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賞的詩,有關清賞的詩句古詩詩詞,清賞詩句詩辭
瓊肌太白,
淺著鵝黃罩。
金縷檀心更天巧。
算同時、雖有似火紅榴,
爭比得、淡妝伊家輕妙。
興來清賞處,
無限真香,
可惜生教生閩嶠。
這消息、縱使移向蒸沈,
終不似憑欄,
披襟一笑。
若歸去長安詫標容,
單道勝、酴醾水仙風貌。
冰清霜潔。
昨夜梅花發。
甚處玉龍三弄,
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
金獸爇。
曉寒蘭燼滅。
要卷珠簾清賞,
且莫掃、階前雪。
柳拂鵝黃,
草揉螺黛,
院落雨痕才斷。
蜂須霧濕,
燕嘴泥融,
陌上細風頻扇。
多少艷景關心,
長苦春光,
疾如飛箭。
對東風忍負,
西園清賞,
翠深香遠。
空暗憶、醉走銅駝,
閒敲金革登,
倦跡素衣塵染。
因花瘦覺,
為酒情鐘,
綠鬢幾番催變。
何況逢迎向人,
眉黛供愁,
嬌波回倩。
料相思此際,
濃似飛紅萬點。
晚路交遊綠酒,
平生志趣青霞。
霜風時節近黃花。
泛宅舟將益鳥畫。
不分兩溪明月,
夜深只屬漁家。
今朝清賞寄情涯。
肯向縈塗索價。
白妃卷絮逐風顛。
透朱簾。
向空漫。
剪出冰花,
偏愛臘前看。
能費化工多少力,
千萬里,
盡同天。
歌樓清賞記當年。
玉人占。
繡衾塞。
老去孤高,
世慮肯咨煎。
爭似小窗梅影下,
聊一笑,
付無言。
牡丹半坼初經雨,
雕檻翠幕朝陽。
嬌困倚東風,
羞謝了群芳。
洗煙凝露向清曉,
步瑤台、月底霓裳。
輕笑淡拂宮黃。
淺擬飛燕新妝。
楊柳啼鴉晝永,
正鞦韆庭館,
風絮池塘。
三十六宮,
簪艷粉濃香。
慈寧玉殿慶清賞,
占東君、誰比花王。
良夜萬燭熒煌。
影裡留住年光。
「我夢扁舟浮震澤。
雪浪橫江千頃白。
覺來滿眼是廬山,
倚天無數開青壁。
」蓋實夢也。
然公詩復云:「扁舟震澤定何時,
滿眼廬山覺又非。
」我夢扁舟浮震澤。
雪浪搖空千頃白。
覺來滿眼是廬山,
倚天無數開青壁。
此生長接淅。
與君同是江南客。
夢中游,
覺來清賞,
同作飛梭擲。
明日西風還掛席。
唱我新詞淚沾臆。
靈均去後楚山空,
灃陽蘭芷無顏色。
君才如夢得。
武陵更在西南極。
竹枝詞,
莫搖新唱,
誰謂古今隔。
郡館臨清賞,
開扃坐白雲。
訟虛棠戶曙,
觀靜竹簷曛。
懸榻迎賓下,
趨庭學禮聞。
風傳琴上意,
遙向日華紛。
捨,
席間作金谷貂蟬侶,
東山錦繡叢。
管弦絲竹醉東風。
漫逐流鶯飛舞、亂紅中。
清賞吾人事,
詩情我輩鐘。
籐蘿欲上更支筇。
笑指壺天煙繞、斗城東。
三春正美。
是霽景融和,
韶華如綺。
夾岸香紅,
登牆粉白,
開遍故園桃李。
畫舸繡簾高卷,
錦轂朱軒低倚。
對此際,
向池台好處,
爭傾綠蟻。
醉裡。
須醒悟,
些子芳菲,
造物都謾你。
一瞬光陰,
霎時蜂蝶,
還付落花流水。
我有大丹九轉,
真個長春不死。
待得了,
把高歌清賞,
隨緣而已。
泛舟太湖上,
回瞰茲山隈。
萬頃滄波中,
千峰郁崔嵬。
涼煙發爐嶠,
秋日明帝台。
絕巔凌大漠,
懸流瀉昭回。
穹崇石樑引,
岈豁天門開。
飛鳥屢隱見,
白雲時往來。
超然契清賞,
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
王君升九垓。
誰言曠遐祀,
庶可相追陪。
從此永棲托,
拂衣謝浮埃。
璧月掛銀漢,
冷浸一江秋。
天公付我清賞,
仙籍桂香浮。
極目江山如畫,
際晚雲煙凝紫,
秋色豁羈愁。
頌看上雄觀,
波影動簾鉤。
雁排空,
漁唱晚,
楚天幽。
湖陰一曲千載,
成敗倩誰籌。
試問謫仙何處,
喚起於湖同醉,
小為作遨頭。
