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天地間的詩,有關天地間的詩句古詩詩詞,天地間詩句詩辭
送別和風鬧燕鶯,
麗日明桃杏。
長江一線平,
暮雨千山靜。
載酒送君行,
折柳系離情。
夢裡思梁苑,
花時別渭城。
長亭,
咫尺人孤另;
愁聽,
陽關第四聲。
東山仰謝安,
秋水思張翰。
長沙屈賈誼,
落日悲王粲。
坐上酒初殘,
燈下劍空彈。
馬援標銅柱,
班超指玉關。
遙看,
明月錢塘岸;
雲間,
山頭更有山。
題和靖墓西湖避世乖,
東閣償詩債。
遨遊天地間,
放浪江湖外。
讀易坐書齋,
策杖步蒼苔。
酒飲方拚醉,
詩成且放懷。
漸漸梅開,
獨立黃昏待。
暗暗香來,
清閒處士宅。
孤桐亦胡為,
百尺傍無枝。
疏陰不自覆,
修干欲何施。
高岡地復迥,
弱植風屢吹。
凡鳥已相噪,
鳳凰安得知。
蘿蔦必有托,
風霜不能落。
酷在蘭將蕙,
甘從葵與藿。
運命雖為宰,
寒暑自回薄。
悠悠天地間,
委順無不樂。
良辰不可遇,
心賞更蹉跎。
終日塊然坐,
有時勞者歌。
庭前攬芳蕙,
江上托微波。
路遠無能達,
憂情空復多。
湘水吊靈妃,
斑竹為情緒。
漢水訪游女,
解佩欲誰與。
同心不可見,
異路空延佇。
浦上青楓林,
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
坐望只愁予。
神物亦豈孤,
佳期竟何許。
木直幾自寇,
石堅亦他攻。
何言為用薄,
而與火膏同。
物類有固然,
誰能取徑通。
纖纖良田草,
靡靡唯從風。
日夜沐甘澤,
春秋等芳叢。
生性苟不夭,
香臭誰為中。
道家貴至柔,
儒生何固窮。
終始行一意,
無乃過愚公。
夭行失其度,
陰氣來乾陽。
重雲閉白日,
炎燠成寒涼。
小人但咨怨,
君子惟憂傷。
飲食為減少,
身體豈寧康。
此志誠足貴,
懼非職所當。
藜羹尚如此,
肉食安可嘗。
窮冬百草死,
幽桂乃芬芳。
且況天地間,
大運自有常。
勸君善飲食,
鸞鳳本高翔。
衰門少兄弟,
兄弟唯兩人。
饑寒各流浪,
感念傷我神。
夏期秋未來,
安知無他因。
不怨別天長,
但願見爾身。
茫茫天地間,
萬類各有親。
安知汝與我,
乖隔同胡秦。
何時對形影,
憤懣當共陳。
巢父掉頭不肯住,
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留天地間,
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
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雲車,
指點虛無是歸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
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餘,
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
道甫問訊今何如!
