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君跋涉走風沙,九月江城飛雪花。
黃蝶終歸穿硯手,青藜曾照聚書家。
吟圓坐石題山葉,講退登樓看海槎。
年少交遊渾好在,何時相伴訪煙霞。
金殿嘗聞金口言,詞臣官職是神仙。
三年偶忝西垣職,致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聖主恩,危言所以難緘默。
出入金門與玉堂,屢因狂直拜封章。
御戎救旱無上策,言詞不足動君王。
改官出職歸郎署,粉闈正秩慚叨據。
仍命淮陽頒詔條,元正不得與趨朝。
中書舍人捧寶策,加美微稱尊帝堯。
大明殿裡上壽酒,翰林學士先群寮。
獨有淮陽知郡吏,為曲郡符蒙借紫。
閤門引謝正衙辭,撰日忽忽辦行李。
都門柳色早春天,繁台寺中排祖筵。
離杯滿勸不惜醉,醉別上馬魂黯然。
客心易感須如是,回思故國三千里。
子雲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春秋鼎盛正清貴,我年漸似下坡輪。
下車猶未逾期月,官捨初經禁煙節。
殘陽乍聽吹角聲,台榭梨花簇香雪。
獨酌不難何所為,孤懷無緒懷己知。
十八學士相念否,應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謫仙宦,海槎卻有上天時。
陳州去京地不遠,莫惜音書來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語不厭多。
畢三情旨頗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
請與副閣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一作宋之問詩
南國無霜霰,連年對物華。
青林暗換葉,紅蕊亦開花。
春去無山鳥,秋來見海槎。
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籬茅廠共桑麻。蝶矜翅暖徐窺草,
蜂倚身輕凝看花。天近函關屯瑞氣,水侵吳甸浸晴霞。
豈知卜肆嚴夫子,潛指星機認海槎。
海槎閒暇閬風輕,不是安流不肯行。雞省露濃湯餅熟,
鳳池煙暖詔書成。漁籌已合光儒夢,堯印何妨且治兵。
會待兩都收復後,右圖儀表左題名。
聞君采奇石,剪斷赤城霞。潭上倒虹影,波中搖日華。
仙巖接絳氣,谿路雜桃花。若值客星去,便應隨海槎。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青林暗換葉,紅蕊續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擁旌臨合浦,上印臥長沙。海徼長無戍,湘山獨種畬。
政傳通歲貢,才惜過年華。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
累征期旦暮,未起戀煙霞。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
舊遊如夢裡,此別是天涯。何事滄波上,漂漂逐海槎。
水繞朱門宿海槎,山沉海月上晨霞。
鳥啼煙樹雨初歇,鍾度雲楣日未斜。
僧俯劍池看貝葉,人追寒食袞楊花。
西子年侵丘谷換,女牆還有舊宮鴉。
山容洗眼青,江光照肌白。
翻枝鵲查查,抱葉蟬嘖嘖。
蒹葭搖風聲,梧桐淡秋色。
草木了無能,陰陽互相激。
人於大化中,真成逆旅客。
藏舟夜半移,不假賁育力。
塵網罩八紘,貪夫受羅織。
蹇予丘壑姿,一室頗安適。
荒尋縱奇懷,清詭吊塵跡。
風搖泛海槎,雨澀登山屐。
世遠事荒唐,天高興寥闃。
渺渺孤征鴻,一舉振六翮。
此意人莫知,獨嘯巖扉寂。
才將疑獄決春秋,便顧居鄉馬少游。
犯斗海槎光斗野,應星漢節照星樓。
法書飛動鸞窺沼,韻語清高鶴唳洲。
田父鄰家爭借問,頃來重客有今不。
縱得步兵無綠蟻,不緣句漏有丹砂。慇勤為報同袍友,
我亦無心似海槎。春服照塵連草色,夜船聞雨滴蘆花。
梅仙自是青雲客,莫羨相如卻到家。
門前樵徑連江寺,岸下漁磯系海槎。
待到秋深好時節,與君長醉隱侯家。
河漢非應到,汀洲忽在斯。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
春賞時將換,皇恩歲不移。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錢唐江上雪飛花,人在天邊泛海槎。
烏鵲一聲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誰家。
山田犖確苦多沙,學種東陵五色瓜。
激澗即看穿石竹,插籬偏自愛籐花。
囊中未得餐霞法,溪上時留泛海槎。
長日輟耕無一事,只須牛角掛南華。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
危台欣突兀,老頭攪颼飀。
北客眼生處,南方天盡頭。
海槎乘興去,咫尺是瀛洲。
爐炭燒人百疾生,鳳狂龍躁減心情。四山毒瘴乾坤濁,
一簟涼風世界清。楚調忽驚淒玉柱,漢宮應已濕金莖。
豪強頓息蛙唇吻,爽利重新鶻眼睛。穩想海槎朝犯鬥,
健思胡馬夜翻營。東南亦是中華分,蒸郁相凌太不平。
病臥四更後,愁聞報早衙。
隔關沈水鳥,侵郭噪園鴉。
吏瘦餐溪柏,身羸憑海槎。
滿朝吟五字,應不老煙霞。
方士如雲泛海槎,采真元不為丹砂。
萬金煉就壺中藥,愁殺仙人萼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