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豐華,此生貧窘,算來總是前緣。榮枯好醜,無黨亦無偏。只在靈明布種,唯招召、善惡相傳。花開謝,開為福地,謝是禍心田。英賢。如速省,時臻命至,減勢藏權。若能還使,盡卻復如然。好把根源取正,休著染、也莫孜煎。推真妙,不論貴賤,便是大羅天。
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於地。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
講堂非曩構,大屋加塗塈。下可容百人,牆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林木在庭戶,密干疊蒼翠。
有井朱夏時,轆轤凍階戺。耳聞讀書聲,殺伐災彷彿。
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南紀改波瀾,西河共風味。
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
苦中樂,樂中苦,
趙州這僧俱欠悟。直饒徹根源,
也是泥中洗土。
皇帝龍飛慶元元,盡收耆舊為羽翰。
誰生黨論中譁諠,一日剪落堪悲酸。
謂曲為直忠為奸,謂麟為虎鴟為鸞。
朱劉章陳坐譏彈,彭呂繼之何摧殘。
自從阿衡扃九原,至今草木猶銜冤。
餘波滔天如驚湍,一落其中無全安。
五年天子御金鑾,恭己南面朝衣冠。
有一新進當諫垣,前言劉某入祠官,
乞加竄逐風朝端。天子曰噫子甘盤,
鬚髮雪白心甚丹。徒居房陵聖恩寬,
公心怡然無怨顏。秋風蕭蕭零露漙,
浮雲散開雨腳乾。公今度棧車北轅,
有客越境追征鞍。天之降材良獨難,
達則致君窮立言。曩時夫子投杏壇,
刪詩定書傳淵騫。春秋一字誅黃泉,
萬世賊亂心膽寒。子輿賦歸辭惠宣,
仁義七篇皆肺肝。伏羲六畫義深玄,
文王明之當憂患。降周迄孔世莫傳,
東溪先生抽關鍵。發揮絕學窮根源,
惜哉遺稿今未完。先生亂思真奇觀,
庶幾後生窺成編。君王舊學非終捐,
願言珍重勤加餐。
春色融和,群芳競拆。
水綠山青,桃紅李白。
不是時節因緣,亦非向上奇特。
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
此時若不究根源,直待當來問彌勒。
咄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鬥。
電光石火之機,兩舌一還無口。
直截根源不肯談,愛引禪徒荒草走。
細攬群英入此亭,重開八葉付公門。
無窮真意侵書架,不斷清香對酒樽。
由實又花花又實,看孫生子子生孫。
主人不用平泉誓,自有根源六藝存。
近來禪子好長句,才寫短句便不喜。
句有短長理則一,何故於中分彼此。
長者不知長几何,短者不知短几許?若能直下究根源,長
短皆由妄心起。
阿呵呵,囉囉哩。
須彌為筆虛空紙,寫出贈行一句子。
此去從君較短長,莫教打失自家底。
吾徒切已無他事,萬善根源一片心。
外若崢嶸中有愧,何殊麋鹿強冠襟。
蟆背似覆盂,蟆頤如偃月。
謂是月中蟆,開口吐月液。
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
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
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
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
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
直截根源佛所印,三界虛出失性命。
印泥印水印虛空,盲參佩印成心玻
達士志匡時,經緯隨弛張。
小儒競枝葉,雕繪攻詞章。
張翁磊落人,所思濟時康。
上下數千年,抵掌如傾囊。
治亂本代興,史乘記多方。
