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生草澤間,鼓腹歌唐虞。
奈何際板蕩,奪劍當前驅。
千金酬壯士,白璧買良姝。
放浪裘馬間,嗜酒縱樗蒲。
市朝既變更,部曲歸里閭。
三十始讀書,謬為章句儒。
閉門謝賓從,窮巷生寒蕪。
南山既嘯傲,擊節聊自娛。
故人西北來,將歸滄海隅。
自言河岳英,以俟觀風車。
忽忽僕馬疲,寥寥歲雲徂。
積雪照天地,嚴冰寒江湖。
祖席臨東門,欲發仍躊躇。
贈之五雲章,飲以雙玉壺。
遠遊躋劍閣,長想屬天台。萬里隔三載,此邦余重來。
音容曠不睹,夢寐殊悠哉。邊郡饒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傳上都封,因促傍吏開。向悟海鹽客,已而梁木摧。
變衣寢門外,揮涕少城隈。卻記分明得,猶持委曲猜。
師儒昔訓獎,仲季時童孩。服義題書篋,邀歡泛酒杯。
暫令風雨散,仍迫歲時回。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頭還作尉,黃綬固非才。可歎懸蛇疾,先貽問鵩災。
故鄉閉窮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贈橘,今哭夏成梅。執禮誰為賵,居常不徇財。
北登嵔山累阪,東望姑蘇台。天路本懸絕,江波復溯洄。
念孤心易斷,追往恨艱裁。不遂卿將伯,孰雲陳與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復何哀。
公歸初退內朝班,馳道南頭躍錦鞍。
欲雨浮雲猶復暗,北陰殘雪愈生寒。
穿槐已覺春禽語,載酒重思結客驩。
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乾。
明月度天飛,圃圃散清暉。
中有后羿妻。窗藥化蟾蜍。
碧海心如夢,澹澹生寒虛。
疳山一夜愁多少,照影令人添慘慘。
楊柳池邊獨倚闌,清明時節雨生寒。
春風不是我憔悴,今歲鶯花自懶看。
楊柳色已改,郊原日復低。
煙生寒渚上,霞散亂山西。
待月人相對,驚風雁不齊。
此心君莫問,舊國去將迷。
春生寒氣減,稍動久潛魚。乍喜東風至,來看曲岸初。
出冰朱鬣見,望日錦鱗舒。漸覺流澌近,還欣掉尾余。
噞喁情自樂,沿溯意寧疏。倘得隨鯤化,終能上太虛。
金生寒沙中,見別會有時。
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遲。
絲亂猶可埋,心亂不可治。
竹齋聞履聲,乃是故人來。
匏苦只多葉,水深難為涉。
土床不安席,像床臥燁燁。
革與井同功,守道非關怯。
木直常先伐,樗櫟萬世葉。
銀床雨滴伴蒼梧,香燼孤窗暗鴨爐。
濕氣生寒人跡少,紫苔重疊滿金鋪。
古號黔南今號融,真仙第一勝高嵩。
仙關標榜門增麗,聖像威靈民名崇。
帝賜御書藏寶閣,天生石像老仙翁。
瓶爐羅列非雕琢,幢蓋周圍奪巧工。
足履分明深踏石,仙衣彷彿掛令瓏。
青牛水畔藏頭角,白鶴溪邊飲羽宗。
獅子像前如拜伏,猿猴梯上若登空。
龍田龍跡施鱗甲,蛇藏蛇身似錦紅。
羅漢數軀朝向北,斗星七位轉回東。
浮橋佇望金星座,仙徑平瞻水月宮。
丹井千秋泉不竭,芝田萬頃草常豐。
余清近酌潺潺水,聳翠遙觀疊疊松。
石柱經年堅且直,壽溪度歲淼無窮。
呂仙隱跡居於壁,□□□容坐得穹。
彩仗彩儀皆擁護,仙床仙室盡高雄。
化巖夏月生寒凜,和洞冬天都暖烘。
棋畫台中人弈戲,樹生石內月朦朧。
列三寺觀學俱近,會一樓堂闡洪。
道院庵中居上道,風雩台畔自生風。
橋名步扣登融石,樓號鴻音撞巨鐘。
花圃西南前可望,釣台泉石景堪充。
劉侯布德於融郡,父宿興祠立壽容。
廣地可容千位客,照天高掛一燈籠。
洞天要比應難比,福地雖同未肯同。
一石鐫經顯居士,萬碑題詠稱名公。
想君足跡難窮覽,敬為栽詩入畫中。
庭梧秋薄夜生寒,誰把箜篌別調彈。
睡覺滿身花影亂,池塘風定月團團。
東道如聞近稍安,乘驄按部凜生寒。
忽逢太守能相下,俱是從來言事官。
冷杉枯柏路盤空,毛髮生寒略略風。
兩漢真仙在何處,巡香行繞蕊珠宮。
鏡中美人明月光,瓊肌玉腕相芬芳。
凌波而往褰素裳,桃李不敢誇朝陽。
採蓮歸來還採菱,楫短潮逆嬌不勝。
牽浮攬沈亦自矜,槎牙四角生寒冰,南山桂花飛上層。
雲水生寒色,高亭發遠心。雁來疏角韻,槐落減秋陰。
隔石嘗茶坐,當山抱瑟吟。誰知瀟灑意,不似有朝簪。
繡球春晚欲生寒,滿樹玲瓏雪未干。
落遍楊花渾不覺,飛來蝴蝶忽成團。
釵頭懶戴應嫌重,手裡閒拋卻好看。
天女夜涼乘月到,羽車偷駐碧闌干。
宋杜詩題在,風騷到此真。獨來終日看,一為拂秋塵。
古石生寒仞,春鬆脫老鱗。高僧眼根靜,應見客吟神。
綠蕪凋盡台城路,殊鄉又逢秋晚。
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深閣時聞裁剪。
雲窗靜掩。歎重拂羅衾,頓疏花簦
尚有綿囊,露螢清夜照書卷。
荊江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離思何限?
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
憑高眺遠。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薦。
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斂。
病身秪要早投閒,乞得高安政小安。
山水秋來渾是畫,樓台高處自生寒。
登臨未足還辭去,老大重來畢竟難。
碧落翠微好將息,清風明月夢中看。
洞庭五月水生寒,盧橘楊梅已滿盤。
泰伯廟前看走馬,闔閭城下見驂鸞。
吳娃結束迎新守,府吏趨鏘拜上官。
曾過楊州能慣否,劉郎盞底勸須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