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至道,大無隅、寂寂寥寥獨立。遍應諸方通上下,極目天光微密。隱顯存亡,穿無貫有,善用無轍跡。琅然洩化,太虛一點靈質。登林透人真陽,圓明普照,不許纖塵匿。理必期然仍未悟,說與門人端的。日殿祥光,蟾宮瑞彩,萬派瓊波益。神凝形釋,玉*依舊橫碧。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寶塔接群品。
塔今敗壞成微塵,隨意分身無不在。
我觀世間有為法,無常遷變同一空。
假饒建塔如恆沙,未有不歸幻滅者。
豈惟惟塔有興廢,阿育王造亦非堅。
菩薩應感常現世,不隨寶塔俱存亡。
耕雨獲晴長淮風,普為眾生作饒益。
我今繪此應感象,常以正念為皈俯。
於此員光一尋中,而興七級浮屠想。
正念皈依無間斷,普願菩薩常感通。
洪鐘小大隨叩鳴,所求所請皆如意。
帝握千秋歷,天開萬國歡。
鶯花周正月,燈火漢長安。
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
新歲風光屬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五都萬寶集燕台,航海梯山人貢回。
白環銀甕殊方至,翡翠明珠萬里來。
薄暮千門凝瑞靄,當天片月流光彩。
十二樓台天不夜,三千世界春如海。
萬歲山前望翠華,九光燈裡簇明霞。
六宮盡罷魚龍戲,千炬爭開菡萏花。
六宮千炬紛相似,星橋直接銀河起。
赤帝真乘火德符,玉皇端拱紅雲裡。
燈煙散入五侯家,炊金饌玉斗驕奢。
桂燼蘭膏九微火,珠簾繡幌七香車。
長安少年喜賓客,馳騖東城復南陌。
百萬縱博輸不辭,十千沽酒貧何惜。
夜深縱酒復征歌,歸路曾無醉尉訶。
六街明月吹笙管,十里香風散綺羅。
綺羅笙管春如繡,窮簷蔀屋寒如舊。
誰家朝突靜無煙,誰家夜色明於畫。
夜夜都城望月新,年年郡國告災頻。
願將聖主光明燭,普照冰天桂海人。
一帶迴環底處山,勢如飛楫下平川。
須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懸般若船。
纜向龍湖宏利濟,撐從苦海度人天。
當年普照如乘此,無復須巾撒向前。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
燭我金縷之羅衣。
時將紅袖拂明月。
為惜普照之餘暉。
影中金鵲飛不滅。
台下青鸞思獨絕。
稿砧一別若箭弦。
去有日。
來無年。
狂風吹卻妾心斷。
玉箸並墮菱花前。
境勝由盤古,聞名自謫仙。
一從江國後,又到老坡年。
山頂煙仍紫,樓頭月故圓。
繼今知幾劫,風物更依然。
北湖頭白懶覓官,只辦諸方尋衲子。
要擁經寮一丈爐,煩渠好作來蘇水。
昔日牧童聚沙戲,若個阿師來卓庵。
千聖路頭都把斷,不須辛苦誤同參。
天台國清寺,天下為四絕。
今到普照游,到來復何別。
柟木白雲飛,高僧頂殘雪。
門外一條溪,幾回流歲月。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
鶴老依喬木,龍歸護賜書。
連筒春水遠,出谷晚鐘疏。
欲繼江潮韻,何人為起予。
無量壽佛金色身,光明普照群生類。
勤修智者系心觀,諸佛現前同授記。
明明金鵲鏡,了了玉台前。拂拭交冰月,光輝何清圓。
紅顏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淒然。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燭我金縷之羅衣。時將紅袖拂明
月,
為惜普照之餘暉。影中金鵲飛不滅,台下青鸞思獨絕。
稿砧一別若箭弦,去有日,來無年。狂風吹卻妾心斷,
玉箸並墮菱花前。
塵埃日已遠,斗數更無餘。
寺到逢門入,詩成信手書。
山深僧自樂,路遠客終疏。
訪盡前朝景,它年一告予。
祗愛招提古,那知俗更醇。
寺雖炎漢代,人尚葛天民。
僧定都忘客,林深自鎖春。
我來千載後,更有後題人。
問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龍應在,巢空鶴未還。
經年為客倦,半日與僧閒。更共嘗新茗,聞鍾笑語間。
海清山靜,素秋光滿,涼滿人圓。恣開懷賞玩過三更。更談論幽玄。圓明頓悟,無私普照,善行周全。向今宵覺徹性皆通,證陸地神仙。
高門收畫戟,即此建精藍。
施予恩雖在,緇流絕不談。
來尋淮上寺,老檜莫知年。
劫火已熔像,樛枝寧改煙。
根拏怪石入,節駮蒼苔堅。
欲問浮波箭,空嗟此獨傳。
天都佳氣鬱蔥蔥,轉盼江河萬斛通。
可但臨淮稱要地,直因排泗有神功。
僧伽普照靈如在,寶櫝都梁翠倚空。
慚愧使星留客厚,塵埃揮手各西東。
贏得兒童盡笑歡,盈盈露洗掛雲端。
一生幾見當頭滿,四野哀嗷徹骨寒。
樓宇難歸風孰借,山河普照影差完。
舊時碧海青天月,觸緒新來未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