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好山水,朅來廬阜陽。
憩澗微雨至,入林春風香。
載經三峽橋,地籟聞鏗鏘。
解帶緣石磴,愛此泉流長。
洩巖凝素乳,灑樹見飛霜。
冷冷轉空曲,湛湛涵清光。
五老九千仞,巉絕天中央。
紫煙射仙壑,白雲冠僧坊。
幽思稍愉悅,良朋共翱翔。
訪古慕宗向,悟玄愧裴楊。
超然色界游,圓靈大無方。
終當畢吾志,混跡麋鹿行。
浪漫東西不自期,此公猶有鬼神知。
江閩易地誰為崇,晴雨在天皆及時。
年熟且從犀首飲,宦情聊付虎頭癡。
舉杯試問樵溪月,今世寧須我輩為。
放懷澹泊省拘持,應物無方自不疑。
我國晏然君莫問,他心通處我為誰。
靜無淮浦他年夢,老與廬山宿命期。
到了百年俱任運,世間屈曲自推移。
學如劉子政,不使校書天祿閣。
文如李太白,不使待詔金鑾殿。
倚樓終日看廬山,贏得虛名聞九縣。
才忌太高,心忌太清。
平平穩穩,為公為卿。
騏驥可羈,乃歸帝閒。
麟鳳莫馴,為瑞人間。
人間為瑞徒能好,騏驥可羈終遠到。
歲寒心事幾人知,手把梅花供一笑。
廬山真面何難識,揚子江邊一嶺奇。
公路崎嶇開古道,林園宛轉創新陂。
行遊險處防盲目,嚮導堪稱指路碑。
五老峰前莊稼好,今年躍進不須疑。
君在廬山知不群,有疑是鶴又是雲。生死塵埃污不得,
眼前榮利徒紛紛。今日惠然來訪我,酒榼書囊肩背荷。
拂除衣上餌煙霞,昨夜胥門宿蔡家。天然不飲亦不食,
拋名換姓覓不得。且向人間作酒仙,不肯將身生羽翼。
停形為餌天地根,世人皆死我獨存。洗慮因吞清明菉,
世人皆貪我常足。棲子妙今道已成,手把玄樞心運冥。
能令鬼哭神效靈,身如飄風不可絆。朝游崆峒夕汗漫,
向來坐客猶未散。忽憶羅浮欲去時,遙指孤雲作路岐。
海上仙遊不可見,人間日落空桑枝。
建城市中有狂人,縱酒罵市無與親。
敲門訪我何逡巡,頭蓬面垢氣甚真。
截河引水登崑崙,下洗尺宅骨髓勻。
告我入室要自門,仙翁道師豈遺群。
歸來插足九陌塵,獨遊凝祥芳草春。
蕭然孤鶴鳴雞群,子欲不死存谷神。
海山微明朝日暾,丹成寄子勿妄雲。
出入無朕窮無垠,相思一笑君乃信。
胸中有廬山,筆下有廬山。
窗下有廬山,眼中有廬山。
別山十七年,見山一日間。
韻險落鬼膽,語妙破天慳。
永懷看山人,恨不同躋攀。
摩挲青石硯,負山良厚顏。
天風幾時來,乘之欲西還。
又是中華第一山,從廬山外看廬山。
一泉飛跑自天下,五老從容席地談。
靜景憑高望,光分翠嶂開。
嶮飛千尺雪,寒撲一聲雷。
過去雲衝斷,旁來燒隔回。
何當住峰下,終歲絕塵埃。
禪客學禪兼學文,出山初似無心雲。從風捲舒來何處,
繚繞巴山不得去。山州古寺好閒居,讀盡龍王宮裡書。
使君灘頭揀石硯,白帝城邊尋野蔬。忽然登高心瞥起,
又欲浮杯信流水。煙波浩淼魚鳥情,東去三千三百里。
荊門峽斷無盤渦,湘平漢闊清光多。廬山霧開見瀑布,
江西月淨聞漁歌。鍾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獅子吼。
嗚呼個是文忠琴,嗚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圖書散失盡,留得七弦傳子孫。
六言自書書在腹,古錦梅花留不得。
嗣孫賢者能忍貧,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鞏原流水青溶溶。
三宗龍袞在帝左,曾把鈞天賜與公。
