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為遺老傳,或入少年叢。
我已無同輩,誰能起此翁。
倦後入蒲龕,欣時出草庵。
偶圓靈照話,亦於善財參。
誦君盈軸三山詠,喚起前回二紀游。
老我無因重一到,時將佳句洗昏眸。
一春苦昏墊,今晨收宿霏。
因憶謝公語,出遊娛清輝。
溪流深可厲,草露泫未晞。
林木相映蔚,時禽遞鳴悲。
佛廬已高據,鳥道方仰窺。
危峰枕樓閣,細竹擁階基。
窈窕趨南征,徘徊款東扉。
倚闌眺懸瀑,企檻引松枝。
地僻慮自淡,身閒意無違。
此理誰識察,悟心惟朋知。
兩山南北詩三百,付與秋風趙倚樓。
忽憶老逋墳下路,梅花夜雪上孤舟。
月出山越高,雲行月益忙。
樹影遍空白,疏星避月光。
總非往者見,不從意內量。
聰晨此一進,境界因久忘。
深坐庭露淹,山僧促迴廊。
鼓鍾奏天樂,經行重山堂。
暮楫動朝梵,初日昇屋樑。
佛心光見日,林暉洞八方。
細雨霏日中,飛煙青逐黃。
出門繞山逕,兩道夾修篁。
茗根千百個,卻於山隈藏。
徑深見奇巘,雲與戴雲望。
因之曳竹杖,集伴凌高岡。
他年記此際,風花帶天香。
昔與二龍友,同尋九鯉祠。
百身何可贖,一老偶然遺。
由晉以至唐,幾人作文字。
前有酒德頌,後惟醉鄉記。
茲因謀道來,不為看山新。
看山雖雲新,圖畫猶昔人。
虛亭十日留,欲出凡幾巡。
隔江樹差差,俯檻波粼粼。
終藉席間語,乃滌胸中塵。
況茲籃輿行,攀崖陟嶙峋。
是知竹使符,不異邱壑身。
世人何不察,百偽嫌一真。
而我孤拙者,崎嶇聿其轃。
話言聽矻矻,書札勝頻頻。
先生今徐州,愚非歐陽陳。
庶因唱酬詩,牽聯詔無泯。
洞霄真境逾前聞,青山九鎖仙塵分。
先皇登臨既冠絕,宰輔典領仍繽紛。
邇來煙霞全屬□,五洞交扃無不鎖。
羽人談笑許卜鄰,群從追隨清作火。
古鬆化石余古杉,坡翁妙語留東巖。
幾年反骨更辭垢,一旦蛻跡應超凡。
閱世推移本無住,華表區區欲誰語。
它年此地紀昔游,一劍橫空自來去。
玄墓名山久注思,少攜閒伴是春時。
隔窗湖水坐不起,塞路梅花行轉遲。
清福可教何日領,閒情曾有幾人知。
漫收形勝歸村館,夢裡煙霞亦自追。
軒豁百觚量,昂藏九尺身。
如何天奪盡,真率社中人。
千巖崚骨露,隨怪各生形。
目力到天盡,心旌倚佛寧。
夜鍾傳谷杳,石氣逼燈青。
崖腹獼猴住,多年性亦靈。
長江氣勢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蓮宮。
江流萬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誰能窮。
溯流遠見一培塿,傳聞壯觀疑談空。
風帆漸迫驚詭異,金碧還繞深蒙茸。
小船破浪與客去,擊纜階石穿玲瓏。
門前筆架水面立,波濤日夕相撞舂。
重樓複道費登陟,面面奇怪陟不同。
丹徒西望聳觀閣,淮海大塊居其東。
倚欄簷外水轉窄,飛鴻沒處明雙瞳。
與僧煮茗話今古,莫窮幻眇窺鴻蒙。
瀛洲方丈在何許,騎牛覓牛休憧憧。
遙指危檣夜泊處,驚飆飄簸如飛蓬。
禪關深閉浪打屋,夜定不動猜游龍。
清游適值九月九,汲泉細摘黃花叢。
水上登高復誰信,證明賴有今遠公。
登堂恍惚見坡印,瓣香起敬仙佛蹤。
想像形容記言語,涕零心惻生不逢。
未窮清興下山去,扁舟一瞬在閬風。
作詩聊復紀游跡,來尋此跡何時重。
馬行諳舊路,雞唱認層巔。
洞口有桃處,江村欲雪天。
薰爐香琬刻,洗杓汲靈泉。
我愛長留此,山深日似年。
清涼境界梵王宮,碧染芙蓉聳昊穹。
萬古雲封五頂寺,千株松納四時風。
盤迥鳥道珠幡裡,繚繞爐煙畫障中。
石立儼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札蘭天一方;
深淺翠屏山四面,迴環碧水柳千行。
牛羊點點悠然去,鳳蝶雙雙自在忙。
處處泉林看不厭,綠城徐入綠村莊。
深冬雷未蟄,雨雹半空飛。
久立怪生眼,回看日變暉。
萬松聲不出,尺蜃鬣猶威。
僧說分漢闊,長年無早饑。
陳旗一碧到雲邊,莫謂江南景獨妍;
六月人歸花滿地,隨時雨過翠連天。
遠丘流雪群羊下,大野驚風匹馬還。
隱隱牧歌何處起,遙看公社立炊煙。
開秋氣微肅,天水湛相照。
扁舟愜幽尋,層峰入奇眺。
融結幾何年,指顧集群妙。
神仙得非幻,遺蛻在巖竅。
行往求其蹤,恐為識者笑。
獨鶴去不還,山猿偶然叫。
應有采芝人,凌空發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