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
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門橫百琅廊詹皇蓯睢?/p>
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
聽我讀新詩,小侯趨大府。
揮毫散珠玉,風帆轉驚渚。
北郭鄭仙翁,襟懷兩虛佇。
尹氏才振古,仙翁筆端語。
矛戈角森橫,畚插起雲雨。
應笑窮巷生,蓬蒿半垣堵。
所喜樂豐登,粒米不須數。
況從名士游,真可釋羈旅。
願君分餘光,下照及鄰女。
切勿必好音,文典實不與。
關山搖落雁飛遲,江漢飄零有所思。
倦客自憐蘇季子,故人誰問介之推。
露催絡緯窗間織,風緝騕蛸戶外絲。
獨荷慈親念遊子,倚門日日數歸期。¤
發以留賓短,家從教子貧。
班衣奉當署,像服鏡湖春。
許穆詩還廢,班姑史尚新。
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親。
通籍懸車不待車,綵衣歸去奉晨昏。
倚門且慰慈親望,戀闕空銜聖主恩。
天上芝泥新誥敕,海邊蕪沒舊田園。
會須引退追高躅,宦路悠悠豈足論。
未識已先聞,清辭果出群。如逢禰處士,似見鮑參軍。
夢暗巴山雨,家連漢水雲。慈親思愛子,幾度泣沾裙。
孤兒去慈親,遠客喪主人。莫吟苦辛曲,此曲誰忍聞。
可聞不可說,去去無期別。行人念前程,不待參辰沒。
朝亦常苦饑,暮亦常苦饑。飄飄萬餘里,貧賤多是非。
少年莫遠遊,遠遊多不歸。
齋館從容接燕申,每臨佳樹走觥巡。
兵鋒卻後知神物,年壽高來況主人。
並賞昔聞思故友,分甘今喜奉慈親。
豈唯持祝公難老,兼欲靈株比大椿。
孤客思家坐似喑,溪風吹樹為悲吟。
溪中流水深千尺,未抵慈親憶子心。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昔人念親心何如,喻彼百草蒙春暉。
一川含綠草方長,滿地落紅春已歸。
草欲報春春忽改,子欲養新新不待。
嗟哉物爾人亦然,對草無言淚如海。
陽春有腳還復來,今年花謝明年開。
慈親一去不復見,畫圖空寫春風面。
櫸川有子思報親,結茅竹亭留白雲。
親恩難酬春易過,獨倚欄干怨春暮。
寄言孝子須惜時,流光暗促親顏移。
春盤薦脆須及早,莫待酒澆墳上草。
翠綃飛蓋擁生香,冰雪精神試晚妝。
鶴發慈親俄一笑,玉人何事晚升堂。
六十慈親路一千,郎君歸省又何年。
贈行句子真聊爾,且折垂楊當贈鞭。
盤馬萬山頂,彈禽群木中。追思年少行樂,減盡舊豪雄。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灘碧逝,歸路杳重重。拱手問仙伯,謫宦豈天公。奉慈親,攜稚子,訪琳宮。太虛點雪高處,萬慮一杯融。但得挈家歸隱,何用舉家撥宅,雞犬亦升空。長嘯下山去,腳底響松風。
倉頡史籀世既遠,斯冰徐張稱善書。
有元絕華部與趙,俗工紛紛訛魯魚。
鐵錐畫沙釵折股,會稽嶧山化黃土。
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吳興能復古。
鴻都石經劫火焚,棗木翻刻隨飛塵。
三碑矹硉許昌裡,字畫猶為人見珍。
青城先生虞閣老,遠繼中郎名譽早。
後來更數蕭與楊,一代規模盡完好。
雲間李生尤絕奇,凡將尉律幼所師。
商盤周誥秦漢石,臨摹掃禿千毛錐。
偶來相見婁江沚,自雲鐵崖鐵限親曾履。
東家金多招不起,門外求書日成市。
慈親倚門來告歸,既酌以酒仍贈詩。
嗟子潦倒丘壑裡,遲子銘功書鼎彝。
八年困名場,萬里有慈親。
吟變閩越聲,衣有京洛塵。
況復久相依,知子文行淳。
不能致一第,虛作金鑾臣。
昔予貶商洛,相送遠涉溱。
今予謫滁上,語別清淮濱。
途窮與道喪,詎免同沾巾。
十世為儒少子孫,一生長負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為報慈親休倚門。
名第同一籍,家園連七閩。
何為別眉字,於今十四春。
昔子補一尉,扶病走風塵。
歸來解組紱,宴處頤精神。
架書括遺逸,甕酎涵清醇。
東阡與北陌,候問通慇勤。
或言疾良瘉,呼盧氣益振。
或傳近詩句,平淡與古鄰。
語之天下事,塞耳不復聞。
寧當決引去,道固有屈伸。
嗟予仰尺祿,封仇中祕文。
天子誤采拔,指名填諍臣。
力微責任重,百慮加一身。
列章乞便郡,賜告迎慈親。
窮冬過梨嶺,山蹊出幽榛。
俯深下坎井,鬥起攀蒼旻。
水石齧晚沙,霜風變朝皴。
粲粲澗中花,孤芳能自珍。
班班雲上鳥,朝鳴亦求群。
歲晏時節動,天遙客愁新。
去子無跬步,笑語絕燕秦。
作此欲招隱,翻愧林泉人。
裴郎短身衣弊服,衣長過身幾半幅。
高裙大袖領占肩,要是精神大於腹。
古書古字談古人,洗盆滌盎供慈親。
慈親居貧不道苦,裴郎醉中頻起舞。
裡中驚怪無此人,往往爭看立環堵。
妻兒醉時亦同醉,未免醒時生竊議。
裴郎裴郎切勿論錢錢有菜。我家伯氏亦悠然,
得官去官俱醉眠。裴郎有意縱短棹,
雪夜待君明月邊。
我重朱夫子,依然見古人。
成名無愧色,得祿及慈親。
莫歎官資屈,寧論活計貧。
平生心氣在,終在靜邊塵。
毛遂不墮井。
曾參寧殺人。
虛言誤公子。
投杼惑慈親。
白璧雙明月。
方知一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