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兩地的詩,有關兩地的詩句古詩詩詞,兩地詩句詩辭
耒陽山下傷工部,
採石江邊吊翰林。
兩地荒墳各三尺,
卻成開解哭君心。
五湖春水茫茫,
夢魂夜逐楊花去。
汀花岸草,
佳人微笑,
眼波橫注。
借問劉郎,
心期則甚,
一成無據。
自春來淚滿,
挼藍袖口,
沒整頓,
心情處。
聞道相如病渴,
念文君、白頭新句。
相思兩地,
無窮煙水,
一庭花霧。
錦字藏頭,
織成機上,
一時分付。
問他年,
更有微雲淡月,
重來兮否。
盡典春衣,
換酒津亭,
送君此行。
歎清朝有道,
何曾逐客,
有司議法,
忍及書生。
歸去來兮,
噫其甚矣,
見說江濤也不平。
君之友,
豈都無義士,
剖膽相明。
挑詩行李如冰。
正趁得越山桃李春。
把從前豪舉,
著些老氣,
不應造物,
到底無情。
雁蕩煙霞,
鳳城風雨,
兩地相思魂夢清。
重來否,
算海波未窄,
猶可騎鯨。
此別誠堪恨,
荊襄是舊遊。
眼光懸欲落,
心緒亂難收。
花木三層寺,
煙波五相樓。
因君兩地去,
長使夢悠悠。
鸚心明黠雀幽蒙,
何事相將盡入籠。
君避海鯨驚浪裡,
我隨巴蟒瘴煙中。
千山塞路音書絕,
兩地知春歷日同。
一樹梅花數升酒,
醉尋江岸哭東風。
白髮金陵客,
懷歸不暫留。
交情分兩地,
行色載孤舟。
黃葉蟬吟晚,
滄江雁送秋。
何年重會此,
詩酒復追游。
當初本合蟾宮裡。
謾容易、到塵世。
表裡冰清誰與比。
占無雙兩地。
詵詵已是多孫子。
看將來、總榮貴。
歲歲今朝捧瑤觴,
勸南園桃李。
孟生江海士,
古貌又古心。
嘗讀古人書,
謂言古猶今。
作詩三百首,
窅默咸池音。
騎驢到京國,
欲和熏風琴。
豈識天子居,
九重鬱沈沈。
一門百夫守,
無籍不可尋。
晶光蕩相射,
旗戟翩以森。
遷延乍卻走,
驚怪靡自任。
舉頭看白日,
泣涕下沾襟。
朅來游公卿,
莫肯低華簪。
諒非軒冕族,
應對多差參。
萍蓬風波急,
桑榆日月侵。
奈何從進士,
此路轉嶇嶔。
異質忌處群,
孤芳難寄林。
誰憐松桂性,
競愛桃李陰。
朝悲辭樹葉,
夕感歸巢禽。
顧我多慷慨,
窮簷時見臨。
清宵靜相對,
發白聆苦吟。
采蘭起幽念,
眇然望東南。
秦吳修且阻,
兩地無數金。
我論徐方牧,
好古天下欽。
竹實鳳所食,
德馨神所歆。
求觀眾丘小,
必上泰山岑。
求觀眾流細,
必泛滄溟深。
子其聽我言,
可以當所箴。
既獲則思返,
無為久滯淫。
卞和試三獻,
期子在秋砧。
元日除書濕。
到而今、西風老矣,
賀軺初入。
自是龍顏深注想,
孤鳳翔而後集。
久父老、攀留原隰。
庾嶺經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詩笈。
冰雪操,
又誰及。
昨來容易風雲翕。
便三台兩地,
也只等閒如拾。
天馬不鳴凡馬喑,
百步何如五十。
況洶洶、波濤方急。
此去一言回天力,
著高高、百尺竿頭立。
澆磊塊,
快鯨吸。
霓旌降節,
縹緲蓬瀛裡。
前是驂鸞在人世。
雲衢沾聖澤,
兩地疏封,
須信道,
不減瑤台富貴。
蘭幃稱壽日,
朱紫盈門,
碧藕蟠桃奉甘旨。
更何須,
求大藥餌服還丹,
長不老,
鶴骨仙標無比。
況壺天日月自延長,
看幾度人間,
百年千歲。
榮辱升沉影與身,
世情誰是舊雷陳。
唯應鮑叔猶憐我,
自保曾參不殺人。
山入白樓沙苑暮,
潮生滄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悵,
兩地各傷何限神。
論才賦命不相干,
鳳有文章雉有冠。
羸骨欲銷猶被刻,
瘡痕未沒又遭彈。
劍頭已折藏須蓋,
丁字雖剛屈莫難。
休學州前羅剎石,
一生身敵海波瀾。
杜叟學仙輕蕙質,
韋公事佛畏青娥。
樂營卻是閒人管,
兩地風情日漸多。
落花時節,
杜鵑聲裡送君歸。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龍雲雨,
後會涉難期。
更何人念我,
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
算此意、只君知。
記取岐亭買酒,
雲洞題詩。
爭如不見,
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千里月、兩地相思。
江水三回曲,
愁人兩地情。
磨圍山下色,
明月峽中聲。
晚後連天碧,
秋來徹底清。
臨流有新恨,
照見白鬚生。
塞鴻聲聲飛不住,
終日南征向何處。
大漠窮陰多沍寒,
分飛不得長懷安。
春去秋來年歲疾,
湖南薊北關山難。
寒飛萬里胡天雪。
夜度千門漢家月。
去住應多兩地情,
東西動作經年別。
南州風土復何如,
春雁歸時早寄書。
道是花來春未。
道是雪來香異。
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
富貴玉堂瓊榭。
兩地不同栽。
一般開。
天長地闊嶺頭分,
去國離家見白雲。
洛浦風光何所似,
崇山瘴癘不堪聞。
南浮漲海人何處,
北望衡陽雁幾群。
兩地江山萬餘里,
何時重謁聖明君。
去年秋露下,
羈旅逐東征。
今歲春光動,
驅馳別上京。
飲中相顧色,
送後獨歸情。
兩地無千里,
因風數寄聲。
隴山飛落葉,
隴雁度寒天。
愁見三秋水,
分為兩地泉。
西流入羌郡,
東下向秦川。
征客重回首,
肝腸空自憐。
東城別故人,
臘月遲芳辰。
不惜孤舟去,
其如兩地春。
花明洛陽苑,
水綠小平津。
是日不相見,
鶯聲徒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