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融的簡介和代表作
事跡二則
佶字幼正,潤州延陵人。父融,集賢院學士,與賀知章、
張旭、張若虛有名當時,號「吳門四士」。
(《新唐書》卷一四九《劉晏傳》)
融,延陵人。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殷遙、孟浩然
交厚,工為詩。二子何、佶,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二包。
有詩一卷行世。
夫人之於學,苦心難;既苦心成業難,成業者獲名不朽,
兼父子兄弟間尤難。歷觀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竇,張碧、張瀛,
顧況、非熊,章孝標、章碣;公孫如杜審言、杜甫,錢起、錢
(王羽),溫庭筠、溫憲;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
宣遠,姚系、姚倫等,皆聯玉無暇,清塵遠播。芝蘭繼芳,重
難改於父道;騷雅接響,庶不慊於祖風。四難之間,揮塵之際,
亦可以為美談矣。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包融傳》)
唐朝 詩人 包融的簡介 補充[1]
唐詩人,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稱二包,各有集。融詩今存八首。
【簡介】
包融,潤州人(一雲湖州人)。生卒年不詳,潤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與於休烈、賀朝、萬齊融為"文詞之友"。 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皆有名,號吳中四士。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直學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稱二包,各有集。融詩今存八首。
【相關記載】
先是,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朝萬止山陰尉,齊融昆山令,若虛兗州兵曹,巨監察御史。融遇張九齡,引為懷州司戶、集賢直學士。數子人間往往傳其文,獨知章最貴。(《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中《賀知章傳》)
佶字幼正,潤州延陵人。父融,集賢院學士,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有名當時,號"吳門四士"。(《新唐書》卷一四九《劉晏傳》)
融,延陵人。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殷遙、孟浩然交厚,工為詩。二子何、佶,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二包。有詩一卷行世。
夫人之於學,苦心難;既苦心成業難,成業者獲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間尤難。歷觀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竇,張碧、張瀛,顧況、非熊,章孝標、章碣;公孫如杜審言、杜甫,錢起、錢(王羽),溫庭筠、溫憲;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宣遠,姚系、姚倫等,皆聯玉無暇,清塵遠播。芝蘭繼芳,重難改於父道;騷雅接響,庶不慊於祖風。四難之間,揮塵之際,亦可以為美談矣。(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包融傳》 )
唐朝 詩人 包融的介紹 補充[2]
事跡二則
佶字幼正,潤州延陵人。父融,集賢院學士,與賀知章、
張旭、張若虛有名當時,號「吳門四士」。
(《新唐書》卷一四九《劉晏傳》)
融,延陵人。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與參軍殷遙、孟浩然
交厚,工為詩。二子何、佶,縱聲雅道,齊名當時,號二包。
有詩一卷行世。
夫人之於學,苦心難;既苦心成業難,成業者獲名不朽,
兼父子兄弟間尤難。歷觀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竇,張碧、張瀛,
顧況、非熊,章孝標、章碣;公孫如杜審言、杜甫,錢起、錢
(王羽),溫庭筠、溫憲;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
宣遠,姚系、姚倫等,皆聯玉無暇,清塵遠播。芝蘭繼芳,重
難改於父道;騷雅接響,庶不慊於祖風。四難之間,揮塵之際,
亦可以為美談矣。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包融傳》)
問唐朝 詩人 包融的代表作 有哪些?
答唐朝 詩人 包融的代表作 包括: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阮公嘯台》《賦得岸花臨水發》《送國子張主簿》《武陵桃源送人》《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酬忠公林亭》《和崔會稽詠王兵曹廳前湧泉勢》。
問包融是哪個朝代的人?
答包融 是 唐朝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