再鼓似播清穎水,只將漱流肯洗耳。
曾蘇兩生招不來,自寫新聲付兒子。
堯囚山,舜放野,
自茲以下不平苦。與君所得婦女謗,
此日一洗清萬古。小儒昔誦五季傳,
頗訝春秋體微變。今來再聽七絃琴,
南薰遺制喜復見。浮雲流盡白日逃,
何用廣陵與離騷。譜成只度歐家曲,
秋聲賦人廬山高。
既離湖口縣,未至落星灣。
舟中三兩程,程程見廬山。
廬山遮半天,五老雲為冠。
朝看金疊疊,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彷彿認一斑。
廬山忽不見,雲雨滿人間。
幅裂常包割地羞,掃平忽雪載天讎。
穹廬山蹀完顏血,露布新函守緒頭。
泉從九江來,發自廬山趾。
不啻如渭清,時出到旴不。
淵淵媚如珠,甘飲足千里。
何妨遇山下,一時險而止。
不礙以亨行,果行險自弭。
真利用禦寇,上下順而理。
方當執熱中,以濯豁有喜。
且當正渴時,得飲快如洗。
旴人望膏潤,戀戀正未已。
雇如歲大旱,用汝甘霖比。
不容麼一方,宇內並傾企。
盈科放四海,有本如是耳。
安得長流旴,混混以終紿。
河南已治平,河內難留矣。
好將世俗污,盡洗入清泚。
溥博澤周流,功成大如此。
卻歸山泉間,育德德孰擬。
作聖以為期,善養功更偉。
此山巖谷不知重,赤眼浮圖自一峰。
芒蹻隨僧踐黃葉,曉光消雪墮長松。
石泉試飲先師錫,午飯歸尋下寺鐘。
勝處轉多渾恐忘,出山惟見白雲濃。
猗若人兮草堂,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
表溟以涬以為門兮,架虛空以為屋。
四海非無友兮,邀白雲而同宿。
風露澹兮我琴,舞玄鶴兮龍吟。
與太古兮同音,尚靈修兮知心。
門無賓客愧朋儕,冷淡何人諒此懷。
隨意作詩無唱和,等閒沽酒不安排。
每扶短杖行方穩,欲泛扁舟計未諧。
方得廬山與彭蠡,不論晴日雜陰霾。
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
諫諍知無補,遷移分所當。不堪匡聖主,只合事空王。
龍象投新社,鵷鸞失故行。沉吟辭北闕,誘引向西方。
便住雙林寺,仍開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禪床。
手版支為枕,頭巾閣在牆。先生烏幾舄,居士白衣裳。
竟歲何曾悶,終身不擬忙。滅除殘夢想,換盡舊心腸。
世界多煩惱,形神久損傷。正從風鼓浪,轉作日銷霜。
[佛經云:「此生死無休已,如風鼓海浪。」又云:
煩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
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
去似尋前世,來如別故鄉。眉低出鷲嶺,腳重下蛇岡。[廬山岡名]
漸望廬山遠,彌愁峽路長。香爐峰隱隱,巴字水茫茫。
瓢掛留庭樹,經收在屋樑。春拋紅藥圃,夏憶白蓮塘。
唯擬捐塵事,將何答寵光。有期追永遠,[晉時永、遠二法師,曾居此寺。]無政繼龔黃。
南國秋猶熱,西齋夜暫涼。閒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常覓僧為去伴,留俸作歸糧。
為報山中侶,憑看竹下房。會應歸去在[一作住],松菊莫教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