」
我年一何長,
鬢髮日已白。
俯仰天地間,
能為幾時客。
惆悵故山雲,
徘徊空日夕。
何事與時人,
東城復南陌。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迴。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流,
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閒。
感此三歎息,
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閒。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台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霄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
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
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
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主人若知我,
應喜我結得君。
主人不知我,
我住何求於主人。
我在天地間,
自是一片物。
可得槓壓我,
使我頭不出。
律儀通外學,
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緣到,
風姿與道閒。
貫花留淨室,
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雲意,
悠悠天地間。
之。
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間,
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
可以數計周知。
欲合而處之,
不可得也。
作問松天下老松有數,
人間不記何年。
海心岳頂寺門前。
我欲收成一片。
為向此公傳語,
卻教老子隨緣。
龍盤慮踞負青天。
豈若吾身親見。
我為江司馬,
君為荊判司。
俱當愁悴日,
始識虛舟師。
師年三十餘,
白皙好容儀。
專心在鉛汞,
餘力工琴棋。
靜彈弦數聲,
閒飲酒一卮。
因指塵土下,
蜉蝣良可悲。
不聞姑射上,
千歲冰雪肌。
不見遼城外,
古今塚纍纍。
嗟我天地間,
有術人莫知。
得可逃死籍,
不唯走三屍。
授我參同契,
其辭妙且微。
六一閟扃鐍,
子午守雄雌。
我讀隨日悟,
心中了無疑。
黃芽與紫車,
謂其坐致之。
自負因自歎,
人生號男兒。
若不佩金印,
即合翳玉芝。
高謝人間世,
深結山中期。
泥壇方合矩,
鑄鼎圓中規。
爐橐一以動,
瑞氣紅輝輝。
齋心獨歎拜,
中夜偷一窺。
二物正訢合,
厥狀何怪奇。
綢繆夫婦體,
狎獵魚龍姿。
簡寂館鍾後,
紫霄峰曉時。
心塵未淨潔,
火候遂參差。
萬壽覬刀圭,
千功失毫釐。
先生彈指起,
奼女隨煙飛。
始知緣會間,
陰騭不可移。
藥灶今夕罷,
詔書明日追。
追我復追君,
次第承恩私。
官雖小大殊,
同立白玉墀。
我直紫微闥,
手進賞罰詞。
君侍玉皇座,
口含生殺機。
直躬易媒孽,
浮俗我瑕疵。
轉徙今安在,
越嶠吳江湄。
一提支郡印,
一建連帥旗。
何言四百里,
不見如天涯。
秋風旦夕來,
白日西南馳。
雪霜各滿鬢,
朱紫徒為衣。
師從廬山洞,
訪舊來於斯。
尋君又覓我,
風馭紛逶迤。
帔裾曳黃絹,
鬚髮垂青絲。
逢人但斂手,
問道亦頷頤。
孤雲難久留,
十日告將歸。
款曲話平昔,
慇勤勉衰羸。
後會杳何許,
前心日磷緇。
俗家無異物,
何以充別資。
素箋一百句,
題附元家詩。
朱頂鶴一隻,
與師雲間騎。
雲間鶴背上,
故情若相思。
時時摘一句,
唱作步虛辭。
律儀通外學,
詩思入玄關。
煙景隨人別,
風姿與物閒。
貫花留靜室,
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雲意,
悠悠天地間。
天下有蚊子,
候夜噆人膚。
平望有蚊子,
白晝來相屠。
