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無莫也無適,聖人毋固也毋必。
行藏視彼時所宜,去就惟吾義之適。
吾道難莫難於權,其惟孔子為能然。
胸中還未有孔子,寧墮於偏勿求全。
願為孔子可齋志,四可猶須省三未。
孟子何當周文王,魯男善學柳下惠。
忍以證羊故,而雲我直躬。
那知為父隱,直故在其中。
醴溢犧象,羞陳俎豆。魯壁類聞,泗川如覯。
裡校覃福,胄筵承祐。雅樂清音,送神具奏。
老翁起布衣,詩史天下眩
眼中無全牛,萬象轉綮窾。
曹劉知幾輩,波瀾付一卷。
淒其憂世心,妙若醫國扁。
惜哉無孔子,不得並墳典。
豹露管中斑,吾猶及淺淺。
歲月走江淮,冷淡空盤盞。
諸子不見味,咀嚼必禁臠。
遺編過三復,奧義見百遍。
長言起清風,竦立侍冠冕。
減米散同舟,讀已事在眼。
吾豈監河侯,不救在陳患。
生塵甑屢空,戛釜聲不免。
迢迢千里程,與汝共艱嶮。
雖無百丈牽,僱有眾力挽。
原學平原公,試草乞求米簡。
更問偕來人,恐有蔡明遠。
君侯不與力科同,能事都歸德行中。
矍相圃間唯孔子,和容堂上獨韓公。
中堂此景亦不惡,疊嶂窮林張翠幄。
有時雲氣間出沒,誰能繪畫得此樂。
詩人如麻筆如椽,擬待索紙莫莫莫。
孔子明目尚不見,枉費精神去摸索。
孔子九思頻點檢,曾參三省重綢繆。
事來若也參思省,事過何因有悔尤。
紛綠鬱鬱煙結扉,傳道老何孫子歸。
褓中不作嬰兒泣,芝蘭共見生庭闈。
於公決獄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
堂中送此麒麟兒,不是如來須孔子。
長兒本自長沙得,驥子生孫定奇特。
未論玉骨秋水神,聞說已傳湯餅色。
蠻鄉俟天形,畏蜇復憚暑。
夢甥來萬里,竹響風動宇。
如今真似夢,相對別恨吐。
平生窘執轡,白面力如虎。
誰令斗指日,江使墮漁罟。
桃僵李為僕,遺佩滿江渚。
常憂抱石死,無復腳踏土。
哪知徼時願,起廢遇明主。
曠調已遠跡,未用矜杜舉。
但憂世議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學孔子,況乃父母魯。
如聞四門闢,未信溯洄沮。
上書閔魃旱,膏以神靈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豈無女。
爾壯觀爾能,吾歸固吾所。
期甥二兒上,餘子不足數。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吳醑。
志學恥傳習。
弱冠闕師友。
愛悅夫子道。
正言思善誘。
刪次起實沉。
殺青在建酉。
孤陋乏多聞。
獨學少擊叩。
仲冬寒氣嚴霜風折細柳。
白水凝澗溪。
黃落散堆阜。
康哉信股肱。
惟聖歸元首。
獨歎予一人。
端然無四友。
偶對先生盡一樽,醉看萬物洶崩奔。
優遊共我聊卒歲,骯髒如君合倚門。
只恐掉頭難久住,應須傾蓋便深論。
固知嚴勝風流在,又見長身十世孫。
(戣,字君嚴;戡,字君勝。
退之志其墓云:孔子世卅八,吾見其孫,白面長身。
今君亮四十八世矣。
)
天地未分先立經,自吾道外豈常情。
伊周孔子直方大,堯舜文王純粹精。
新犢生時無次刺,白羊熟後可縱橫。
有言終與一為二,予欲無言是混成。
閻生作三副,規摹宣城葛。
外貌雖銑澤,毫心或麤糲。