搜羅到根源,補苴見周防。
賈生著《過秦》,荀卿法後王。
河汾述元經,斟酌唯行藏。
惜哉時命違,白首徒棲遑。
材大不謀身,僅飽核與糠。
伊余為童兒,見翁吾師旁。
開口據上坐,大聲論興亡。
斯豈古人歟,自分不得當。
何圖卅年間,折節夷輩行。
扣門來相求,令我神揚揚。
謂余可與言,勖之以自強。
雲堪托子孫,懷此何能忘。
蕭蕭伯通廡,峨峨德公床。
過從風雪晨,鬥酒激中腸。
相彼歲寒松,摧頹閱冰霜。
孰知巖壑姿,可以棟明堂。
患累資生無有涯,選官選佛學丹霞。
須知發劃殿前草,不礙萱開堂北花。
萬法從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
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徹根源始到家。
馬風忽爾風風遇。自然得、昭然著。協氣橫橫和氣煦。汞鉛交結,虎龍蟠祝玉馬駙。相曳雲霞步。根源寂寂靈源聚。元神顯,天神護。道可成兮丹可顧。青蓮池上客,來同赴。金馬駐。直入蓬萊路。
山肥擁雲,水明濯月。
動隨偏正往來,靜見離微出沒。
得萬像之根源,識諸緣之窠窟。
相隨來也,不遺毫忽。
茫茫天地間,萬象森紛羅。
乃眷蜀三川,神氣尤雄豪。
一川發於岷,一川發於洮。
一川啟母來,其名為江沱。
洮江得三陳,經綸參夔皋。
協心裨興運,廟社遺勳勞。
岷江得兩蘇,議論丘與軻。
只今元佑碑,輝華萬丈高。
沱江當其中,瀰漫而委佗。
中興得五楊,其三真英髦。
綿州號魁磊,射策登巍科。
嘉謨洊入告,旋進旋蹉跎。
南部最逸才,氣欲星斗摩。
遺墨數千言,往往皆離騷。
惜哉天下士,中道迷山阿。
三丈寬宇量,中立而不它。
事業照錦屏,文章爛岷峨。
縮手不近前,三年淹禮曹。
翻然念鄉捨,屢乞分旌旄。
天子勉從之,出鎮姑養痾。
荊南古都會,十萬雄干戈。
閉閣閱詩書,人物如春和。
襄陽控敵沖,鐵騎連兩河。
撫之以仁義,敵人不敢過。
如聞九天上,屢欲書歸禾。
生人政雲霓,如何久婆娑。
一嘿了事,明哲中自韜。
造次顛沛間,超然完所操。
縉紳豈不願,廣廈陪賡歌。
吹噓元氣回,匯征如拔茅。
正生沱江濱,飲啄同一波。
辛勤事學問,如琢磨切磋。
大小遺泰山,小不遺秋毫。
古今靡不該,上下靡不包。
動靜極根源,萬物無所逃。
中心如金石,困折亦已多。
常憂辱此江,而為江神呵。
行李彌域中,皇皇莫一遭。
扁舟復東來,欲見空神交。
引領寫胸臆,清風送洪濤。
夢遊仙。分明曾過九重天。浩氣清英,素雲縹渺貫無邊。森釘似朝元。金童玉女傳宣。當時萬聖齊會,大光明罩紫金蓮。群仙謠唱,諸天歡樂,盡皆得意忘言。流霞泛飲,蟠桃賜宴,次第留連。皆秉道德威權。神通自在,劫劫未能遷。沖虛妙,昊天網極,像帝之先。透重玄。命駕恍惚,神遊擲火,萬里迴旋。四維上下,八表縱橫,鸞鶴不用揮鞭。應念隨時到了,無障礙,自有根源。看盡清都絳闕,邁瀛洲紫府筆難傳。瑤台閬苑花前。瑞雲掩映,百和香風散,四時不夜春長暖,處處覺閒。想因緣,是一點功圓。混太虛,浩劫永綿綿。任閻浮地,山摧洞府,海變桑田。
新集甘棠盡雅言,獨疑陳杜指根源。
一飛事往名雖屈,六義功成道更尊。
骨氣向人蹲獬豸,波濤無敵瀉崑崙。
明年再就堯階試,應被人呼小狀元。
孔子昔當厄,良以桓{魑離換隹}故。
韓信伏胯下,將壇起徒步。
聖賢昔未遇,未免失常度。
固知天地寬,出門多齟齬。
貧賤勢易陵,動息要衡慮。
綈袍戀故人,進食哀漂母。
小人不及夕,焉知鴻鵠舉。
桃花倚春風,零落隨夜雨。
流螢曳殘光,未省羲和馭。
君子並松柏,挺干傲寒暑。
昭然揭日星,進與眾瞻睹。
群兒勤修讀,文行師邃古。
莫學小兒輩,啾啾燕雀語。
顏淵犯不校,萬世共尊許。
孟子善養氣,策功不下禹。
潢潦無根源,勿用遽歆慕。
吾言可書紳,審思宜在汝。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愛惡兩重關,總向遮裡起。
直饒識得根源,更買草鞋行腳三十年,
何曾踏著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