不避風與雨,
群飛出菰蒲。
擾擾蔽天黑,
雷然隨舳艫。
利嘴入人肉,
微形紅且濡。
振蓬亦不懼,
至死貪膏腴。
舟人敢停棹,
陸者亦疾趨。
南北百餘里,
畏之如虎貙。
噫嘻天地間,
萬物各有殊。
陽者陽為伍,
陰者陰為徒。
蚊蚋是陰物,
夜從喧牆隅。
如何正曦赫,
吞噬當通衢。
人筋為爾斷,
人力為爾枯。
衣巾穢且甚,
盤饌腥有餘。
豈是陽德衰,
不能使消除。
豈是有主者,
此鄉宜毒荼。
吾聞蛇能螫,
避之則無虞。
吾聞蠆有毒,
見之可疾驅。
唯是此蚊子,
逢人皆病諸。
江南夏景好,
水木多蕭疏。
此中震澤路,
風月彌清虛。
前後幾來往,
襟懷曾未舒。
朝既蒙襞積,
夜仍跧蘧蒢.雖然好吟嘯,
其奈難踟躕。
人生有不便,
天意當何如。
誰能假羽翼,
直上言紅爐。
四友爭春四海飄篷,
半生歌詠。
嗟塵冗,
世事匆匆,
苦被年光送。
【混江龍】眼前青供,
玉人降謫笑相逢。
敲金擊玉,
詠月嘲風。
三峽泉鳴新咳唾,
千章詩著舊題封。
春風楊柳,
秋水芙蓉。
溫柔典雅,
剔透玲瓏。
銷人魂夢廣寒宮,
迷人蹤跡桃源洞。
友朋每如兄如弟,
親眷每非虎林熊。
【油葫蘆】天下湖山風月瓏,
這一夥作業種,
鶯儔燕侶不相容。
錦心繡腹親陪奉,
月眉星眼情搬弄。
茶供過三兩巡,
涎割到五六桶。
攢下些高談闊論成何用,
端的是風月兩無功。
【天下樂】兒曾見翠袖慇勤捧玉鐘,
三冬,
節序窮,
老廉頗豈堪施會勇。
桑柴弓懸臂間,
紙糊鍬逼手中,
每日價干和哄。
【那吒令】江湖上量洪,
誰強似孔融;
天地間德行,
怎學得仲弓;
翠紅鄉鈔猛,
都不如鄧通。
假老實,
喬尊重,
買做了先鋒。
【鵲踏枝】探花人氣如虹,
狀元郎怒填胸,
榜眼哥哥,
尚自沖沖。
你也噥恩多愛濃,
想從前錯怨了天公。
【寄生草】大廝家包藏得險,
友朋每講論得同。
雙生雖俊風聲眾,
蘇卿缺鏝情腸痛,
馮魁不語機謀中。
風流浪子怎教貧?
孤寒壯士愁難共。
【尾】不放一時花,
空負三生夢,
我與你結抹了青樓卷宗。
一個空勞下巫山十二峰,
一個虛擔著雨跡雲蹤。
那一個快彌縫,
只落得燕懶鶯慵,
這老子倒奪了東君造化工。
他見這恩情脫空,
使把那是非講動,
剷地向樹頭樹底覓殘紅。
草茫茫秦漢陵闕,
世代興亡,
卻便似月影圓缺。
山人家堆案圖書,
當窗松桂,
滿地薇蕨。
侯門深何須刺謁,
白雲自可怡悅。
到如今世事難說,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
不見一個豪傑。
辛亥過陸莊片帆輕水遠山長,
鴻雁將來,
菊蕊初黃。
碧海鯨鯢,
蘭苕翡翠,
風露鴛鴦。
問音信何人諦當,
想情懷舊日風光。
楊柳池塘,
隨處凋零,
無限思量。
荷蓧隱耕藝,
晨門潛抱關。
道尊名可賤,
理愜心彌閒。
混跡是非域,
縱懷天地間。
同譏孔宣父,
匿景杳不還。
新詩一千首,
古錦初下機。
除月與鬼神,
別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
浩浩良不悲。
不知天地間,
知者復是誰。
門前數枝路,
路路車馬鳴。
名埃與利塵,
千里萬里行。
只見青山高,
豈見青山平。
朱門勢峨峨,
冠蓋何光明。
黃鳥在花裡,
青蟬奪其聲。
爾生非金玉,
豈常貴復貞。
寄言之子心,
可以歸無形。
蘊玉抱清輝,
閒庭日瀟灑。
塊然天地間,
自是孤生者。
久病曠心賞,
今朝一登山。
山秋雲物冷,
稱我清羸顏。
白石臥可枕,
青蘿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
盡日不欲還。
人生無幾何,
如寄天地間。
心有千載憂,
身無一日閒。
何時解塵網,
此地來掩關。
周宣大獵兮岐之陽,
刻石表功兮煒煌煌。
石如鼓形數止十,
風雨缺訛苔蘚澀。
今人濡紙脫其文,
既擊既掃白黑分。
忽開滿卷不可識,
驚潛動蟄走云云。
喘逶迤,
相糾錯,
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書遺此天地間,
精意長存世冥寞。
秦家祖龍還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跡。
世人好古猶共傳,
持來比此殊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