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無法,何處求心。
風生虎嘯,霧起龍吟。
泥中有刺,綿裡有針。
華鳥隔牆相喚甚,十分春事到家林。
不墮前後,獨超古今。
喚回千歲夢,飛出九皋禽。
無棲泊,勿猜斟,
只個虛空等樣心。直下一槌光迸散,
斬新彈子出爐金。
河南蕭氏粲文物,鶴在九皋無數鳴。
小山羽翮日絢練,膽氣也作虹霓橫。
掛冠亭後冷如水,舊氈半是蛛絲縈。
恩袍謾官直齋老,書院誤身吟院史。
鳳樓好手乃有弟,鐵聲錚錚亦妙器。
鄉里浪傳輕薄名,兒曹豈知渠大意。
惠子五車稷下困,仲連一箭聊城至。
博懸於投呼得盧,莫以蔡齊故第二。
聖朝新數中興年,進士蛻骨秋風蟬。
梅花魁春導人去,竹葉鏖寒澆客眠。
天方坐我茅三椽,留眼送爾宜鴻前。
因行西湖叫和靖,為言詩苦剩狂顛。
老鶴軒軒心萬里。卻被天風,吹入樊籠裡。野態昂藏猶可喜。九皋宵淚流清*。宿鷺窺魚癡計耳。整整丰標,謾說佳公子。月白風清天似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魚潛在淵,或在於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宅蘀。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日半樓明,琳宮事事清。山橫萬古色,鶴帶九皋聲。
易作神仙侶,難忘父子情。道人應識我,未肯說長生。
天以鳥鳴春,鳥聲不敢止。
天以人鳴道,斯人其可已。
爾鳥固無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頭晴,瀾翻林外起。
不學九皋鳴,聲聞可止此。
不學千仞翔,一鳴來瑞世。
古以鳥名官,列職有理致。
只有歸去兮,陶公不爾愧。
人豈不如鳥,鳴則震天地。
不鳴千聖傳,則鳴千古事。
詩翁莫浪鳴,文武道未墜。
目極天涯酒半醒,楓林斜帶遠山青。
故人家在秋雲外,百步洪邊水繞亭。
怪得中宵夢羽衣,詩來恍見九皋飛。
期君與其淮淝捷,捨我曷為緱嶺歸。
愧乏纏腰娛彩服,喜將聞唳到柴扉。
凌雲豈是籠中物,要學當年老令威。
水色碧滄茫,山勢青週遭。
壯哉杳渺峰,據此第一高。
蕭梁古道場,歲月湮蓬蒿。
有來天師孫,遠與朱葉曹。
十年悉力營,萬瓦一手操。
連甍集紫煙,開窗俯洪濤。
枸杞號千年,夜鶴鳴九皋。
坐令金丹爐,安此神火熬。
英英文章伯,所至禿千毫。
何此老鍊師,不著袞子褒。
我汎得重湖,欻得片片桃。
深窮草逕來,敢憚足力勞。
其徒以為恥,謂我不可逃。
試補華{黍水換小加一點}詩,妄意續離騷。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暫聞。翩翩縈碧落,嘹唳入重雲。
出谷鶯何待,鳴岐鳳欲群。九皋寧足道,此去透絪縕。
騎置迢迢阻玉音,左魚江海遂初心。
朱弦道直消浮謗,春草愁多動苦吟。
震澤析酲千樹橘,華亭驚夢九皋禽。
郡樓晴日東西望,幾處甘棠接翠陰。
當年門下化龍成,今日餘波進後生。仙籍共知推麗藻,
禁垣同得薦嘉名。桃蹊早茂誇新萼,菊圃初開耀晚英。
誰料羽毛方出谷,許教齊和九皋嗚。
頹年去堂堂,白髮新種種。
崎嶇造化久,敗屨常決踵。
從來萬里意,不料乘嶮恐。
鳴鶴略九皋,未羨乘軒寵。
描畫終無說,歸來豈不榮。
事難工拙較,我自去留輕。
過眼風波惡,懸空日月明。
人生只恁是,孤鶴九皋聲。
白杜詩人大方家,詩兩牛腰書五車。
高談世事坐捫虱,大扁丈在名聽蛙。
我見東野低頭拜,三年未了聽蛙償。
蛙有何好君賞音,從黽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聽高岡丹鳳鳴,又胡不聽華亭鶴唳聲。
答雲二物不間出,吾與此蛙別有情。
年來鳳去避矰弋,梧桐其棲竹其食。
有時伸喙鳴朝陽,反被妖烏豪鷂擊。
鶴亦遠引歸遼東,無緣得近清宮。
縱鳴九皋許嘹唳,流矢傷翼愁天翁。
不如且聽蛙聲好,喚回夢覺春池早。
縱饒翡翠上苕蘭,差勝蛩螿啼露草。
王子掉頭曰不然,夫君標緻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雛鵷,吾道豈得長迍邅。
不妨少待兩三年,一鳴驚人飛沖天。
群蛙蜿蝡何足憐,棄置官池任啾喧。
緱山橘井與青田,驅策風雲友列仙。
名號橫空心萬里,九皋聲動九重天。
逸興飄飄鶴九皋,涼州那得費蒲萄。
一從卜築東山勝,便覺聲名北斗高。
手種百花從日涉,心澄萬慮弭湯鏖。
主人已作騎鯨去,誰與鴻濛共勝遨。
來謁澗泉琴,都忘利與名。
初聞心地爽,飽聽耳根清。
三峽流波勢,九皋鳴鶴聲。
更期明月夜,共此暢幽情。
重雲煙雨日冥冥,柱礎流津意未晴。
賴得谿風送雲出,放開山月照人明。
紛紜世態長松影,荏苒時光流水聲。
坐久蕭然轉琴軸,為君更作九皋鳴。
臨高雲而三歎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雲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夜皎皎而不寐兮,心朗朗而氣夷。
卻羅綺之黼帳兮,設黍藜而療饑。
避世途之繽紛兮,崇仁義以為懿。
讀先哲之遺訓兮,身三省而內刺。
年四十而不惑兮,修天稟之淳粹。
瞰二紀之無窮兮,察五緯之遹皇。
妒盤逸之無度兮,樂未畢而哀生。
聽素女之撫弦兮,令吾神氣爽而思清。
瞻故都於霞表兮,陟鉤陳之瓊宮。
出閶闔其遠眺兮,俯九土而生愁。
風騷騷其振衣兮,雪霏霏而似瓊瑈。
覽太虛之蒼茫兮,羨王雎之悠悠。
玄鶴鳴於九皋兮,聲聞野而不收。
鳶相羊而戾天兮,魚沉淵而潛游。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陰陽而度三秋。
物貴貞而淑美兮,遵純靚而自修。
登銀台而常羊兮,取玉芝以為羞。
披初服之修潔兮,更思周任之內柔。
想兩髦之佳儀兮,心列栗而懷憂。
遭險屯之窮時兮,安薄命而靡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