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黨分兵盡撲除,遊魂多不返穹廬。
肅清執至龍顏喜,又奏淮西有捷書。
昭代數人物,誰似我公賢。平生礌礌磊磊,常以義為先。廣立湖中義學,盛集陝西義社,良法自家傳。陰德有如此,眉壽不須言。聖天子,方右武,復宗文。詩書馬上,看君父子共爭先。佇聽天山三箭,還共秋闈一舉,相繼凱歌旋。金印大如斗,富貴出長年。
漭漭黃雲覆白沙,鐵衣萬騎迫中牙。
氈裘逾漠烽才息,虎帳傳餐士不嘩。
金矢射糜寒磧遠,玉鞭盤馬夕陽斜。
凱歌入塞期非遠,鵠望應憐百萬家。
何家將軍多愛山,以小比老尤堅頑。
青山面目元不老,將軍卻笑鬚眉斑。
崑崙何時鰲背裂,將軍氣高嵩華絕。
小夫移山良自愚,將軍一怒天柱折。
天山已定三飛髇,凱歌十二和歸鐃。
殘山剩水在何處,第五橋北南塘坳。
太平天子方講道,將軍六十便稱老。
黃金雨外棄甲拋,白玉風前醉山倒。
宣州畫生來作圖,圖中貌得詩人臞。
銀瓶索酒豪尚在,腰間屢解雙珠符。
門前好事復載酒,東山攜來散花手。
戎王子花歌月支,落日平台舞楊柳。
玉堂醉草寫烏絲,時與盧老同襟期。
將軍風韻有如此,何必酷似劉牢之。
當時爾祖得鄭杜,尚帶儒酸走風雨。
何如盧後更逢楊,亦復有客如此不?
自聞三策日垂涎,急趁西風一舉鞭。
狼子不知天數盡,據鞍猶說馬兒年。
雲航飛下北通州,弭楫膠西一戰收。
千七百艘山日盡,始知飛將有奇謀。
聖世宗儒重設料,名公碩德總搜羅。
近年底事摧頹甚,士氣都比斬喪多。
憂世情詞常懇惻,喜君事業久研磨。
不才但有山林興,洗耳專聽奏凱歌。
寂寂重寂寂,病夫臥秋齋。夜蛩思幽壁,槁葉鳴空階。
南國異氣候,火旻尚昏霾。瘴煙跕飛羽,沴氣傷百海
昨聞凱歌旋,飲至酒如淮。無戰陋丹水,垂仁輕槁街。
清廟既策勳,圓丘俟燔柴。車書一以混,幽遠靡不懷。
逐客憔悴久,故鄉雲雨乖。禽魚各有化,予欲問齊諧。
諸番鞮寄太侏離,重譯於今聖得知。
已有茅封及邊帥,更將天姓賜胡兒。
虜餓曾無一月糧,煮弦燒箭莫棄腸。
南來本恃清河粟,不意偏師夜絕綱。
此日君王自撫師,列營爭望翠華旗。
不失一矢戎酋斃,又勝澶淵卻敵時。
自古御行用眾難,況圖深入冒多艱。
五百萬人存者幾,淮南白骨委如山。
三月休征,修文偃琥。
治格太平,生靈鼓舞。
無端塞馬嘶,又欲揚塵簸土。
密運機籌,肅行師旅。
塞北安南一戰收,生死冤魔都掃去。
星賞元勳,凱歌聲撼芝峰路。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翦稱名將豈其然,汲汲惟求宅與田。
見說淮兵殊死戰,相公喝犒是私錢。
黧面長鬚桀黠兒,一生渾事殺人嬉。
莫將遺像欺群目,曾向貞元殿裡窺。
縛得蹤王氣轉雄,凱歌聲裡擁元戎。
發縱不用蕭丞相,合與官家第一功。
胡沙如雪月如冰,白骨稜稜幾十層。
血污髑髏將化碧,不知誰作黨中丞。
瀲灩湖光供一笑,未須醉日論千。將軍曾記舊臨邊。野塘新水漫,煙岸藕如船。卻怪情多春又老,迴腸易逐愁煎。何如旌旆郁相連。凱歌歸玉帳,錦帽碧油前。
滿腹詩書,餘事到、穰苴兵法。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溪峒事,聽儂說。龔遂外,無長策。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