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風流貴公子,結交海內知名士。
磨礱禁臠驕侈習,雅意登山與臨水。
十幅煙江疊嶂圖,當時展玩忘朝晡。
老仙一顧歎奇絕,落筆妙語春華敷。
此詩千載傳不朽,此畫如今寧復有,
我來薄宦大江濱,無價之珍俄入手。
一山雄特倚天立,下視群峰如拱揖。
斷崖飛出玉虯龍,元氣淋淳鬼神泣。
山中喬木堪棟樑,山外煙波凝翠光。
數間野讓傍林樾,一葉扁舟浮淼茫。
往時只誦蘇公句,想像都尉圖中趣。
豈期今日見逼真,端與前輩同機杼。
自憐老大無他求,塵勞羈絆空悠悠。
安得千巖萬壑裡,尋幽擇勝逍有所游。
我心欲往足無力,縱觀此畫如親歷。
毗陵使君真可人,嘉惠不啻千金直。
平生辭愛關鑰嚴,茲焉詎敢傷於廉。
毗陵萬口皆歸重,道義相與吾何嫌。
養疾便居僻,尋幽喜雨晴。
偶因將鹿出,遂作放魚行。
木落塔初見,潦收灘自生。
霜清念游衍,漸擬問山程。
九重天上別龍顏,萬里江南衣錦還。
聖主有憐雙鬢白,老臣長抱寸心丹。
短篷疏雨春聽浪,瘦馬輕寒曉度關。
何處好尋幽隱地,長松流水白雲閒。
露曉紅幢綠蓋明,使君千騎會耆英。
笙歌遞奏連雲上,荷芰傳香拂面清。
遐想雅歡均四坐,欲尋幽夢下重成。
負薪獨恨窮閻臥,不得臨流預濯纓。
睡起閒窗日影斜,欲尋幽處一烹茶。
芒鞋踏遍前村路,楊柳春風有幾家。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雲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台敞舊軒欄。
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
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
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
群峰自西來,險絕如函關。
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女。
梵修祝聖壽,額自九重頒。
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
或列如屏風,或方如仙壇。
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帆。
或側如虎臥,或曲如龍蟠。
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
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顏。
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
或堆如雲霞,重疊而聚攢。
或湧如波浪,攣屬而奔湍。
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
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
或先後相續,如朝赴金鑾。
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圓。
或平為几案,而可羅杯盤。
或突出皋岸,而能垂釣竿。
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
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
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
或疏而分散,或密而彎環。
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
雖偶不為配,雖單不為鰥。
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
有室可居佛,有灶可煉丹。
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
爽氣自有餘,蒸嵐不相干。
乾坤所開避,斷斸非斧劇?/p>
游者可意得,名裝不易殫。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
今進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瑤池仙,豈不停翔鸞。
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
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
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
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
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歎。
爰有老仙翁,尋幽獨忘餐。
塵土盡去除,林木間自芟。
特道方寸地,舊耕同一觀。
小亭翼其上,游居興不闌。
於此或圍棋,縱橫勢萬般。
於此或煮茗,江心汲澄闌。
於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
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閒。
勝概益增重,清爽彌駢闐。
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
又況隱君子,寂寂初無傳。
或隱於仕祿,或晦於巖泉。
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
堯舜吾君民,勳業垂萬年。
碧草城南路不分,野人詩思正紛紛。
聊隨謝客尋幽壑,何必桓譚識古文。
春日苦耽新秫酒,洞天思謁大茅君。
東風吹起花如霰,腸斷梁台日暮雲。¤
雷車動地電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傾。
強弩夾射馬陵道,屋瓦大震昆陽城。
豈獨魚蝦空際落,真成蓋屐捨中行。
明朝雨止尋幽夢,尚聽飛濤濺瀑聲。
薔薇老麝隔雲香,濡袖陰嵐翠滴牆。
花樹參差山月出,欲尋幽逕導韓郎。
早覺人間萬事非,便尋幽遠淨征衣。
每嗟老境難辭老,政使歸時未得歸。
物外無思皆妙道,塵中有患更危機。
羨君行李翩然去,瓊闕從茲兩子微。
本是山中客,胡為作遠遊。
風波驚脫險,巖谷喜尋幽。
紙帳寒來暖,僧蔬飽即休。
百年如一夢,此外復何求。
文昌老仙絕俗姿,愛山成癖非兒癡。
胸中況自有丘壑,檻結瑰異常恐遲。
坤維謀略出分閫,江山致助爭出奇。
尋幽選勝上巫峽,斷崖怪石懸參差。
十二峰前弭征楫,枝籐直上窮所之。
雲煙變態千萬狀,過眼神動驚天隨。
人疑躋攀欲力盡,公自樂此良不疲。
瑤華真妃似夙駕,風馬晝下揚旛旗。
層巒好處起蒼壁,丹霞望門開赤幔
登壇定可拾瑤翠,卻老未應無玉枝。
仰天一笑晲寥廓,俯視培塿丘陵低。
頗疑游龍出飛躍,恍若棲鳳猶娛嬉。
喬松跨鶴遠近集,雲雨濟人朝暮為。
壇羅野翠有餘潤,泉拖修帛無窮時。
一經盼睞便改觀,陽台價重當由茲。
惜哉牙纛不久駐,鷁首未轉檣烏馳。
輕縑素練欲摹寫,畫師難著五色施。
筆端機杼始潛運,悠然寄興滄洲湄。
章成密簡繡衣使,繡衣翰墨今白眉。
珠酬玉唱兩相尚,三歎盡解騷人頤。
好刊蒼珉示千古,磨而不磷涅不緇。
紛紛我輩小巫耳,健讀數過徒噫嘻。
待從兩公奠西極,安南嶷,
收關河百二之險,劖岷峨萬仞之嵋。
大書有宋中興頌,東還更和巫山詩。
想見尋幽到此山,詩成珠玉笑談間。
蓮花社裡千年約,柏了香中半日閒。
寂歷松窗連遠籟,縈紆竹徑斷荒灣。
琴堂吏散簾垂書,舁徇何妨數往還。
三山十洞光玄菉,壓嶠金巒鎮紫微。均露均霜標勝壤,
交風交雨列皇畿。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雲衣。
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知君曾住武當山,更解尋幽灊皖閒。
老矣無緣窮勝處,但思歸去臥鄉關。
五馬南來。一騎東馳,詔黃已催。正尋幽擇勝,閒邊點檢,吟風弄月,忙處徘徊。玉井蓮房,碧筒酒熟,趁得長年千歲杯。杯浮處,正芒寒南極,色映三台。明光殿北屏門,記御筆親題名姓來。看河東召入,韓侯歸覲,通班玉筍。穩上鸞台。作漢元功,繼唐八葉,綠鬢依然晝繡回。安排了,待秋風先看,雙桂聯魁。
今日相逢慰別顏,獲參後乘訪龍山。
古仙已去靈蹤在,杖屨尋幽喜共攀。
雲壁開蒼峽,風林卷翠濤。
諸松皆老大,一嶂獨孤高。
發興雖公等,尋幽許我曹。
秋光端可賦,不是楚人騷。
積陰解盡可信眉,梵宇仍容款扣扉。
山淨且無塵一點,湖平惟有鷺雙飛。
杯行客惡思傳令,劫急棋爭看解圍。
招隱不知誰好事,為尋幽處著漁磯。
晴雨春無定,東風忽轉西。
地肥桑眼大,天暖麥須齊。
食頓尋幽所,舟行畏惡溪。
野禽如避客,飛上半山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