老子欲起舞,
擺脫利名休。
縹緲危樓百尺雄。
淡煙疏雨暗簾櫳。
偶妨清賞中秋夕,
為憶名言玉局翁。
賢達意,
古今同。
涼天佳月曾相逢。
老蟾一躍三千丈,
卻喚ˍ娥駕閬風。
海雲四斂,
太清樓、極目一天秋色。
明月飛來雲霧盡,
城郭山川歷歷。
良夜悠悠,
西風裊裊,
銀漢冰輪側。
雲霓三弄,
廣寒宮殿長笛。
偏照紫府瑤台,
香籠玉座,
翠靄迷南北。
天上人間凝望處,
應有乘風歸客。
露滴金盤,
涼生玉宇,
滿地新霜白。
壺中清賞,
畫簷高掛虛碧。
離別一何久,
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
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
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
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
翠羽帔,
紫綺裘。
素娥無賴,
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
明夜孤帆水驛,
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
相對永登樓。
太一真人,
蓮葉向、中流蕩漾。
凌萬頃、風為帆席,
浪為輕槳。
亂舞翠綃雲霧薄,
臥看玉宇琉璃晃。
似飄然、萬斛舉龍驤,
隨波蕩。
太華頂,
花十丈。
飄一葉,
借清賞。
倩龍眠老手、為渠摹仿。
鰲禁岧嶢誰寓直,
玉堂學士今劉向。
要清宵、特地杖青藜,
來相訪。
東坡書林和靖詩後:吳儂生長湖山曲,
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
傭奴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
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
瞳子了然光可燭。
遺篇妙字處處有,
步繞西湖看不足。
詩如東野不言寒,
書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節已難繼,
將死微言猶可錄。
自言不作封禪書,
更有悲吟白頭曲。
我笑吳人不好事,
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
一盞寒泉薦秋菊。
東皇已有來歸耗。
十里青山道。
凍木卉萬株梅,
一夜妝成,
似趁鳴雞早。
年時清賞曾同到。
先仗遊蜂報。
抖擻舊心情,
一笑酬春,
不羨和羹詔。
龍沫流芳旎旎,
犀沈鋸削霏霏。
薇心玉露練香泥。
壓盡人間花氣。
銀葉初溫火緩,
金猊靜褭煙微。
此時清賞只心知。
難向人前舉似。
桃蕊初謝,
雙燕來後,
枝上嫩苞時節。
絳萼滋浩露,
照曉景、裁翦冰綃禁格。
煙傳靚質。
似淡拂、妝成香頰。
看暖日、催吐繁英,
占斷上林風月。
壇邊曾見數枝,
算應是真仙,
故留春色。
頓覺偏造化,
且任他、桃李成蹊誰說。
晴霽易雪。
待對飲、清賞無歇。
更愛惜、留引鷴禽,
未須再折。
雲戟曙沈沈,
軒墀清且深。
家傳成棟美,
堯寵結茅心。
玉珮多依石,
油幢亦在林。
爐香諸洞暖,
殿影眾山陰。
草奏風生筆,
筵開雪滿琴。
客從龍闕至,
僧自虎溪尋。
瀟灑延清賞,
周流會素襟。
終朝惜塵步,
一醉見華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