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我依浮石灘,築台君占白雲山。
三秋一日登臨外,百里同風咫尺間。
峰黛陰晴常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
休官誰道何曾見,林下如今兩處閒。
一年佳節又虛逢,惱殺江湖白髮翁。
滴夢欲殘蕉葉雨,吹愁不斷蓼花風。
陰晴明晦天無准,離合悲歡態不同。
聊買香醪作清賞,燭光閒對木犀紅。
陰晴不定春猶淺,困健相兼病未蘇。
見說市樓新酒美,杖頭今日一錢無。
燈火無蠻市,江山繞暗城。
漁舟關柝響,野燒日頭生。
雨闊知村暝,天高一月行。
夜樓多好景,都不礙陰晴。
東皋圃隱,木犀開後,香遍江東十里。因香招我渡江來,悄不記、重陽青蕊。人生行樂,宦游佳處,閒健莫辭清醉。不寒不暖不陰晴,正是好登臨天氣。
虛窗倚修竹,陰晴見佳景。
雨隙落余滋,風欞亂疏影。
室幽境自閒,心無地愈靜。
丁寧護雲根,留伴歲寒永。
秋燈連夜寒生暈。書硯朝來龍尾潤。朧朧窗□暗移時,槭槭簷聲還一陣。黃花白酒登高近。意外陰晴誰處問。青山只管戀行雲,忙殺晚風吹不
古寺鐘鳴漏向殘,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陰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斷流寒凍合,野田飛燒曉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懷親眼欲酸。
高堂粉壁圖蓬瀛,燭前一見滄洲清。洪波洶湧山崢嶸,
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光中乍喜嵐氣滅,
謂逢山陰晴後雪。回溪碧流寂無喧,
又如秦人月下窺花源。了然不覺清心魂,
只將疊嶂鳴秋猿。與君對此歡未歇,放歌行吟達明發。
卻顧海客揚雲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過盡千峰萬嶺幽,煙蒼霞紫簇深秋。
每迎客棹江回口,都疊漁村樹上頭。
缺處輒余重處補,曉看不及暮看稠。
從茲百變陰晴態,送到瓜州與潤州。
咄咄書空中有怪,內熱搜膏發癰疥。
羹藜飯芋如固然,飽食安眠真一快。
午雞鳴屋呼不起,欠伸吉貝重衾裡。
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
夜長卻對一燈明,上池溢流微有聲。
幻中非幻人不見,本來日月無陰晴。
燕窠香濕,誤天涯芳信。社近陰晴未前定。聽鶯簧宛轉,似羽疑宮,歌未斷,落落舊愁都醒。疏狂追少日,杜曲樊樓,拼把黃金買春恨。回首武陵溪,花待郎歸,洞雲深、未知春荊問楊柳梢頭幾分青,消不得,朝來雨寒一陣。
章生畫中師,神秀蟠心胸。
兒時學山水,近復能魚龍。
拂素欲畫時,默吮南山松。
斯須景與物,以次生筆鋒。
畫出巧安排,咫尺千萬重。
陰晴弄明晦,近遠分淡濃。
雪月清瘦嶼,煙雨朦朧峰。
有時作江湖,萬派俱朝宗。
雲濤洶澎湃,雪屋驚奔沖。
風平坦如掌,皺縠浮溶溶。
因水魚更巧,回翻態從容。
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噞喁。
中有化龍鯉,靜伺機便逢。
天門露頭角,滃滃祥雲從。
看君此四畫,眾史特奴傭。
當知各有意,不特誇纖濃。
丈夫抱膝時,清樂山水供。
觀魚或濠上,笑倚臨流筇。
一朝蛻鱗鬣,屣脫塵泥蹤。
甘霖澤四海,霓望慰九農。
海鄉多下田,潢潦易纏綿。
雲腳晚希露,天心朝望穿。
壤蚯方惡出,穴蟻又憂遷。
翻覆陰晴證,愁腸日幾旋。
虛亭突兀枕崇岡,玉宇無風秋自涼。
地闊群山爭逶迤,天低遠樹立微茫。
陰晴易辨雲霞色,曉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凝真宮前十二峰,兩峰娟妙翠插空;
余峰競秀尚多有,白壁蒼崖無數重。
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鐵荒行蹤。
造化鍾奇矗瑤巇,真靈擇勝深珠宮。
朝雲未罷暮雲起,陰晴竟日長冥蒙。
瑤姬作意送歸客,一夜收潦仍回風。
仰看館御飛楫過,回首已在虛無中。
惟余烏鴉作使者,迎船送船西復東。
秀爽盤空翠不收,陰晴俱好更宜秋。
滄江也愛樓頭月,故抱青山月樣流。
霧失南樓,雲低東閣。枝頭不見南飛鵲。姮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誤年時約。天易陰晴,人多哀樂。從來此事難憑度。匆匆又是隔年期,且燒銀燭酬高酌。
沉酣蠹簡不知春,庭設雀羅誰扣門。
拄頰看山無限意,陰晴變態異朝昏。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爾後事與願違,遑遑未暇。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又曰,故交半在青雲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東山高情遠韻,參之魏晉諸賢而無愧,天下共知之。不幸年逾五十,遂下世,今墓木將拱矣,雅志莫遂,令人短氣。余既沈迷簿領,顏鬢蒼然,倦游之心彌切。悠悠風塵,少遇會心者,道此真樂。然中年以來,宦游南北,聞客談個中風物益詳熟。頃因公事,亦一過之,蓋其地居太行之麓,土溫且沃,而無南州卑溽之患。際山多瘦梅修竹,石根沙縫,出泉無數,清瑩秀澈若冰玉。稻塍蓮蕩,香氣濛濛,連互數十里。又有幽蘭瑞香,其他珍木奇卉。舉目皆崇山峻嶺,煙霏空翠,吞吐飛射,陰晴朝暮,變態百出,真所謂行山陰道中。癸酉歲,遂買田於蘇門之下,孫公和邵堯夫之遺跡在焉。將營草堂,以寄餘齡。巾車短艇,偶有清興,往來不過三數百里,而前之佳境,悉為己有,豈不適哉。但空疏之跡,晚被寵榮,叨陪國論,上恩未報,未敢遽言乞海若*勉駑力,加以數年,庶幾早遂麋鹿之性。雙清道人田唐卿,清真簡秀,有林壑癖,與余作蒼煙寂寞之友。而友人楊德茂,博學沖素,游心繪事,暇日商略新意,廣遠公蓮社圖,作臥披短軸。感念退休之意,作越調水龍吟以太行之麓清輝,地和氣秀名天下。共山沐澗,濟源盤谷,端如倒蔗。風物宜人,綠橙霜曉,紫蘭清夏。望青簾儘是,長腰玉粒,君莫問、香醪價。我已山前問捨。種溪梅、千株縞夜。風琴月笛,松窗竹徑,須君命駕。住世還丹,坐禪方丈,草堂蓮社。揀雲泉,巧與余心會處,托龍眠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