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
兩路坦然平,無彼復無此。
既無生死,又無彼此。
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
出童公,入童公,
一嶺二水分西東。前山萬竹入新路,
新路蒼海通方蓬。入黃甘,
出黃甘,一山二水分北南。
北南百谷會江海,鎮亭下注南山潭。
問君何事經二嶺,辟寇辟兵探絕境。
青山兩路雙闕開,桑枯人煙在深井。
迢如這橫過澄溪頭,水風激激流人影。
籃輿落日黃泥阪,短策東風日將晚。
深竹人家少鄰並,麥苗翠被鋪平田。
忍饑猶自念民饑,餅餌風來一飽寬。
況今聖算窮幽遐,檢括丁口究阡陌。
或說與更戍起南氓,或議關防驅北客。
中原隴土少人耕,何惜就寬因去窄。
自古先王訂版圖,兵農合一如常式。
嗚呼先王為民定軍例,後王為軍定民籍。
嗚呼老儒臨風三歎息,為國何如惜民力。
仙山曾謁大茅君,橋裡桃花兩路分。
不道樓颱風雨上,又聞雞犬隔春雲。
賓鴻度月叫秋寒,天怕炎方雨露乾。
繡衣使者持玉節,先送春風入蛋蠻。
嶺南日日望行色,湖南百姓爭臥轍。
兩路行人界上爭,去思來暮歌謳接。
廣鹽變法是誰謀,直至而今病未瘳。
嶺上逢人須細問,遠方根本是深憂。
廣吏從來恃天遠,北歸南載無空返。
埋輪家世本澄清,無使老蠶自營繭。
莫嫌嶺路去逡巡,桂林見說最宜人。
筍樣山峰羅樣水,錦囊收得越精神。
直聲曾動天顏喜,更有元右作知己。
諫坡言路著此翁,所謂如尊乃勇爾。
大蘇文章繼老蘇,魏徵勳業付魏謨。
傳家況有黃金印,行入衣冠盛事圖。
門下書生知此意,戀戀不為兒女計。
黃花時節送君行,梅花時節迎歸騎。
江湖分兩路,此地是通津。雲淨山浮翠,風高浪潑銀。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為鄰。俯仰煙波內,蜉蝣寄此身。
人被錢迷,錢由人使。一來一去何時已。頑銅尚自有消磨,凡軀著甚逃生死。聞早回頭,疾搜妙旨。細推休道無師指。腹中兩路顯然開,心頭
雁蕩接台山。秋來最好看。壽星明、高現雲端。八月初弦三日裡,□二老、福人間。玉節近天顏。東西兩路安。祝蒼松、節勁根蟠。相漢元勳蕭第一,留次位、著曹參。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牆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文采既俊發,吏才人共推。
低徊久選調,每每為歎咨。
茲行佐王人,未到聲已蜚。
郵置屢得書,論事語益奇。
使長首推薦,婉畫多所資。
近觀會稽編,分析及毫釐。
益知足心計,薦書遍諸司。
正欲助才選,非敢請以私。
惜君年欲侵,正以遠大期。
得書再三讀,惘然增愕眙。
非所望於子,所言何背馳。
江湖兩路間,弄兵分潢池。
羽檄以時至,廟堂日三思。
調度供軍需,發兵匝四垂。
吾事誠可慮,彼亦安能為。
豈曰白頭賊,指日當誅夷。
使子任賊沖,尚望羽扇揮。
如何隔千里,遽求奉檄歸。
長沙屹巨鎮,洞庭渺無涯。
鄂渚屯重兵,上游藉兵威。
當思深遠謀,胡為先自萎。
此言及同寮,必為人所窺。
歸以語閨門,徒驚妾與妻。
無端使稟議,在此何為辭。
望子置私憂,志立官無卑。
張巡起縣令,力抗百萬師。
逆徒哽喉牙,蔽遮賴渙澹
韋寬守玉璧,臧質全盱眙。
丈夫立節義,有才尤當施。
殺身以成仁,致命須見危。
讀書不念此,萬卷終何裨。
但當安義命,前定無參差。
勉哉盡所職,造物不汝遺。
況復受國恩,當與相維持。
