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飽團欒坐,前笛或姓龐。
癡雲黏楚甸,小雪著荊江。
尚要評詩律,何因喚酒缸。
旭來底處好,脫屐弄艂艭。
百尺樓前艤去桅,元龍豪氣肯低徊。
昔從桂嶺訪梅去,今自荊江載月回。
敢擬王劉曾主客,應嗤瑜遜等輿台。
轉頭落日陽關外,三歎可人呼不來。
魯中狂士邢尚書,本意扶日上天衢。
惇夫若在鑴此老,不令平地生崎嶇。
維摩老子五十七,大聖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病著不能朝日邊。
禁中夜半定天下,仁風義氣徹修門。
十分整頓乾坤了,復辟歸來道更尊。
荊江春夢斷,虞殯夜魂孤。
未及陪宗室,應難袝舅姑。
一時母從子,百歲婦隨夫。
經禮緣情制,臨風老淚枯。
張子耽酒語蹇吃,聞道穎州又陳州。
形模彌勒一布袋,文字江河萬古流。
紛紛過眼甚螽斯,膽掉驚逢驥騄馳。
獻替付君溫省樹,朝晡還我故山芝。
荊江蜀棧聊舒嘯,卷耳思齊正采詩。
回首定傳天上信,囊荷知傍紫皇持。
樂哉新相知,開懷接談晏。
插花醉不辭,風光惜流轉。
酒闌欲上馬,握手增眷眷。
平生我輩人,定非兒女戀。
第一歌頭緩緩催,且看漁父壽圖來。
天明轉向牙旗外,六千里地繡屏開。
錦衣驄馬好還家,大別山邊漢水斜。
霜簡位高增意氣,金章恩重有光華。
幾程蠻徼雲藏驛,一棹荊江月照沙。
多少朝簪鬢成雪,願君休訪楚山茶。
別時記撫掌,醉劇語無倫。
君如齊轅固,獨不類平津。
交遊半白頭,心跡誰為陳。
由來松柏榦,不爭桃李春。
朔風催入峽,慘慘去何之。
共指蒼山路,來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滿,古樹野籐垂。
浩蕩荊江遠,淒涼蜀客悲。
遲回問風俗,涕泗憫興衰。
故國依然在,遺民豈復知。
一方稱警蹕,萬乘擁旌旗。
遠略初吞漢,雄心豈在夔。
崎嶇來野廟,閔默愧常時。
破甑蒸山麥,長歌唱竹枝。
荊邯真壯士,吳柱本經師。
失計雖無及,圖王固已奇。
猶余帝王號,皎皎在門楣。
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
不須要出我門下,實用人材即至公。
荊江水闊煙波轉,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雲滅又明,
山程背日昏還見。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馬萬里遠,漸入煙嵐危棧賒。林中有鳥飛出谷,
月上千巖一聲哭。腸斷思歸不可聞,人言恨魄來巴蜀。
我聽此鳥祝我魂,魂死莫學聲銜冤。縱為羽族莫棲息,
直上青雲呼帝閽。此時山月如銜鏡,巖樹參差互輝映。
皎潔深看入澗泉,分明細見樵人徑。陰森鬼廟當郵亭,
雞豚日宰聞膻腥。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
月低山曉問行客,已酹椒漿拜荒陌。惆悵忠貞徒自持,
誰祭山頭望夫石。
八足橫戈,一身衷甲,將軍致爾來前。呼僮解縛,亟薦澤虞鮮。族類橫行草地,今駢首、鼎鑊連連。荊江上,不圖霜後,風味似吳天。晴川。千里外,分甘遺遠,多謝勤拳。對香棖新酒,一洗腥膻。慰我吟情歸思,都忘卻、張孟鱸鳊。持螯了,老饕作賦,佳話楚鄉傳。
二歌漁父壽杯寬,荊江亭下到臨安。
更將海水都斟卻,淺得蓬萊始好看。
憶昔識君初,我少君方壯。
風期一相許,意氣曾誰讓。
交遊盛京洛,樽俎陪丞相。
騄驥日相追,鸞凰志高揚。
詞章盡崔蔡,論議皆歆向。
文會忝予盟,詩壇推子將。
談精鋒愈出,飲劇歡無量。
賈勇為無前,餘光誰敢望。
茲年五六歲,人事堪淒愴。
南北頓暌乖,相離獨飄蕩。
失杯由畫足,傷手因代匠。
移書雖激切,拙語非欺誑。
安知乃心愚,而使所言妄。
權豪不自避,斧質誠為當。
蒼皇得一邑,奔走踰千嶂。
楚峽聽猿鳴,荊江畏蛟浪。
蠻方異時俗,景物殊氣象。
綠發變風霜,丹顏侵疾癢。
常憂鵩鳥窺,倖免江魚葬。
今茲荷寬宥,遷徙來漢上。
憔悴戴囚冠,驅馳嗟俗狀。
王事多倥傯,學業差遺忘。
未能解綬去,所戀寸祿養。
舉足畏逢仇,低頭惟避謗。
忻聞故人近,豈憚驅車訪。
一別各衰翁,相見問無恙。
交情宛如舊,歡意獨能強。
幸陪主人賢,更值芳洲漲。
菱荷亂浮泛,水竹涵虛曠。
清風滿談席,明月臨歌舫。
已見洛陽人,重聞畫樓唱。
怡然台郁寫,蹔爾累囚放。
自從還邑來,會此驕陽亢。
神靈多請禱,租訟煩笞榜。
猶須新秋涼,漢水臨清漾。
野稼蕩浮雲,晴山開疊障。
聊以助吟詠,亦可資酣暢。
北轅如未駕,幸子能來貺。
五曲漁村壽樂多,隨大隨小聲和和。
蜻蜒蛺蝶淺深舞,燕子鶯兒長短歌。
問寢荊江上,留家湘水濱。
心關兩處念,鬢改一年新。
屑玉逢天富,鋪瑤蓋地貧。
歸來見三白,因得賀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