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自纏繞,此身無適緣。萬愁生旅夜,百病湊衰年。
少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癢頭梳有虱,風耳炙聞蟬。
搖白方多錯,回金法不全。家貧何所戀,時在老僧邊。
飲余晨露吸餘風,噪遍高枝為俗聾。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倚樓長笛兩三聲,雲淡風輕弄曉晴。
翰墨林中新體制,江湖社裡舊宗盟。
不堪翁牖聞蟬噪,獨喜梧岡聽風鳴。
安得坡仙同把酒,山間玉糝可分羹。
赴郡逢秋節,晨征思爽然。
過橋猶見月,臨水忽聞蟬。
野色藏溪樹,香風撼渚蓮。
此行君得意,千里獨搖鞭。
異域陰山外,孤城雪海邊。秋來唯有雁,夏盡不聞蟬。
雨拂氈牆濕,風搖毳幕膻。輪台萬里地,無事歷三年。
陵園妾,
顏色如花命如葉。
命如葉薄將奈何?
一奉寢宮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絲發落叢鬢疏,
紅玉膚銷系裙縵。
憶昔宮中被妒猜,
因讒得罪配陵來。
老母啼呼趁車別,
中宮監送鎖門回。
山宮一閉無開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門到曉月徘徊,
柏城盡日風蕭瑟。
松門柏城幽閉深,
聞蟬聽燕感光陰。
眼看菊蕊重陽淚,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淚無人見,
綠蕪牆繞青苔院。
四季徒支妝粉錢,
三朝不識君王面。
遙想六宮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猶聞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爾軍恩何厚薄?
願令輪轉直陵園,
三歲一來均苦樂。
枕上稍醒醒,忽聞蟬一聲。此時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臨窗聽,猶難策杖行。尋應同蛻殼,重飲露華清。
落日掛樹間,長我庭下陰。
園林動秋意,高蟬忽微吟。
清風轉余聲,杳若下遠岑。
微物感時工,鏗鍧吐商金。
古樂久破碎,茲蟲抱全音。
荒忽尚偃蹇,激起壯士心。
願為秋蟬操,被之朱絲琴。
北關望南山,明嵐雜紫煙。
歸雲向嵩嶺,殘雨過伊川。
樹繞芳堤外,橋橫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處獨聞蟬。
晚涼多處聽蟬聲,齊女當年變化成。
不合著身楊柳上,也令千古動離情。
楚人方苦熱,柱史獨聞蟬。晴日暮江上,驚風一葉前。
蕩搖清管雜,幽咽野風傳。旅舍聞君聽,無由更晝眠。
昔在南鄭時,送客褎谷口,金羈叱撥駒,玉碗蒲萄酒。
醉歸涉漾水,鳴蟬在高柳,回鞭指秦中,所懼壯心負。
人生豈易料,蹭蹬十年後,蟬聲怳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輿地淪陷久。
豈無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蟬聲嗚咽處,時序變衰中。
玉鏡妝初冷,冰弦調已空。
亂山淒夕照,疏柳怨西風。
獨有悲秋客,相憐寂寞同。
高蟬旦夕唳,景物浮涼氣。木葉漸驚年,錦字因絡緯。
稍斷當窗夢,更淒臨水意。清香筍蒂風,曉露蓮花淚。
餘引未全歇,凝悲尋迥至。星井慾望河,月扇看藏笥。
誰念因聲感,放歌寫人事。
一聲初應候,萬木已西風。
偏感異鄉客,先於離塞鴻。
日斜金谷靜,雨過石城空。
此處不堪聽,蕭條千古同。
那堪雨後更聞蟬,溪隔重湖路七千。
憶昔故園楊柳岸,全家送上渡頭船。
西山日落東山明,長風吹花客心驚。
房州氣候不可解,嫩葉暗中蟬亂鳴。
之子秋為期,八月始余嫁。
庭鵲代人言,山猿出相迓。
會晤猶在茲,景光乃雲謝。
波濤一何廣,林柯漸多罅。
熟徑任苔生,新亭隨鳥下。
露重畏蕭晨,月至惜佳夜。
理詠久寂寥,聞蟬日銷化。
丘壑喜獨存,簪纓悔遲罷。
動葉復驚神,聲聲斷續勻。坐來同聽者,俱是未歸人。
一棹三湘浪,單車二蜀塵。傷秋各有日,千可念因循。
楚郊十月尚聞蟬,傍道黃華亦可憐。
特上西山最高處,長安應在夕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