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蘇子卿,持節入異域。
淹留十九年,風霜毒顏色。
嚙氈曾牧羝,跣足涉沙磧。
日夕思漢君,恨不生羽翼。
一朝天氣清,持節入漢國。
胤子生別離,回視如塊礫。
丈夫抱赤心,安肯淚沽臆。
憶昔兒子時,仁公兩朱轓。
吟篇與醉墨,零落遍湘沅。
少長聽鳴騶,清霜粲華軒。
風流故多奇,欲說非一言。
但聞天下士,擾擾向龍門。
豈知千丈發,著此三家村。
周餘喬木盡,始郵邯鄲孫。
茲行亦奇偉,可以詫仍昆。
燕公提在筆,萬象入陶冶。
公今真心之,信是渥窪馬。
當年勸天眷,愕睨肉食者。
珥貂漢廷臣,往往富平下,
朅來楚江城,百事聊復且。
傳聞九門開,裳佩翼如也。
巖廓正需公,料理及閒暇。
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揮灑。
胡為尚居東,一麾凡屢假。
憶昔從公游,端門正槐夏。
午騎聯輕肥,晨班從魚雅。
頻年江淮臥,只影未為寡。
誰雲若遺□,殆甚履中苴。
相逢屢解榻,得句即邀社。
重追一笑歡,百憂罷牽惹。
況陪賦文機,不數分金賈。
青蒿倚長松,懷抱肯舒寫。
殘枝到春歸,負燈不留灺。
世人重虛名,自視輕共把。
獨醒竟何事,空負月中斝。
及茲春尚餘,得酒勿復捨。
憶昔長安都會地,草木晴輝鍾王氣。
襟帶江湖氣象雄,自是天王興復際。
春風樓閣五鳳城,玉漏聲催香霧盈。
戶外昭容鶴禁開,殿前執政鵷班行。
柳綠桃紅湖水曲,盡日歡娛猶不足。
畫船簫鼓繞雲深,彩伏旌旗吹月色。
誰知世道互翻覆,滄海倏變為桑田。
胡笳哀怨動朝市,麋鹿來游舊陌阡。
漢宮明妃空艷麗,苑外銅仙亦灑淚。
古來社稷有興亡,豈識於今不平事。
禾黍離離跡可憐,傷心回首古苔邊。
清明寒食方便家酹,痛哭深山聞杜鵑。
憶昔西施人未求,浣紗曾向此溪頭。
一朝得侍君王側,不見玉顏空水流。
憶昔同游紫閣雲,別來三十二回春。
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
憶昔經行處,如今兩見秋。
山川舊相識,泉石記曾游。
槐國未為守,醉鄉先拜侯。
擁爐聽僧話,忘卻客中愁。
參軍過我夷白庵,為言廊廟高巖巖。
故人誰為國柱石,臨川先生危大參。
猥蒙問及且見訝,十載尺書無一緘。
憶昔相從客燕趙,削去崖岸無猜嫌。
辱陪五更佐三老,勸講《六經》陳二南。
御史不容丞相忌,司隸側目宮臣讒。
脫身黨籍走吳楚,托跡丘園求孔聃。
孰令展禽三見黜,自分嵇康七不堪。
平生不解帶刀劍,晚歲強使閒韜鈐。
髀消怕騎將軍馬,面皺羞著從事袒。
折衝師旅非夙習,奔走戎行真可慚。
危言重畏速官謗,微祿不逮供親甘。
慰情屢抱鞶絲女,與國未辦添丁男。
胡為長年在道路,席不暇暖突不黔。
幾回乞身向藩省,未許曝背歸茅簷。
終當投核謝寮友,逕去結屋依山嵐。
鄙夫出處蓋如此,為報先生聊口占。
先生事業則異是,論道經邦民具瞻。
早令四海偃兵甲,盡遣百姓趨農蠶。
時和歲豐我所願,功成身退公當諳。
它年若訪赤松子,一笑相逢掀紫髯。
憶昔將貢年,抱愁此江邊。魚龍互閃爍,黑浪高於天。
