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今朝,左弧懸罷渾無事。吾衰久矣,我辰安在,老之將至。懶寫京書,怕看除目,敗人佳思。把東籬掩定,北窗開了,悠然酌、頹然睡。客有過門投贄。道先生訪華胥氏。誰能辛苦,陪他綺語,記他奇字。屈指先賢,戴花老監,豈其苗裔。待異時約取,寬夫彥國,入耆英會。
先賢所誡恐心邪,不說神明道理耶。
豈信爐中生白雪,是非汞內產丹砂。
華池自有延齡藥,龍虎相逢王幾家。
十月陰陽須滿足,餘殘審細勿教差。
子貴人間有,新難及盛年。
出藩先使節,入從冠經筵。
問政承顏日,歸鄉屬纊前。
誰能碑有道,還合傳先賢。
先賢憂民詐,觀跡成綱紀。自有書契來,爭及結繩理。
甘泉坊裡林影黑,吳氏捨前書榜鮮。
床座略容摩詰借,桂枝應待小山傳。
兵橫海內猶紛若,風到湖南還穆然。
勉效周生述孔業,賦詩吾獨愧先賢。
赤粟黃虀味最深,此生不恨老雲林。
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誇士燃臍猶殉貨,先賢覆首或無衾。
一瓢千駟同歸盡,莫為浮雲錯動心。
昔聞滄浪亭,未濯滄浪水。
先賢眇遺跡,壯觀一何侈。
飛橋跨木末,巨浸折胡壘。
糟床行萬甕,繚牆周數里。
廢興固在天,庶用觀物理。
緬懷嘉佑世,周道平如砥。
相君賢相君,子美東南美。
如何一網盡,禍豈在故紙。
青蠅變白黑,作俑弱焉始。
所存醉翁文,垂耀信百世。
無忘角弓詠,嘉樹猶仰止。
同來二三子,感歎鹹坐起。
縹瓷酹新漢,毀譽均一洗。
忽逢醒狂翁,一別垂二紀。
雋哉老益壯,論事方切齒。
我欲裂絳幔,推著明光裡。
安得上天風,吹落君王耳。
尋思道味詠吟哦,去住先賢有幾何。
性識無凝關要妙,浮沈依約不言多。
但將子細分明說,猶恐閒非卻被魔。
救世比來心所願,逍遙盡入扣玄歌。
炎炎太平翁,誰敢觸其諱。
乞梟之稿街,公乃明大義。
至今讀諫疏,凜凜有生氣。
兩派清溪合,回波到此間。
危峰衡古石,幽洞隔塵寰。
雲影高低樹,嵐光遠近山。
先賢遺跡在,盍挽舊風還。
銀袍鵠立帝當陽,曾看天待馬綴行。
一鼓諸君俱作氣,七襄吾老不成章。
先賢肯靠三場飽,男子須留百世芳。
學取侯家棋埜樣,奏篇日月可爭光。
人物於今正眇然,欲從江表訪先賢。
邇來耆舊無新語,誰使文章漫兩川。
利器蚤能誇穎脫,偏師聊複製中權。
騷人有幾登青竹,耐可同時欠執鞭。
六月朔旦味攀天,我夢蝴蝶悄翻翻。
一聲驚覽不可執,鏗然有物隨我前。
陰風蕭蕭榻震動,褰崔一吒聲寂然。
向空抹漆無所視,堂上呼燈人自眠。
一生學道心勿動,養氣未取決先賢。
元忠昔日鬼移休,廳然之下凡三遷。
稚圭臥內見首視。金帶忽置城頭邊。
二公名德余不及,鬼嵌揶揄空自婁。
神奸無復照金鼎,偷兒何了衰青顫。
二端是否吁莫產。一夕他卒嗟何緣。
吟哦款斷紙窗白,山寺風雨鳴鐘縣。
起來搔道空四壁,溫薪龜娥愁炊煙。
一舸凌風,鬥酒酹江,翩然乘興東遊。欲吐平生孤憤,壯氣橫秋。浩蕩錦囊詩卷,從容玉帳兵籌。有當時橋下,取履仙翁,談笑同舟。先賢濟世,偶耳功名,事成豈為封留。何況我、君恩深重,欲報無由。長望東南氣王,從教西北雲福斷鴻萬里,不堪回首,赤縣神州。
塞下兵難去,關中粟未多。
君心同漢帝,糧道得蕭何。
函谷馬蹄入,渭橋車轍過。
地形終險固,山色舊嵯峨。
不媿先賢傳,重聽得寶歌。
歸來奏天子,安穩看鳴珂。
鳳池西畔圖書府,玉樹玲瓏景氣閒。長聽餘風送天樂,
時登高閣望人寰。青山雲繞欄干外,紫殿香來步武間。
曾是先賢翔集地,每看壁記一慚顏。
梵語頭陀,華言抖擻。
淨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來親試,迦葉稱首。
聖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處五名。
曰十二行,對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並。
練磨三境,攝化三乘。
起四歡喜,行四聖種。
以戒為基,止觀相踵。
大矩崇規,鏈金烹礦。
號菩薩僧,志惟堅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無取無著,情絕所存。
若有贊者,同贊世尊。
續佛慧命,開佛正門。
在昔能仁,囑付彌勒。
守護三寶,後五百歲。
彌勒稱揚,此行為最。
適當其時,應身出世。
阿蘭若處,作眾依歸。
則先賢軌,發薙肩垂。
白麻劫貝,不隨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塵泥。
心寂為禪,心淨為教。
內外相應,方名修道。
事貴簡嚴,理惟幽奧。
不具信根,玄關莫造。
祈生兜率,天樂非貪。
菩提熏種,慈氏言參。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藍。
般若唯絕鑿,涅槃固無名。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童壽揖詞清。徽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裡,奇才復挺生。
松間白髮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
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陳氏源流遠,吾猶及紀群。
昔惟知伯氏,今又識郎君。
後學尊師友,先賢賤藝文。
滄洲書冊在,努力緝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