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豈復系西東,流浪江湖伴塞鴻。
曲突非圖三爵客,直鉤何羨六鰲翁。
千年陳跡只今日,萬里故園猶個中。
冗散偶逃人指數,未應吟嘯坐妨公。
舉世爭趨進,誰能事息機。
窮來猶不悟,老去漸知非。
骨肉貧招棄,交遊懶致希
衰年須卻步,自識此心微。¤
秋來湖闊渺無津,旋結漁舟作四鄰。
滿眼是詩渠不領,可憐虛作水雲身。
臥痾邊夏秋,爾來收藥喜。
群腴久嚼蠟,今始甘魴鯉。
自非天矜憐,安得吉祥止。
寄聲問何如,感此遠方弟。
炯然憂愛心,諄諄見詞旨。
兼饋藥籠珍,廢疾居然起。
末章悼飛蝗,佈陣長千里。
那知自北來,今亦遍苕水。
公田吏如虎,收拾無滯穗。
訴傷服大刑,遑哀室如燬。
古來此亂國,赤子先遭棄。
北橋千萬倉,何翅敖洛峙。
一粒不肯捐,肯念饑由已。
謹勿傳吾詩,隙間天螻記。
滄海西垠浙水頭,人生不到負吳謳。
剖符何幸來都會,坐合俄驚陟夏秋。
每按吏條慚漢詔,未豐民食念箕疇。
所欣幕府多才彥,樽俎時時接宴游。
覺後空空無大千,今年不離舊時天。
春夏秋冬花木節,皆標實相耀心源。
夢筆橋東夜系船,殘燈耿耿不成眠。
千年未息靈胥怒,卷地潮聲到枕邊。
獨酌林皋下,厭厭不計籌。
似能添野興,還可慰羈愁。
月色十分好,蟲聲一片秋。
壁間何物在,寒氣隱吳鉤。
爾溯嚴陵瀨,來為歙浦游。
載書經水驛,下榻借山樓。
霧變初晴雨,蟬吟未夏秋。
高高翠微裡,而我此相求。
四月五月淫澇積,噬嚙丘垤吞原隰。
匪惟為沼蕩為陂,萬頃秧雲泯無跡。
攢雅聯尾空飛翻,化鰲為城難障塞。
五湖三泖俗貫通,當接重江勢洄潏。
茅茨比屋何可存,穀麥千金不論直。
懦夫全室葬魚腹,強者呼做作蟊賊。
閉糴成風牢莫回,勸分有令徒無益。
間存垅畝護余苗,曾不什一於千百。
旱赤堅栗刈未齊,晚紅{左禾右罷}椏苞欲實。
饑農競喜新谷收,一飽充腸雲可必。
夫何八月天瓢傾,其來震盪而飄忽。
勢如陣馬奔不停,銀溜浪浪欲穿石。
直疑群龍翻九河,小山搖撼大山兀。
須臾泛溢滿中庭,平地如淵深計尺。
明朝清進駐變白波,浩浩湯湯彌甚昔。
積陰為冷不堪收,殆類鴻蒙未開闢。
又如歷代政昏蒙,熏如宇宙成幽墨。
飆旋霧塞晝冥冥,常俾蒼生氣湮鬱。
簷間點滴無時乾,猶幸滂沱間霂霢。
登場惟苦禾耳生,棲畝尚有禾頭出。
深虞袞袞傾盆來,已壞垂成價目滅沒。
大家蓋藏悉已空,猶恐有司徵斂急。
若使租無斗斛收,卒歲輸官何自給。
貧家薪桂米逾珠,待哺嗷嗷並日食。
若使粒價更湧騰,寧不枕藉為溝瘠。
彼蒼亦必憫時艱,忍視斯民至斯極。
我念民窮作此歌,歌此能令鬼神泣。
鬼神為我訴之天,天豈不惟民是恤。
似聞誥下驅六丁,翦夷水怪殲群慝。
怒霆笑電悉屏除,抉雲推上紅輪日。
更願陽烏溥至仁,大放光明照幽仄。
郁者斯通枉者伸,頓蘇民氣舒民力。
洪波卷空九土晞,多稼穰穰登黍稷。
庶令千里免阻饑,可反愁邦為樂國。
宋興古剎今長干,靈曜喜殿荒檀欒。
二泉相望棄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盤。
其流散漫為沮洳,稍集小礫生微瀾。
車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見甃甓完。
道人慈哀波及遠,溝蕩兩取合土山。
山前灌輸各自足,轆轤罷轉井口閒。
取遙比甘覺近美,與舊爭冽知新寒。
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甕復道愁蹣跚。
疾傾橫逗勢未足,嗟此善利何時殫。
慮長易脆有大檀,伐堅羌廬窟孱顏。
金多匠手肯出巧,風水千里安知難。
沒羽之虎行林間,籜龍失賦因藏跧。
循除靜投悲瑟瑟,映瓦微見清潺潺。
三年營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為歡。
論功信可侈後觀,何似當時萬竹蟠。
敗荷衰折水西流,極目清光好放舟。
幸有主人頻卜晝,肯同俗子更悲秋。
是詩忠孝王家千柱宮,東坡作吏五年中。
中和堂上東南頰,獨有人間萬里風。
霜雪能教胃病松,操勞似把敵巢攻。
幾經春夏秋冬日,衣笑東南西北風。
狼洞難留青面獸,虎林微訪白頭翁。
不知新四軍連隊,與此生涯果異同。
每因蜀水漲,橫遏楚江流。
氣象吞雲夢,波瀾徹夏秋。
風雲幾開闔,日月自沉福
欲濟誰舟楫,乾坤獨倚樓。
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
懶拙無能事,獨棲聊自存。
竹扉低近水,花徑曲通園。
老婢強供爨,愚兒日應門。
今古多爾爾,何處向人言。¤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入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於其根,纍纍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於莖心,或垂於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此二事與子由養生之說契,故以此為寄。
)從來白髮有公道,始信丹經非妄言。
此身法報本無二,他年妙絕兼形魂。
(《傳燈錄》有形神俱妙者,乃不復有解化之事。
)
恰聽殘蟬禹寺門,又看新月石帆村。
後來復有龜堂老,千載猶應此意存。
萬卷縱橫眼欲枯,老猶閉戶誦唐虞。
故人誰復訪生死,鄰父幸能通有無。
雲子翻匙新稻飯,天吳坼繡舊衣襦。
時平得掩松根骨,也勝王孫泣路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