今日步春草,復來經此道。江神也世情,為我風色好。
憶昔山中居,朝莫惟脫粟。
何以居之安,賴此猗猗綠。
一朝顧捨去,夢寐勞心目。
今晨忽在眼,如客得歸宿。
憶昔東坡老,曾吟陌上花。
我今歸故里,卉木正光華。
憶昔初寒已拂衣,當時曾悔出山非。
而今老去都忘了,開盡荼梅尚未歸。
君恩華我老,旌節到柴門。
我本一書生,乃忝侯伯尊。
憶昔有鼻祖,漁釣干周文。
既已成王業,營丘垂後昆。
功德雖不同,齒貌略可論,
相望數千載,但愧非賢孫。
憶昔相從夜誦時,子垂兩髧我初髭。
梧桐葉落猶無睡,桃李春歸總不知。
我已懸車老巖岳,子方斂板走階墀。
莫嫌衰病人皆棄,桂嶺梅花寄一枝。
忻悲淚濕巾,憶昔枉精神。
今朝聞道矣,夕死也甘心。
憶昔坡仙,夜遊赤壁,孤鶴掠舟西過。英雄消盡,身世茫然,月小水寒星火。何似漁翁,不知今古,醉傍蓼花然火。夢相逢、羽服翩躚,未必此時非我。誰解道、歲晚江空,風帆目力,橫槊賦詩江左。清露衣裳,晚風洲渚,多少短歌長些。玉宇高寒,故人何處,渺渺予懷無那。歎乘桴、浮海飄然,從者未知誰可。
憶昔去年花下飲,團蠻爭看酴醾。酒濃花艷兩相宜。醉中嘗記得,裙帶寫新詩。還是春光驚已暮,此身猶在天涯。斷腸無奈苦相思。憂心徒耿耿,分付與他誰。
捨舟得馬如馭氣,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從蠻嶺瘴煙來,不怕雨雲進岳趾。
憶昔南征款廟庭,往來無恙神所祉。
當時已有歸田願,帝臨此習如白水。
煌煌南正館於東,手握八觚溫玉璽。
駿奔灊霍左右輔,好生不殺扶炎紀。
崇禋竣事曉壇空,躋攀小試青鞋底。
不知雲磴幾千丈,但見漫山白龍尾。
石頭招我上南台,瑞應闌干天半倚。
福嚴鐘聲過橋來,彷彿三生如夢裡。
堂中尊者已先去,苔鎖巖扉何日啟?
竹嫌磽確老逾瘦,松畏高寒蟠不起。
臞儒尚病怕深登,幽討未窮行且止。
我評七十二高峰,鬱律穹窿少觀美。
儼然可瞻不可玩,往往雄爭如負扆。
乃知岳鎮蓋深厚,不與他山爭秀偉。
區區獻狀眩兒童,乳洞淡巖真戲耳。
憶昔王子晉,鳳笙游雲空。揮手弄白日,安能戀青宮。
豈無嬋娟子,結念羅帳中。憐壽不貴色,身世兩無窮。
永州何仙藥最靈,神丸能潰邕州城。
廣西兩道再清平,百萬赤子荷更生。
笙鶴一去三百年,東南忽變為腥膻。
為血為肉生靈苦,在者瘡痍何日痊。
上界真人有同性,不學神仙學孔孟。
有術醫國無人知,要為吾民救微命。
察脈肥瘠韓子精,論疾陰陽子產明。
神功端不讓思邈,古道依然如宋清。
得錢賣藥少取利,無錢乞藥喜捨施。
好客來時入酒壚,無朋終日閱書市。
憶昔民生三皇前,下壽無疾享百年。
神人妙用不可見,本草靈素猶有傳。
古雲醫不通三書,世上斷不服其藥。
如君胸中有炎黃,冷笑三書盡糟粕。
我聞上帝最好生,活人功多朝玉京。
請看岐叟至陶葛,神仙多是良醫成。
東南干戈二十秋,人無貧富眉長愁。
千人幸有一人在,到處呻吟無歌謳。
遺黎若要家平康,但願良醫自天降。
不龜手藥有靈時,好看良醫作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