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來下馬索酒觴,雪打戰袍殊未央。
有底須尋戴安道,端憐吳語賀知章。
萬頃平湖一葦杭,此歸喜似賀知章。
上恩賜與西湖曲,遂老吾家歸照堂。
天子優賢是有唐,監湖恩賜賀知章。
他年我若功成去,乞取南園作醉鄉。
我愛鑒湖水,明如照膽銅。
澄清若有待,渾濁那能蒙。
當時賀知章,富貴如苓通。
豈無一畝地,來築仙人宮。
乞得君王一曲湖,笑他三逕就荒蕪。
欲知千古高風在,月落寒山影自孤。
昨夜江樓上,吟君數十篇。
詞飄朱檻底,韻墮綠江前。
清楚音諧律,精微思入玄。
收將白雪麗,奪盡碧雲妍。
寸截金為句,雙雕玉作聯。
八風淒間發,五彩爛相宣。
冰扣聲聲冷,珠排字字圓。
文頭交比繡,筋骨軟於綿。
澒湧同波浪,錚鏦過管弦。
醴泉流出地,鈞樂下從天。
神鬼聞如泣,魚龍聽似禪。
星回疑聚集,月落為留連。
雁感無鳴者,猿愁亦悄然。
交流遷客淚,停住賈人船。
暗被歌姬乞,潛聞思婦傳。
斜行題粉壁,短卷寫紅箋。
肉味經時忘,頭風當日痊。
老張知定伏,短李愛應顛。
[張十八籍、李二十紳皆攻律詩,故雲。]
道屈才方振,身閒業始專。
天教聲烜赫,理合命迍邅。
顧我文章劣,知他氣力全。
工夫雖共到,巧拙尚相懸。
各有詩千首,俱拋海一邊。
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
酬答朝妨食,披尋夜廢眠。
老償文債負,宿結字因緣。
每歎陳夫子,常嗟李謫仙。
[陳子昂著《感遇詩》稱於世。賀知章謂李白為謫仙人。]
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
[李竟無官,陳亦早夭。]
不得當時遇,空令後代憐。
相悲今若此,湓浦與通川。
一聞周召佐明時,西望都門強策羸。天子好文才自薄,
諸侯力薦命猶奇。賀知章口徒勞說,孟浩然身更不疑。
唯是勝遊行未遍,欲離京國尚遲遲。
閒行閒坐藉莎煙,此興堪思二古賢。陶靖節居彭澤畔,
賀知章在鏡池邊。鴛鴦著對能飛繡,菡萏成群不語仙。
形影騰騰夕陽裡,數峰危翠滴漁船。
若非堯運及垂衣,肯許巢由脫俗機。太液始同黃鶴下,
仙鄉已駕白雲歸。還披舊褐辭金殿,卻捧玄珠向翠微。
羈束慚無仙藥分,隨車空有夢魂飛。
吟詩不換校書郎,但欲封侯管醉鄉。
疏懶無成嵇叔夜,清狂似達賀知章。
安貧不怕黃金盡,既老從教白髮長。
百計不如歸去好,子孫相對說農桑。
白髮蕭蕭禮部郎,風流不減賀知章。
半生寒餓湖山裡,八十重來坐玉堂。
風流誰似賀知章,乞得平湖任草荒。
今日藕花三百畝,折來依舊屬君莊。
颼颼風露髮根涼,月落菱歌盡意長。
分得鏡湖才一曲,吃虧堪笑賀知章。
越嶺千峰秀,淮流一派長。暫憑開物手,來展濟時方。
舊跡蘭亭在,高風桂樹香。地清無等級,天闊任徊翔。
麈尾談何勝,螭頭筆更狂。直曾批鳳詔,高已冠鵷行。
嘯傲辭民部,雍容出帝鄉。趙堯推印綬,句踐與封疆。
水占仙人吹,城留御史床。嘉賓鄒潤甫,百姓賀知章。
席暖飛鸚鵡,塵輕駐驌驦。夜歌珠斷續,晴舞雪悠揚。
化向棠陰布,春隨棣萼芳。盛名韜不得,雄略晦彌彰。
自愧三冬學,來窺數仞牆。感深惟刻骨,時去欲沾裳。
想望魚燒尾,咨嗟鼠嚙腸。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滄浪。
題柱心猶壯,移山志不忘。深慚百般病,今日問醫王。
天下更無雙,無知無所長。
年顏李文爽,風度賀知章。
靜坐多茶飲,閒行可道裝。
傍人休用笑,安樂是吾鄉。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僚悵別深。
家食年年未解忙,浮沉閭裡但壺觴。
偶緣他故趨吳會,可使君徒憶魯狂。
曲水曲流王逸少,鑒湖窮約賀知章。
請於百尺樓頭上,下視人間有肺腸。
昔在英谿識仇遠,憶意別來陵谷變。
死生契闊不相知,一十四年如過電。
蓮花峰下得重逢,老色駸駸驚上面。
袖出新吟數百篇,非特清新更奇劍
我道風流似謫仙,定知當上金鑾殿。
愛才未必無明皇,薦聞亦有賀知章。
書題拂拂洞庭香。孕雲黃。粲珠光。喚謫仙人,除是賀知章。未老得閒閒到老,無一事,和詩忙。是中曾著老人雙。送千觴。樂誰妨。世上輸贏,不似爛柯長。晚入耆英年最少,空結客,少年常
身外生涯總是虛,狂游一夢入清都。
有家不住猶為觀,底用區區覓鑒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