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斷岸幾千尺,樹色煙光渺無極。
一葉扁舟歸去來,漁翁放棹倚蘆荻。
八九山家雲水村,白蘋紅蓼數漁船。
沙寒石瘦木葉落,一鉤淡月照黃昏。
小橋跨水碧溪淺,蒼壁丹崖半苔蘚。
樵子歸擔竹兩竿,落霞孤鶩天邊遠。
千山萬山風色清,四柱茅亭立晚停
花紅草綠山水靜,獨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陣梧桐雨,落花驚斷山禽語。
誰家樓閣隱青林,老僧歸寺立溪滸。
一溪流水繞雲根,草舍茅庵常閉門。
客來倚棹一回顧,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門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勝。
何人作此無聲詩,展開如入溪山鏡。
不作三公,歸來釣、桐廬江側。劉文叔、眼青不改,故人頭白。風節儻能關社稷,雲台何必圖顏色。使阿瞞、臨死尚稱臣,伊誰力。登釣石,初相識。魚竿老,羊裘窄。除江山風月,更誰消得。煙雨一川雙槳急,轉頭不忿青山隔。歎鼻端、不省利名醒,京華客。
春意滿西湖,湖上柳黃時節。瀕水霧窗雲戶,貯楚宮人物。一年管領好花枝,東風共披拂。已約醉騎雙凰,玩三山風月。
三年空望剡溪船,惆悵兒家宕子緣。
卻似蓬山風引去,不教凡質近神仙。
游宦重來二十年,江山風物總依然。
道傍民吏猶相記,獨怪吾衰雪滿顛。
淮南苦寒不可度,積雪連山風倒樹。
長淮凍絕魚龍愁,哀鴻傍人飛不去。
雪中寒日無暖光,六龍瑟縮不肯驤。
老憊孤舟且復止,堅冰三尺厚於牆。
先生亡不朽,太華合為碑。
至道雖無跡,玄言尚有時。
亂飛雲似覓,不食鶴應悲。
獨繞空壇下,山風動紫芝。
蕪湖郭裡野田花,曾見南朝舊將家。
九月荒茨飛社燕,千年喬木噪寒鴉。
江山風雨殊今昔,文武衣冠起歎嗟。
扶策歸耕有孫子,寧辭辛苦答春華。
繁華銷歇市朝空,此地何堪著固窮。
久似坎蛙居井底,忽如野鶴出籠中。
宿酲夜解催花雨,歸棹春乘上水風。
及得清明到家否,新芽茶綠牡丹紅。
端坐懶成癖,雲水興何加。襟懷洗盡塵物,別有好生涯。選甚瀛洲仙闕,鬧市花街柳陌,觸處是光華。切莫問龍虎,白雪與黃芽。不耽詩,不*酒,不拈花。從來本面公事,何必向人誇。晝覽故山風物,夜被玄天星斗,百衲掩雲霞。神鬼莫能測,頃刻遍河沙。
春晴游寺客,花落閉門僧。
香傳天下口,□貴火前名。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園林將向夕,風雨更吹花。
相思坐溪石,□□□山風。
夕照背高台,殘鍾殘角催。
五老峰前相見時,兩無言語各揚眉。
高人愛惜藏巖裡,白垂瓦封題寄火前。
聞道雲中將,先秋戒鐵衣。
虎符千里至,龍騎五營歸。
夜月明雕戟,山風曳畫旂。
誰憐瀚海外,雜虜駐金微。
踏遍三邊過劍關,故山風月幾年閒。
如今著我中間住,風月無緣獨佔山。
東南王氣,掃偏安舊習,江山整肅。
老檜蒼松盤寢殿,夜夜蛟龍來宿。
翁仲衣冠,獅麟頭角,靜鎖苔痕綠。
斜陽斷碣,幾人繫馬而讀。
聞說物換星移,神山風雨,夜半幽靈哭。
不記當年開國日,元主泥人淚簇。
蛋殼乾坤,丸泥世界,疾捲如風燭殘。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枯松瘦柏幾千年,老屋相依住翠煙。
雷破前山風振海,先生兀兀正逃禪。
凍雲橫山風捲沙,槎牙古木鳴寒鴉。
長空黯淡常如晚,煙景淒為亦自佳。
開窗未及一食頃,剪水俄傾六出花。
須臾勢欲包天地,粲然枯卉皆璚葩。
江村景物堪入畫,漁翁蕩槳依枯葭。
重裘肥馬誰氏子,銀鞍蹀躞山路斜。
臞儒事業政不惡,擁書至樂何以加。
團圞共向榾柮火,溫然春意生吾家。
不能半夜縛元濟,亦懶扁舟泛若耶。
灑窗入竹有餘韻,頓覺時興清無涯。
晬表歧姿茂,皇基慶祚融。
玉圭先啟國,銀榜後題宮。
茅襲封壇舊,金頒瑞節雄。
恩添少海潤,歡激小山風。
抱拜殊藏紐,揚言異戲桐。
燕詒光祖烈,調護切宸衷。
育德吾君子,庸親天下公。
異時瞻出閣,綿瓞頌無窮。
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
散聲未足重來授,直到床前見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遙教合上隔簾聽。
一聲聲向天頭落,效得仙人夜唱經。
自直梨園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歸。
一時跪拜霓裳徹,立地階前賜紫衣。
旋翻新譜聲初足,除卻梨園未教人。
宣與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
伴教霓裳有貴妃,從初直到曲成時。
日長耳裡聞聲熟,拍數分毫錯總知。
絃索從從隔彩雲,五更初發一山聞。
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換霓裳月色裙。
敕賜宮人澡浴回,遙看美女院門開。
一山星月霓裳動,好字先從殿裡來。
傳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別作行。
應是貴妃樓上看,內人舁下彩羅箱。
朝元閣上山風起,夜聽霓裳玉露寒。
宮女月中更替立,黃金梯滑並行難。
知向華清年月滿,山頭山底種長生。
去時留下霓裳曲,總是離宮別館聲。
山風颯颯木蕭蕭,挑盡青燈夜正遙。
但得誅茅臨澗水,長年飲酒詠離騷。
仙呂已生,真才方產,較遲五日差強。誰知天意,孕秀待儲祥。秋水精神玉骨,向妙齡、富妙文章。高軒過,儒林獨步,騰踏趁飛黃。玉堂。金馬客,蓬萊事業,花掖圭璋。更詞科卓冠,時號無雙。大展經綸有日,須恬退、待趣曹裝。稱觴處,西山風月,南極老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