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歸雁別重湖,銜到同人一紙書。
忽見姓名雙淚落,不知消息十年餘。
綵衣我已登黃閣,白社君猶葺舊居。
南望荊門千里外,暮雲重疊滿晴虛。
曉雨絲絲熟食時,泥深轍斷客行遲。
亂雲重疊藏山寺,野水縱橫入稻陂。
馬鬣松陰封舊隴,龜趺道左立新碑。
扶衰此出知能幾?清淚臨風不自持。
禁墀初別紫宵端,故國生光裡俗歡。
二世家聲聯將相,百年廟貌儼衣冠。
躬臨州戟迎門下,人喜曾孫夾道觀。
石照老苔封舊跡,錦溪喬木涕清瀾。
東趨越嶺興懷遠,夕聽胥濤入夢間。
江上馳心思魏闕,日邊歸路指長安。
香深離渚花重疊,涼滿行舟酒半闌。
應念非才持虎契。平時相繼入金鑾。
重疊愁腸只自知,苦於吞櫱亂於絲。
一船風雨分襟處,千里煙波回首時。
故國田園經戰後,窮荒日月逼秋期。
鳴蟬似會悠揚意,陌上聲聲怨柳衰。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疊已如摶。
還悲獨詠東園裡,老作南州刺史看。
北客見皆驚節氣,郡僚癡慾望杯盤。
交親罕至長安遠,一醉如泥豈自歡。
草已芊綿柳已柔,落花重疊不須愁。
風光流轉等閒過,又是一年春事休。
侯家林館勝,偶入得垂竿。曲樹行籐角,平池散芡盤。
羽沈知食駛,緡細覺牽難。聊取誇兒女,榆條系從鞍。
一徑向池斜,池塘野草花。雨多添柳耳,水長減蒲芽。
坐厭親刑柄,偷來傍釣車。太平公事少,吏隱詎相賒。
獨往南塘上,秋晨景氣醒。露排四岸草,風約半池萍。
鳥下見人寂,魚來聞餌馨。所嗟無可召,不得倒吾瓶。
秋半百物變,溪魚去不來。風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遠岫重疊出,寒花散亂開。所期終莫至,日暮與誰回。
櫻桃島前春,去春花萬枝。忽憶與宗卿閒飲日,
又憶與考功狂醉時。歲晚無花空有葉,風吹滿地乾重疊。
蹋葉悲秋復憶春,池邊樹下重慇勤。今朝一酌臨寒水,
此地三回別故人。櫻桃花,來春千萬朵,
來春共誰花下坐。不論崔李上青雲,明日舒三亦拋我。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雲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台敞舊軒欄。
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
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
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
群峰自西來,險絕如函關。
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女。
梵修祝聖壽,額自九重頒。
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
或列如屏風,或方如仙壇。
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帆。
或側如虎臥,或曲如龍蟠。
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
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顏。
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
或堆如雲霞,重疊而聚攢。
或湧如波浪,攣屬而奔湍。
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
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
或先後相續,如朝赴金鑾。
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圓。
或平為几案,而可羅杯盤。
或突出皋岸,而能垂釣竿。
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
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
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
或疏而分散,或密而彎環。
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
雖偶不為配,雖單不為鰥。
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
有室可居佛,有灶可煉丹。
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
爽氣自有餘,蒸嵐不相干。
乾坤所開避,斷斸非斧劇?/p>
游者可意得,名裝不易殫。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
今進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瑤池仙,豈不停翔鸞。
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
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
