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里巷的詩,有關里巷的詩句古詩詩詞,里巷詩句詩辭
白水流今古,
青山送死生。
驅馳三楚掾,
倏忽一空名。
金玉埋皋壤,
芝蘭哭弟兄。
龍頭孤後進,
鵬翅失前程。
愁變風雲色,
悲連鼓角聲。
落星辭聖代,
寒夢閉佳城。
伊昔來江邑,
從容副國英。
德逾棲棘美,
公亞飲冰清。
大廈亡孤直,
群儒憶老成。
白駒悲里巷,
梁木慟簪纓。
隴遂添新草,
珠還滿舊籯.蒼蒼難可問,
原上晚煙橫。
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
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
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
歎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
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
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
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
構廈豈雲缺。
葵藿傾太陽,
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
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
輒擬偃溟渤。
以茲誤生理,
獨恥事幹謁。
兀兀遂至今,
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
未能易其節。
沉飲聊自遣,
放歌破愁絕。
歲暮百草零,
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
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
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
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
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鬱律,
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
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
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
聚斂貢城闕。
聖人筐篚恩,
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
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
仁者宜戰慄。
況聞內金盤,
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
煙霧散玉質。
煖客貂鼠裘,
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
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
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
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
極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來,
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
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
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
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
庶往共飢渴。
入門聞號啕,
幼子饑已卒。
吾寧捨一哀,
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
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
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
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
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
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
澒洞不可掇。
歷想為官日,
無如刺史時。
歡娛接賓客,
飽暖及妻兒。
自到東都後,
安閒更得宜。
分司勝刺史,
致仕勝分司。
何況園林下,
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舊識,
為樂即新知。
有雪先相訪,
