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丹陽的詩,有關丹陽的詩句古詩詩詞,丹陽詩句詩辭
昔日丹陽行樂裡。
紫金浮玉臨無地。
寶閣化成彌勒世。
龍宮對。
時時更有天花墜。
浩渺一天秋水至,
鯨鯢鼓鬣連山沸。
員嶠岱輿更贔屭。
無根蒂。
莫教龍伯邦人戲。
恭聞林下別,
未至亦沾裳。
荻岸雨聲盡,
江天虹影長。
佩韋宗懶慢,
偷橘愛芳香。
遙想從公後,
稱榮在上堂。
君諱鳳。
字伯蕭。
梁相之元子。
九江太守之長兄也。
世德襲爵。
銀艾相亞。
恢遐祖之鴻軌。
拓前代之休蹤。
邈逸越而難繼。
非群愚之所頌。
仁義本於心。
慈孝著於性。
不失典術。
行不越矩度。
清潔曒爾。
泥而不滓。
恤憂矜厄。
施而不記。
由近及遠。
靡不覆載。
故能闡令名而雲騰。
揚盛聲而風布。
踐郡右職。
三貢獻計。
辟州式部。
忠以衛上。
漢安二年。
吳郡太守東海郭君以君有逶蛇之節。
自公之操。
年卅一舉孝廉。
拜郎中。
除東國新平長。
神化風靡。
惠以流下。
靜而為治。
匪煩匪擾。
幹幹日。
矜此黔首。
功成事就。
色斯高舉。
宰司委職位。
思賢以自輔。
玄懿守謙虛。
白駒以阻。
丹陽有越寇。
沒□□□□。
命君討理之。
試守故鄣長。
蓋危亂有不讓。
又畏此之罪苦。
□□而□牧。
爰止其師旅。
窵若飛鷹鵔。
若夫。
彊者綏以德。
弱者以仁撫。
簡在上帝心。
功訓而特紀。
轓輿宰堂邑。
基月而致道。
視□□□□。
遂護于卿尹。
中表之恩情。
兄弟與甥舅。
蔦與女蘿性。
樂松之茂好。
聞君顯令名。
舉宗為歡喜。
不悟奄忽終。
藏形而匿影。
耕夫釋耒耜。
桑婦投鉤莒。
道阻而且長。
望遠淚如雨。
策馬循大路。
搴裳而涉洧。
悠悠歌黍離。
思黃鳥集于楚。
惴惴之臨穴。
送君於厚土。
嗟嗟悲且傷。
每食□不飽。
夫人篤舊好。
不以存亡改。
文平感渭陽。
悽愴益以甚。
諸姑鹹壁踴。
爰及君伯姊。
孝孫字符宰。
生不識考妣。
追惟厥祖恩。
蓬首斬縗杖。
世所不能為。
流稱於鄉黨。
見吾若君存。
剝裂而不已。
壹別會無期。
相去三千里。
絕翰永慷慨。
泣下不可止。
寒皋那可望,
旅客又初還。
迢遞高樓上,
蕭疏涼野間。
暮晴依遠水,
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
霜凋朱翠顏。
東閣無人事渺茫,
老僧持缽過丹陽。
十年棲止如何報,
好與南譙剩炷香。
鎮長淮,
一都會,
古揚州。
昇平日,
珠簾十里春風、小紅樓。
誰知艱難去,
邊塵暗,
胡馬擾,
笙歌散,
衣冠渡,
使人愁。
屈指細思,
血戰成何事,
萬戶封侯。
但瓊花無恙,
開落幾經秋。
故壘荒丘。
似含羞。
悵望金陵宅,
丹陽郡,
山不斷綢繆。
興亡夢,
榮枯淚,
水東流。
甚時休。
野灶炊煙裡,
依然是,
宿貔貅。
歎燈火,
今蕭索,
尚淹留。
莫上醉翁亭,
看ˍˍ雨、楊柳絲柔。
笑書生無用,
富貴拙身謀。
騎鶴東遊。
忽解羊頭削,
聊馳熊首轓.揚舲發夏口,
按節向吳門。
帆映丹陽郭,
楓攢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
露冕一何尊。
客心暮千里,
回首煙花繁。
楚水渡歸夢,
春江連故園。
羈人懷上國,
驕虜窺中原。
胡馬暫為害,
漢臣多負恩。
羽書晝夜飛,
海內風塵昏。
雙鬢日已白,
孤舟心且論。
繡衣從此來,
汗馬宣王言。
憂憤激忠勇,
悲歡動黎元。
南徐爭赴難,
發卒如雲屯。
倚劍看太白,
洗兵臨海門。
故人亦滄洲,
少別堪傷魂。
積翠下京口,
歸潮落山根。
如何天外帆,
又此波上尊。
空使憶君處,
鶯聲催淚痕。
小檻俯澄鮮,
龍宮浸浩然。
孤光懸夜月,
一片割秋天。
淺派胤沙草,
餘波漂岸船。
聊當因畎澮,
披拂坐潺湲。
遠客殊未歸,
我來幾惆悵。
叩關一日不見人,
繞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
柳色蕭蕭愁暮蟬。
行人無數不相識,
獨立雲陽古驛邊。
鳳翅山中思本寺,
魚竿村口望歸船。
歸船不見見寒煙,
離心遠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
閒僧著處即經年。
綠樹暗長亭,
幾把離尊。
陽關常恨不堪聞。
何況今朝秋色裡,
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
各自消魂。
一江離恨恰平分。
安得千尋橫鐵鎖,
截斷煙津?
