愁苦憤懣已極,怎樣才能解脫呢?唯一的辦法只有求救於酒,以酒澆愁。可是詩人身無分文,怎麼辦呢?於是下馬脫下「秋衣」,拿到酒店換酒。這兩句進一步表現詩人窮愁潦倒的生活境況。試想,秋天的傍晚,寒氣侵膚,詩人竟在這時脫衣換酒,可見已經窮困到什麼樣的地步!衣不可脫而非脫不可,酒可不喝而非喝不行,可見已經苦悶到什麼樣的程度!
衣服當了,酒也喝上了,心中的愁苦是否解除了呢?沒有。「壺中喚天雲不開,白晝萬里閒淒迷。」醉後呼天,天也不應,浮雲蔽日,白晝如冥,看不到一點希望的光亮,怎不叫人憂心如焚!寫到這裡,痛苦、絕望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結尾二句,詩意一折,寫酒店主人好言勸慰,要他注意保重身體,不要讓俗物填塞心胸。感情憤悶到了極致,語氣卻故作跌落緩和之勢,這二句,既起了點題的作用(詩題「開愁」,含有排解愁悶之意),同時深化了詩歌所表達的憤世嫉俗思想,顯得深沉有力而又迴盪多姿。
(朱世英)
------------------------
自慨詩。
註:
1:華下:華山下。
2: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華容,華山也。或,華容,花也;碧影,葉也。
3: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飛鶉,衣服襤褸。《荀子》:"子夏貧,衣如懸鶉。" 鶉,鵪鶉。 馬如狗,《後漢書》:"車 如雞棲馬如狗。" 臨岐,楊朱臨岐而泣。
4: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旗亭,酒樓也,立旗於上。貰,賒也。宜陽,福昌。
5:壺中喚天雲不開,白晝萬里閒淒迷:壺中,道家事。或,醉中也。
6: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琢去王,右邊加灰>:心骨,心神也。填<琢去王,右邊加灰>,推排意也。<琢去王,右邊加灰>,同 豗,音灰,相擊也。
附:
吳正子評曰: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韻語陽秋>>云:長吉作此二句至二十七歲卒。陳無己詩云:七十已強半,所餘能 幾何。至四十九歲卒。意語不祥如此,豈神明者先授之耶?
--------鳳尾竹客 撰<李長吉歌詩箋注輯評>---------
問唐朝 古詩 開愁歌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開愁歌 的作者是 李賀。
問古詩 開愁歌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開愁歌 全詩共85字。
問秋風吹地百草干下一句是什麼?
答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問詩句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出自哪首詩?
答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出自 唐朝 的詩 《開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