功將希栗尾,拙乃成棗核。
李慶縛散卓,含墨能不洩。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難曲折。
時時一毛亂,乃似逆梳發。
張鼎徒有表,徐偃元無骨。
模畫記姓名,亦可應倉卒。
為之街南居,時通鈴下謁。
晴軒坐風涼,怪我把枯筆。
開囊撲蠹魚,遣奴送一束。
洗硯磨松煤,揮灑至日沒。
蚤年學屠龍,適用固疏闊。
廣文困齏鹽,烹茶對秋月。
略無人問字,況有客投轄。
文章寄呻吟,講授費頰舌。
閒無用心處,雌黃到筆墨。
時不與人游,孔子尚愛日。
作詩當鳴鼓,聊自攻短闕。
孔子道不行,時君目腐儒。
亂邦難置足,遂欲九夷居。
更作乘桴語,與此意何殊。
一木異舟楫,波濤寧可逾。
憤世有激爾,蓋用警聾愚。
季路猶未達,而況他人與。
我生亦不辰,兵戈溷中區。
兩腳倦遠涉,跼蹐西南隅。
臨深每慨歎,長江良起予。
興發撐小艇,鬱堙聊一舒。
晉人歌蟠蟀,孔子錄於詩。
因知聖賢心,豈不惜良時。
行樂不及早,朱顏忽焉衰。
馳光如騕褭,一去不可追。
今也不強飲,後雖悔奚為。
三年謫永陽,陷◇不知危。
種樹滿幽谷,疏泉瀉清池。
新陽染山木,撩亂髮枯枝。
無人歌青春,自釂白玉◇。
今者荷寬宥,乞州從爾宜。
西湖舊已聞,既見又過之。
菡萏間紅綠,鴛鴦浮渺彌。
四時花與竹,◇俎動可隨。
況與賢者同,薰然襲蘭芝。
醁醅寒且醥,清唱婉而遲。
四坐各已醉,臨觴獨何疑。
昔人逢麴車,流涎尚垂頤。
況此杯中趣,久得樂無涯。
多憂衰病早,心在良可噫。
譬若臥櫪馬,聞鼙尚鳴悲。
春膏已動◇,百卉漸葳蕤。
丹砂得新方,舊疾庶可治。
尚可執鞭弭,周旋以忘疲。
不到田家又夏初,試從野老訪耕鋤。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時自如。
學稼我猶慚孔子,問津君且向長沮。
宦游何似團欒好,更念懷歸畏簡書。
生民以來,未有孔子。
金聲玉振,始終條理。
五經之道,天地同流。
立此人極,萬世東周。
爪丘崩,科斗藏。
《典》、《墳》孰求楚左相,金絲未壞孔子堂。
濟南老生教齊魯,綿蕝禮官何足伍?挾書嚴禁禁未開,盤
詰誰能禁齊語?百年禮樂當有興,天子好文開太平。
百篇大義喜有托,十三女口傳霝嚶。
太常掌故親往受,百篇僅遺二十九。
河內女兒還可疑,老人屋中有科鬥。
建元博士孔襄孫,五十九篇為訓文。
嘉唐悼桀空有詔,孔氏全經誰與論。
倪家書生能受學,一篇薦上元非樸。
賞官得列中大夫,帝軌皇塗未恢擴。
漢家小康黃老余,烏用司空城旦書。
蓋師言治在何處,後世徒走陳農車。
白日照四方,當在中天留。
春風地上行,當與時周遊。
和氣所披拂,槁乾卻濕柔。
愛慾傳萬物,勢難停一州。
棲棲孔子者,惜日此之由。
不能使此邦,利澤施諸侯。
豈若駕以行,使我遇者稠。
當時三千人,齊宋楚陳周。
小者傳吾粗,大能傳奧幽。
道散學以聖,眾源乃常流。
吾初如匏瓜,彼亦孰知丘。
唯士欲自達,窮通非外求。
豈必相天子,乃能經九疇。
行雖恥強勉,閉戶非良謀。
繼聖文明舉舊章,儒宮傳蹕駐膠庠。
地疑闕里絃歌宅,經奏周書隸古行。
遣子東夷思入學,受成西旅佇來王。
魯侯在泮猶歌誦,盛事須刊孔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