王儉風華首,
蕭何社稷臣。
丹陽布衣客,
蓮渚白頭人。
銘勒燕山暮,
碑沉漢水春。
從今虛醉飽,
無復污車茵。
箭下妖星落,
風前殺氣回。
國香荀令去,
樓月庾公來。
玉璽終無慮,
金縢意不開。
空嗟薦賢路,
芳草滿燕台。
裛露凝氛紫艷新,
千般婉娜不勝春。
年年此樹花開日,
出盡丹陽郭裡人。
柔枝濕艷亞朱欄,
暫作庭芳便欲殘。
深藏數片將歸去,
紅縷金針繡取看。
白楊雙行行,
白馬悲路傍。
晨興見曉月,
更似發雲陽。
溧水通吳關,
逝川去未央。
故人萬化盡,
閉骨茅山岡。
天上墜玉棺,
泉中掩龍章。
名飛日月上,
義與風雲翔。
逸氣竟莫展,
英圖俄夭傷。
楚國一老人,
來嗟龔勝亡。
有言不可道,
雪泣憶蘭芳。
王公希代寶,
棄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
殯宮已秋草。
悲來欲脫劍,
掛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雖未摧,
一生淚盡丹陽道。
王家碧瑤樹,
一樹忽先摧。
海內故人泣,
天涯吊鶴來。
未成霖雨用,
先失濟川材。
一罷廣陵散,
鳴琴更不開。
丹陽古郡洞庭陰,
落日扁舟此路尋。
傳是東南舊都處,
金陵中斷碧江深。
在昔風塵起,
京都亂如燬.雙闕戎虜間,
千門戰場裡。
傳聞一馬化為龍,
南渡衣冠亦願從。
石頭橫帝裡,
京口拒戎鋒。
青楓林下回天蹕,
杜若洲前轉國容。
都門不見河陽樹,
輦道唯聞建業鐘。
中原悠悠幾千里,
欲掃欃槍未雲已。
英雄傾奪何紛然,
一盛一衰如逝川。
可憐宮觀重江裡,
金鏡相傳三百年。
自從龍見聖人出,
六合車書混為一。
昔年王氣今何在,
並向長安就堯日。
荊榛古木閉荒阡,
共道繁華不復全。
赤縣唯餘江樹月,
黃圖半入海人煙。
暮來山水登臨遍,
覽古愁吟淚如霰。
唯有空城多白雲,
春風淡蕩無人見。
遙夜何漫漫,
空歌白石爛。
甯戚未匡齊,
陳平終佐漢。
欃槍掃河洛,
直割鴻溝半。
歷數方未遷,
雲雷屢多難。
天人秉旄鉞,
虎竹光藩翰。
侍筆黃金台,
傳觴青玉案。
不因秋風起,
自有思歸歎。
主將動讒疑,
王師忽離叛。
自來白沙上,
鼓噪丹陽岸。
賓御如浮雲,
從風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
城上骸爭爨。
草草出近關,
行行昧前算。
南奔劇星火,
北寇無涯畔。
顧乏七寶鞭,
留連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
長虹日中貫。
秦趙興天兵,
茫茫九州亂。
感遇明主恩,
頗高祖逖言。
過江誓流水,
志在清中原。
拔劍擊前柱,
悲歌難重論。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
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長幹道上落花朝,
羨爾當年賞事饒。
下箸已憐鵝炙美,
開籠不奈鴨媒嬌。
春衣晚入青楊巷,
細馬初過皂莢橋。
相訪不辭千里遠,
西風好借木蘭橈。
宿昔山水上,
抱琴聊躑躅。
山遠去難窮,
琴悲多斷續。
巖重丹陽樹,
泉咽聞陰谷。
時下白雲中,
淹留秋水曲。
秋水石欄深,
潺湲如噴玉。
雜芳被陰岸,
墜露方消綠。
恣此平生懷,
獨遊還自足。
客從崑崙來,
遺我雙玉璞。
雲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餘,
食之可以凌太虛。
受之頗謂絕今昔,
求識江淮人猶乎比石。
如今雖在卞和手,
□□正憔悴,
了了知之亦何益。
恭聞士有調相如,
始從鎬京還,
復欲鎬京去。
能上秦王殿,
何時回光一相眄。
欲投君,
保君年,
幸君持取無棄捐。
無棄捐,
服之與君俱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