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屋交空結夏陰,征鞍亭午喜陰臨。
披開草棘千重路,洗出冰壺一片心。
祥老還尋江浙去,詩家誰作楚梁吟。
須知珠玉元無蹤,不惜西風惠我音。
湖山幾度少年游,散發吹簫坐小舟。
秋鬢蒼蒼春樹碧,更堪重過百花洲。
淒涼繡嶺,宮殿倚山阿。明皇帝。曾游地。鎖煙蘿。郁嵯峨。憶惜真妃子。艷傾國,方姝麗。朝復暮。嬪嬙妒。寵偏頗。三尺玉泉新浴,蓮羞吐、紅浸秋波。聽花奴,敲羯鼓,酣奏鳴鼉。體不勝羅。舞婆娑。正霓裳曳。驚烽燧。千萬騎。擁雕戈。情宛轉。魂空亂。蹙雙蛾。奈兵何。痛惜三春暮,委妖麗,馬嵬坡。平寇亂。回宸輦。忍重過。香瘞紫囊猶有,鴻都客、鈿合應訛。使行人到此,千古只傷歌。事往愁多。
重過梅庵不記春,花殘樹老綠陰成。
開元宰相腸應斷,楚國騷人魄尚清。
古屋參差疏影動,水澉深淺宿枝橫。
主人祗在雲深處,弄月吟風取次行。
石城二十四花樓,江南置酒飛花愁。
在處胭脂久零落,不知冠蓋能風流。
拾翠江邊猶記否,含笑含顰送君酒。
滿目秋光無盡時,自折蓮塘花下藕。
重過余干縣,長懷謫仙人。
猶如見顏色,不復聽紛綸。
栗裡柳未倒,桐鄉祠尚新。
遺文李漢在,屬付斯無泯。
脫身西去度函關,踏雪重過阿對泉。
又作蓮花峰上谷,祥飆高御紫虛天。
劫末重過撫一亭,雨中漏入萬峰青。
虯枝歷與雷霆鬥,鸞蓋余遙罔兩停。
游侶飄零兼死去,老懷郁勃遂沉冥。
天留把臂牽腸地,壁記猶堪照數聲。
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朝朝獻林果,亦欲學獼猴。
讀書夜寂冷無火,卷卷逐成搖膝吟。
始憶高僧將偈去,安知古寺托雲深。
寒堂正睡遠鍾發,野鳥亂鳴殘月沉。
明日呼兒整籃轝,欲煩重過小溪陰。
桐花吹雨惜殘春,滿地江湖見隱淪。
短笠輕舟終遠去,白雲春草喚愁新。
畫牛事已知弘景,學稼心常憶子真。
山月一樽談未了,夜深猶照病閒人。
重過黃梁古驛。著一鞭春色。長亭細柳,青青尚淺,不禁攀折。且醉章颱風月。莫歸鞍催發。紫泥詔下,朝天去了,如何來得。
鼓罷瑤琴遂解形,蕭蕭日影下寒城。
薄田供祭遺妻子,新塚題名望友生。
地下未應消俠氣,人間誰肯沒詩名。
舊廬重過悲聞笛,欲賦《招魂》竟不成。
送君只過孝廉橋,不似君來訪我遙。
路未同歸鴻杳杳,門方孤掩竹蕭蕭。
遠愁忽與鐘聲至,殘醉微兼燭燼銷。
莫道扁舟難重過,寒江日日有回潮。
自入西江絕少山,暫看平遠又彎環。
望窮浩浩鷗波裡,詩墮蒼蒼暮色間。
網戶謾多魚踴價,酒壚雖少客酡顏。
兒時所歷今重過,無復衣斑徒鬢斑。
甲第初開汴水陽,安車歸後體彌康。
交遊款密情無間,尊酒歡娛興未忘。
懷舊每論場屋事,傷離為惜穎川裝。
朝來重過裡門外,感物思人淚數行。
重來舊遊處,觸目景添幽。
故墨猶余跡,忠魂已斷頭。
疏鍾號暮雨,枯木響殘秋。
欲訴愁人意,頻懷杞國憂。
秋風又到秣陵關,獨客窮途尚未還。
武定橋頭明月上,朦朧遙望紫金山。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台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飛車剎那百里外,談古都雜雷霆響。
臨安山勢萬龍鸞,偏矗一峰如側掌。
折旋危塹蒼靄垂,迭緣梯級出甕盎。
披襟呼吸元氣中,鳥聲不到吞魍魎。
磨崖題刻宋逮明,蘇留打字尤倔強。
(九折巖三字為東坡書)絕頂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從呼學士松,下接煙嵐浮泱漭。
坡公別摹笠屐圖,廁以楊琳眉映嗓。
千載爭存好事人,祈蓋把茅庇靈爽。
(明知臨安縣蜀人楊琳別築亭摹刻東坡像並列己像於右今與三休亭皆傾圮)入憩僧堂飽蔬筍,辟榖少年解供養。
(寺僧不歸有號辟榖客居此為設食)空階紅濕牡丹肥,層架碧侵苔蘚長。
抔土導尋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蕩。
歸徑依稀衙鼓傳,臥治專城泣吾黨。
隔歲聯登天目巔,重過俠骨閉黃壤。
(去歲游天目故人左南孫宰臨安供張伴遊今歿將一歲歸葬矣)肺腑哀樂通造化,終契裹糧適莽蒼。
鴉點搖空落照迷,掉首猶纏天際想。
數載不相見,師應長閉關。
香煙前代寺,秋色五峰山。
棋進僧誰敵,琴余鶴共閒。
幾時重過我,吟話此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