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
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
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歎。
爰有老仙翁,尋幽獨忘餐。
塵土盡去除,林木間自芟。
特道方寸地,舊耕同一觀。
小亭翼其上,游居興不闌。
於此或圍棋,縱橫勢萬般。
於此或煮茗,江心汲澄闌。
於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
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閒。
勝概益增重,清爽彌駢闐。
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
又況隱君子,寂寂初無傳。
或隱於仕祿,或晦於巖泉。
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
堯舜吾君民,勳業垂萬年。
舟子厭牽挽,峻瀨凌風湍。
煙霏麗初日,水氣生早寒。
鹺物直六伯,始歎生理難。
一月不食肉,淒然對盤餐。
玉壺清漏起微涼。好秋光。金盃重疊滿瓊漿。會仙鄉。新曲調絲管,新聲更颭霓裳。博山爐暖泛濃香。泛濃香。為壽百千長。
蓬萊島邊採珠客,西望人寰星漢隔。千重疊浪聳雲高,
萬里平沙連月白。海中洞穴尋難極,水底鮫人半相識。
玄蚌初開影暫明,驪龍欲近威難逼。辛苦風濤白首期,
得珠卻恨求珠時。隋侯歿世幾千載,只今薄俗空嗤嗤。
燕王愛賢築金台,四方豪俊承風來。秦王燒書殺儒客,
肘腋之中千里隔。去年八月幽並道,昭王陵邊哭秋草。
今年二月游函關,秦家城外悲河山。河上山邊車馬路,
殘日青煙五陵樹。
關東病儒客梁城,五歲十回逢亂兵。燒人之家食人肉,
狼虎熾心都未足。城裡愁雲不開城,城頭野草春還綠。
五十餘年忠烈臣,臨難守節羞謀身。堂上英髦沉白刃,
門前輿隸乘朱輪。千古傷心汴河水,陰天落日悲風起。
夜鎖重門晝亦監,眼波嬌利瘦巖巖。
偏憐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羅等舞衫。
龍麝薰多骨亦香,因經寒食好風光。
何人畫得天生態,枕破施朱隔宿妝。
滴滴春霖透荔枝,筆題箋動手中垂。
天陰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詩。
鈿合重盛繡結深,昭陽初幸賜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紅香汗濕輕紗,高卷蚊廚獨臥斜。
嬌淚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後庭花。
取次衣裳盡帶珠,別添龍腦裛羅襦。
年來寄與鄉中伴,殺盡春蠶稅亦無。
畫燭燒蘭暖復迷,殿幃深密下銀泥。
開門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樓台重疊滿天雲,殷殷鳴鼉世上聞。
此日楊花初似雪,女兒絃管弄參軍。
冠剪黃綃帔紫羅,薄施鉛粉畫青娥。
因將素手誇纖巧,從此椒房寵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內家叢裡獨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台弄化生。
黃鶴樓前識楚卿。彩雲重疊擁娉婷。席間談笑覺風生。標格勝如張好好,情懷濃似薛瓊瓊。半簾花月聽彈箏。
閉門無處不清風。郡城重疊聳危僂,
南有天台事可尊,孕靈含秀獨超群。重重曲澗侵危石,
步步層巖踏碎雲。金雀每從雲裡現,異香多向夜深聞。
當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石磴嵌空神匠出,
瀑泉雄壯雨聲來。景強偏感高僧上,地勝能令遠思開。
一等翹誠依此處,自然靈貺作梯媒。
智泉福海莫能逾,親自王恩運睿謨。感現盡冥心境界,
資持全固道根株。石樑低翥紅鸚鵡,煙嶺高翔碧鷓鴣。
勝妙重重惟禱祝,永資軍庶息災虞。
凌晨迎請倍精誠,親散鮮花異處清。羅漢攀枝呈梵相,
巖僧倚樹現真形。神幡雙出紅霞動,寶塔全開白氣生。
都為王心標意切,滿空盈月瑞分明。
幡花寶蓋滿青川,祈禱迎來聖半千。莫道勝緣無影響,
須知嘉會有因緣。空中長似聞天樂,巖畔常疑有地仙。
何必更尋兜率去,重重靈應事昭然。
登雲步嶺涉煙程,好景隨心次第生。聖者已符祥瑞事,
地靈全副禱祈情。洞深重疊拖雲濕,灘淺潺湲漱水清。
願滿事圓歸去路,便風相送片帆輕。
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盡後來、作者斗尖新,仍重疊。離不得,春和臘。少不得,煙和雪。更茅簷低亞,竹籬輕折。何事西鄰春得入,還如東閣人傷別。總輸他、樹下作僧來,離言說。
昨夜藍田采玉游。向陽瑤草帶花收。如今風雨不須愁。零落依稀傾鑿落,碎瓊重疊綴搔頭。白雲黃鶴思悠悠。
一川花月青春夜。玉容依約花陰下。月照曲闌干。紅綃挹露寒。袖香溫素手。意鑠金卮酒。香遠繡簾開。畫樓吹落梅。
傳聞此地稀,來為細搜奇。
眩眼珠泉滴,抬頭玉乳垂。
虛明天廣大,重疊石參差。
坐久衣襟潤,聲翻語笑隨。
幽深多怪巧,高下復逶迤。
歷覽仙君跡,難酬太史詩。
自然千古意,形詠愧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