今子仕高沙,偶然脫危機。
正須加義方,豈應使同斯。
向也未得祿,遑遑不自支。
既入紅蓮幕,圖進亦其宜。
今日寧為民,此乃無聊詞。
歸來事若定,又思登王畿。
胸中空擾擾,禍福不在茲。
倘能悟愚言,便可知昨非。
著構必安寢,食淡甘如飴。
老誖非強聒,鄙見不可移。
少安當毋躁,通籍看金閨。
江如羅帶抱山青。好風輕。五雲橫。北斗南邊,燁燁使華星。兩路平反多少事,培吉德,繼長生。當年烏府振冠纓。稔英聲。起鵬程。垂上丹霄,回首志澄清。雪片深深梅著子,歸路近,看和羹。
寒食春光欲盡頭,誰拋兩兩路傍球。
二喬新獲吳宮怯,雙隗初臨晉帳羞。
月底故應相伴語,風前各是一般愁。
使君腹有詩千首,為爾情如篆印繆。
一點皎然冰玉潔。浩劫無生滅。跨古騰今無暫歇。遍極目,真空攝。此法方知通妙訣。玄理人難別。兩路曹溪分關節。映水照,天空月。
風雲嘉會,有英傑瑞時,來符平泰。子建才華,平陽勳業,流慶至今猶在。閭史卿來曾記,骨相堂堂龐艾。少年日,已心包雲澤,名高嵩岱。超邁人盡道,今代吏師,小試猶淹大。兩路登車,三州出牧,游刃了無凝礙。便合進推荷橐,迤邐參陪天縡。願從此,奉明君真相,優遊千載。
如是國清寺,宜乎天下聞。
水聲常夜雨,山氣即朝雲。
今古三賢隱,仙凡兩路分。
唐人書畫在,明日更慇勤。
生是死之生,死是生之死。
兩路坦然平,無彼亦無此。
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天上玉書傳詔夜,
陣前金甲受降時。曾經庾亮三秋月,下盡羊曇兩路棋。
惆悵舊堂扃綠野,夕陽無限鳥飛遲。
西陵俠年少,送客過長亭。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走馬還相尋,西樓下夕陰。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
高閣歌聲遠,重關柳色深。夜閒須盡醉,莫負百年心。
材業光華藹薦紳,由來孝子出忠臣。
五年字邑祗明詔,兩路觀風惠遠民。
徐稚湖邊才卜築,葛翁山下忽棲神。
朔雲千里人揮淚,遺命歸從大母鄰。
久靜還思動,情甘愛海迷。仙凡兩路似雲泥。從此相分,不顧上天梯。莫學鷦鷯志,營營戀小枝。北溟鯤量願君為。咫尺成鵬,準擬奮天池。
潭潭相府開日邊,瑞光錯落勝非煙。
珊鞭皂帽千騎聯,袖中各有崧高篇。
惟公妙年少比肩,筆底詞藻爭春妍。
千佛經上名高懸,層霄未許孤鴻鶱。
牛刀稍奏驚九天,召對紫殿席為前。
舌本治道如湧泉,重瞳屢矚眷予偏。
駸駸台省難淹延,逕躋政府持論堅。
彼奸不容外蕃宣,寺人炎炎國柄專。
力嘗抗之甘下遷,吾道不行乃命邅。
豈能俯首學阿諞,青雲斜飛二十年。
皇家累聖寶籙傳,太平推在商周先。
金人穹帳鄰幽燕,覘我弛備紛振鞭。
長驅近甸羅戈鋋,赤子枕藉吁可憐。
肉食者鄙議拘攣,金帛寶玩平山巔。
併割三鎮充垂涎,縣官聰明新位乾。
搜舉真相窮八埏,公鎮北門惠化沿。
左右國人皆曰賢,賜環歸來胡不遄。
父老泣把衣裙牽,白麻疏詔光台躔。
挈提宇宙歸陶甄,西北兩路尚控弦。
雖有盟好數棄捐,民貧到骨瘼未痊。
宿弊如毛費除蠲,仁祖良規人所便。
熙豐法誤今判然,斡旋鴻鈞須至權。
規規小手徒自纏,昔欲裕民反招愆。
茲其時矣盍勉旃,無使治行專穎川。
上天有意扶危顛,俾公之壽自綿綿,
不須辟榖學神仙。
心如冰靜已無波,劫世虛言莫問他。
老眼易昏書字大,醉言難謹忤人多。
山廚煙火燒紅葉,水國衣裳制綠簑。
濁富清貧分兩路,高眠不管吏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