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彫零王氣衰,東南豪傑竟何之。
雲寒廢殿排班石,草臥前朝記事碑。
沙漲浙江龍去遠,天寬北闕鳳歸遲。
可憐不老吳山月,曾照官家寵幸時。
首建司空府,前臨魏闕門。
特留黃發老,對直紫微垣。
故事傳台閣,清風遺子孫。
四方桃李滿,不待史官言。
日色開晴又半朝,山溪才漲響於潮。
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風眼易嬌。
世變漢人能北語,亂興晉室有童謠。
自從國事推遷後,處處禍延林木焦。
思昔買臣,懷綬會稽,年猶五旬。算初無功用,維持國事,但將富貴,誇耀時人。未若先生,方當強仕,掌握長淮百萬軍。難摹寫,是擎天拄地,緯武經文。河濱。胡馬嘶春。便密運機籌出萬全。擁熊旗指授,鷹揚啖,氈裘膽落,鼠逸狐奔。褒詔飛來,威名加盛,從此不須關玉門。歸朝也,看雲台畫像,金鼎調元。
鴻蒙肇開闢,變嬗幾成毀。
寥寥斷竹歌,瓦堲溯姚姒。
周墳典以族,詎認青烏子。
公琴記咎繇,邢山稱東裡。
葛淯失之矯,璠璵過於侈。
焉知宮夾墓,莫識龜言水。
銅槃字十六,銘自此於始。
延陵有孔篆,烏寧半辭止。
漢磚猶簡樸,石章寢華靡。
無愧惟有道,媚俗多虛美。
七松談士良,何以懲不軌。
載筆鮮南董,襲浮謬臧否。
豈悟塚中人,三百年不死。
婦名弗出閫,古未有碑誄。
謚見春秋初,志起典午氏。
簪蒿隱士妻,芳刻垂千祀。
楊高托不朽,習之文中理。
或犯葵丘禁,息國事何恥。
蛾眉為黃土,磨滅更誰紀。
宰如比何人,維邑之士女。
逸民孺仲裔,冰雪濯紈綺。
采儷古鄞州,儉勤終莫齒。
試問幾何年,頗與銅人似。
雖微黃絹辭,亦質而不俚。
丘夷池又平,蓬顆今廛市。
聚廬寒劫灰,餘光輝泥滓。
曰德巢由儔,閨曰萊鴻比。
我行松柏下,勢榮朝菌爾。
隆碣牛礪角,翁仲臥荊杞。
蘭艾均一塵,玉岷同一燬。
孤竹夢泡然,柳下壟孰是。
片石幸有傳,詩以貽彤史。
主憂臣辱已難堪,國事顛危況未安。
溺嫂臨淵猶援手,斗人同室尚攖冠。
公如不唱從軍樂,士亦恐歌行路難。
麟閣功名總勞苦,莫將行役作辛酸。
瑞出雙蓮與九芝,何如瑞粟見明時。
一根異彼禾同穎,四穗多於麥兩岐。
紀載簡編前未有,獻諸郡國事非欺。
三年宰邑書成績,悠久難磨頌德碑。
國事須才急,如公亦古人。
江淮老麾節,俎豆哭軍民。
圖憶籌邊舊,官傳結綬新。
朔風吹老淚,泉路濕寒燐。
雨余落日滿臨安,病況逢君得暫寬。
抱玉已經三獻後,還家又值一春殘。
時違自覺君恩遠,客久方知世路難。
國事於今用長劍,鏡中綠發未須看。
曾夢乖槎泛銀潢,不遇張騫遇樂方。
為言神仙事渺茫,仙府不在白雲鄉。
丹台幻作儒珍閣,蓬島飛來雙筆堂。
鶴車千乘集雲軸,玉塵萬斛紛雪香。
是中仙翁永難老,嘗侍香案近玉皇。
歸來手握山水印,傲睨義昊輕軒裳。
新詩醉墨美無度,奄有元白兼鍾王。
身在巖壑心廊廟,絲鬢垂頷顏蒼蒼。
與公同時一輩人,半隨蒲荻零秋霜。
元老崔嵬獨山立,歲寒不改雪中篁。
九月十五夜未艾,長庚伴月光煌煌。
台星壽星合為一,今夕何夕見此樣。
翠娥滿引九仙醞,菊基入盞宮樣黃。
珠明玉潤陪知粲,起舞璫佩鳴丁當。
李蹊森森密米縫,佳句往往溢詩囊。
我於門闌最晚出,瓣香致辭禱意則長。
如聞郡國事方殷,須起老手為平章。
待教衛武了相業,方許潞公歸洛陽。
霜髭撚斷雪肩寒,帝放還山莫下山。
饒取兩生留魯國,笑他四皓出藍關。
弈秋局已翻新勢,王會圖應復舊寰。
老不預人家國事,自撐一葉向深灣。
崖海真何地,驅來坐戰常
家人半分合,國事決存亡。
一死不足道,百憂何可當。
故人髯似戟,起舞為君傷。
偷閒切欲訪巖扃,恍若桃源洞裡春。
平世自無憂國事,徘徊愁見避秦人。
涯海真何地,驅來坐戰常
家人半分合,國事決存亡。
一死不足道,百憂何可當。
故人髯似戟,起舞為君傷。
當年出塞共臨戎,箭滿行營戌火紅。
督府凱旋先請去,堅城築就獨無功。
身謀彼此皆迂闊,國事中間偶異同。
莫怪些詞含哽噎,在時曾賞小詩工。
青雲懷趣逸,黃綬屈官卑。
屢捧將軍檄,一哦從事詩。
少陵憂有在,充國事多宜。
儻上休兵議,因人願早知。
寒風料峭侵窗戶,垂簾懶向迴廊步。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無邊家國事,併入雙蛾翠。若遇早梅開,一枝應寄來!
通學元分族,淵源信有餘。
二友名屢貢,一老慶懸車。
義利過庭訓,興哀迂叟書。
他時家國事,蘄不負幽墟。
颶母誰懷國事憂,回看夜壑已無舟。
山河滿地皆胡馬,潮汐常時自海鰍。
空使讖書符四廣,不教宗社復東周。
孱兵到此誰非死,名姓紛紛惜未收。¤
手袖朱弦綠綺琴,身雖湖海調山林。
家園千進而歸切,朋友中年別恨深。
國事艱難殫我力,世情巧令聽渠任。
海門雁過應相憶,塞上徵人正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