無花不作期。
斗醲干釀酒,
誇妙細吟詩。
里巷千來往,
都門五別離。
岐分兩回首,
書到一開眉。
葉落槐亭院,
冰生竹閣池。
雀羅誰問訊,
鶴氅罷追隨。
身與心俱病,
容將力共衰。
老來多健忘,
唯不忘相思。
天子念黎庶,
詔書換諸侯。
仙郎授剖符,
華省輟分憂。
置酒會前殿,
賜錢若山丘。
天章降三光,
聖澤該九州。
吾兄鎮河朔,
拜命宣皇猷。
駟馬辭國門,
一星東北流。
夏雲照銀印,
暑雨隨行輈.赤筆仍在篋,
爐香惹衣裘。
此地鄰東溟,
孤城吊滄洲。
海風掣金戟,
導吏呼鳴騶。
郊原北連燕,
剽劫風未休。
魚鹽隘里巷,
桑柘盈田疇。
為郡豈淹旬,
政成應未秋。
易俗去猛虎,
化人似馴鷗。
蒼生已望君,
黃霸寧久留。
季夏中氣候,
煩暑自此收。
蕭颯風雨天,
蟬聲暮啾啾。
永崇里巷靜,
華陽觀院幽。
軒車不到處,
滿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
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
然後悟浮休。
真隱豈長遠,
至道在冥搜。
身雖世界住,
心與虛無游。
朝饑有蔬食,
夜寒有布裘。
倖免凍與餒,
此外復何求。
寡慾雖少病,
樂天心不憂。
何以明吾志,
周易在床頭。
佳卉挺芳辰,
夭容乃絕倫。
望開從隔歲,
愁過即無春。
體物真英氣,
餘花似庶人。
蜂攢知眷戀,
鳥語亦慇勤。
況在豪華地,
寧同里巷塵。
酷憐應喪德,
多賞奈怡神。
忌穢栽時土,
嘗甜折處津。
繞行那識倦,
圍坐豈辭頻。
入夢殊巫峽,
臨池勝洛濱。
樂喧絲雜竹,
露漬卯連寅。
飲興尤思滿,
吟情自合新。
怕風惟怯夜,
憂雨不經旬。
欄檻為良援,
亭台是四鄰。
雖非能伐性,
爭免礙還淳。
鬥艷何慚蜀,
矜繁未讓秦。
私心期一日,
許近看逡巡。
上德由來合動天,
旌旗到日是豐年。
群書已熟無人似,
五字研成舉世傳。
莫道政聲同宇宙,
須知紫氣滿山川。
豈唯里巷皆蘇息,
猶有恩波及釣船。
商顏重命伊川叟,
時事知非入洛人。
連野碧流通御苑,
滿階秋草過天津。
每慚清秩容衰齒,
猶有華簪寄病身。
驅馬獨歸尋里巷,
日斜行處舊紅塵。
碧海漾仙洲,
驪珠外無寶。
一岳倚青冥,
群山盡如草。
君侯聖朝瑞,
動只關玄造。
誰雲倚天劍,
含霜在懷抱。
誰雲青雲險,
門前是平道。
洪民亦何幸,
里巷清如掃。
至化無經綸,
至神無祝禱。
即應炳文柄,
孤平去浩浩。
即應調鼎味,
比屋堪封保。
野人慕正化,
來自海邊島。
經傳髻裡珠,
詩學池中藻。
閉門十餘載,
庭杉共枯槁。
今朝投至鑒,
得不傾肝腦。
斯文如未精,
歸山更探討。
綠野扶風道,
黃塵馬嵬驛。
路邊楊貴人,
墳高三四尺。
乃問裡中兒,
皆言幸蜀時。
軍家誅戚族,
天子捨妖姬。
群吏伏門屏,
貴人牽帝衣。
低回轉美目,
風日為無暉。
貴人飲金屑,
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
顏色真如故。
屬車塵已遠,
里巷來窺覷。
共愛宿妝妍,
君王畫眉處。
履綦無復有,
履組光未滅。
不見巖畔人,
空見凌波襪。
郵童愛蹤跡,
私手解鞶結。
傳看千萬眼,
縷絕香不歇。
指環照骨明,
首飾敵連城。
將入咸陽市,
猶得賈胡驚。
倦貳文昌,
樂請左符,
雙旌去指東藩。
有腰金新寵,
晝錦榮觀。
獨步文章,
家傳素業,
世寶青氈。
動歡聲和氣,
里巷初驚,
侍從衣冠。
朱門映柳,
綺窗臨水,
盛游應記當年。
端解道、香留羅襪,
墨在蠻箋。
惆悵江邊側帽,
尋思花底遺鞭。
不如沈醉,
莫思身外,
且斗樽前。
掩戶下簾朝睡足,
一聲黃鳥報殘春。
披衣岸幘日高起,
兩角青衣扶老身。
策杖強行過里巷,
引杯閒酌伴親賓。
莫言病後妨談笑,
猶恐多於不病人。
忽憶兩家同里巷,
何曾一處不追隨。
閒遊預算分朝日,
靜語多同待漏時。
花下放狂衝黑飲,
燈前起坐徹明棋。
可知風雨孤舟夜,
蘆葦叢中作此詩。
長安里巷舊鄰居,
未解梳頭五歲餘。
今朝嫁得風流婿,
歌舞閒時看讀書。
夜憶開元寺,
淒涼里巷間。
薄煙通魏闕,
明月照驪山。
半壁空宮閉,
連天白道閒。
清晨更回首,
獨向灞陵還。
子春傷足日,
況有寢門哀。
元伯歸全去,
無由白馬來。
笳簫里巷咽,
龜筮墓田開。
片石潺湲淚,
含悲敘史才。
只合滄洲釣與耕,
忽依螢燭愧功成。
未游宦路叨卑宦,
才到名場得大名。
梁苑二年陪眾客,
溫陵十載佐雙旌。
錢財儘是侯王惠,
骨肉偕承里巷榮。
拙賦偏聞鐫印賣,
惡詩親見畫圖呈。
多栽桃李期春色,
闊鑿池塘許月明。
寒益輕裯饒美寢,
出乘車馬免徒行。
粗支菽粟防饑歉,
薄有杯盤備送迎。
僧俗共鄰棲隱樂,
妻孥同愛水雲清。
如今便死還甘分,
莫更嫌他白髮生。
七十三年矣。
記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看到蓬萊水清淺,
休說樹猶如此。
但夢夢、昨非今是。
一曲尊前離鸞操,
撫銅仙、清淚如鉛水。
歌未斷,
我先醉。
新來畫得耆英似。
似灞橋、風雪吟肩,
水仙梅弟。
里巷依稀靈光在,
飛過劫灰如洗。
笑少伴、烏衣余幾。
老子平生何曾默號默軒,
暮年詩、句句皆成史。
個亥字,
甲申起。
沛中歌舞百餘人,
帝業功成里巷新。
半夜素靈先哭楚,
一星遺火下燒秦。
貔貅掃盡無三戶,
雞犬歸來識四鄰。
惆悵故園前事遠,
曉風長路起埃塵。
英聲初發。
記捨選齊驅,
祖鞭先著。
風月平分,
尊罍談舊,
各已蒼顏白髮。
屈指待拚一醉,
祝生申嵩岳。
怎知道,
為清湘□潤,
暫移賢傑。
休說。
予心渴,
里巷爭先,
擬持杯階闥。
畢竟人間,
賞心樂事,
種種盡歸緣法。
拈取瑞香一瓣,
爇向湘山名剎。
無量壽,
和一身見在,
兩尊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