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過盡百花空,燕坐笙蕭起滅中。
樹影連天開翠幕,鳥聲入耳當歌童。
楞嚴十卷幾回讀,法酒三升是客同。
試問鄰僧行乞在,何人閒暇似衰翁。
元明散諸根,外與六塵合。
流中積緣氣,虛妄無可托。
敝陋少空明,婦姑相攘奪。
日出暵焦牙,風來動危蘀。
喜汝因病悟,或免終身著。
更須誦楞嚴,從此脫纏縛。
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
閱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曇標。
南來瘴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里遙。
款段久忘飛鳳輦,袈娑新換袞龍袍。
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群烏早晚朝。
溫溫氣象半篙津,匏杓調和冷暖勻。
直得通身渾是水,端知赤肉了無塵。
風埃面目揩磨淨,丘壑形骸洗濯春。
妙觸宣明佛子住,首楞嚴會有斯人。
秋燈一點映籠紗,好讀楞嚴莫念家。
能了諸緣如夢事,世間唯有妙蓮花。
莫問花開花落時,幽芳不必斗濃枝。
晝長無事香銷篆,朝誦《楞嚴》暮誦
綠染庭蕪一尺深,老師閱世幾駒陰。
自言不看傳燈了,只讀楞嚴見佛心。
滿地雲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為僧。
草茅徑昃須扶杖,霧雨堂昏要續燈。
警露鶴鳴穿壁月,弄花猿引掛巖籐。
閉門細究《楞嚴》旨,鏡像年芳未可憑。
重交寧問田安在,急義固於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棲宜與竹林期。
床頭周易吾將老,案上楞嚴晚得師。
此意自應天予後,嶧陽未琢長孫枝。
見猶離見非真見,還盡八還無可還。
木落霜天山骨露,不知誰識老瞿曇。
錦官城裡寺,一室若雲峰。
水縮秋吟鼎,霜低夜講松。
住齋塵入缽,出定蘚生筇。
曾聽三摩義,居常夢曉鐘。
焦山寺裡白雲堆,百尺危樓百尺台。
持咒聖僧漂海去,尋訪閒客渡江來。
雷轟古樹蜈公出,日轉虛簷燕子回。
案上楞嚴都好在,昆明又見有新灰。
漢公嘗說惠泉師,解講楞嚴解賦詩。
今日我來師已支,草堂風雨立多時。
人人有路證無還,一念才差隔萬山。
識得吾儒無妄卦,筏城長語盡須刪。
少年謬聞道,直往寡所疑。
不知避礙險,造次逢顛危。
中歲飽憂患,進退每自持。
長存鄙夫計,未免達士嗤。
前日使胡罷,晝夜心南馳。
中塗冰塞川,滉漾無津涯。
僕夫執轡前,我亦忘止之。
馬眩足不禁,拉然臥中坻。
異域非所息,據鞍幾不支。
昔嘗誦楞嚴,聞有乞食師。
行乞遭毒刺,痛刻侵肝脾。
念覺雖覺痛,無痛痛覺知。
念極良有見,遂與凡夫辭。
我今亦悟此,先佛豈見欺。
但爾不即證,欲往常遲遲。
咄哉後來心,當與初心期。
這漢一生空倔強,偏向人前放軟頑。
涅槃路上栽荊棘,解脫門前緊著關。
不別法身三種病,豈識楞嚴義八還。
謾把少林無孔笛,等閒吹過汨羅灣。
鹽梅金鼎美調和,詩寄空林問訊多。秦客弈棋拋已久,
楞嚴禪髓更無過。萬般如幻希先覺,一丈臨山且奈何。
空諷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麼?
庵枕青溪四面山,爐煙未斷日初殘。
高僧丈室修然靜,案上楞嚴久不看。
三生石上指空彈,讀罷《楞嚴》靜裡觀。
塵土何堪埋玉樹,梨花小閣又春寒。
性帶煙霞秀可餐,蕉窗煮夢靜無喧。
只今韻魄翛然去,何必雙飛文采鴛。¤
此事楞嚴常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萬古。風甌語。迥然銀漢橫天宇。蝶夢南華方栩栩。斑斑誰跨豐干虎。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鴻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