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叢花的詩,有關叢花的詩句古詩詩詞,叢花詩句詩辭

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翻空雪浪送飛花。 春曉媚霜華。 風回點點迷人處, 峭寒輕、詩思殊佳。 雙燕未來, 斷鴻何在, 微雨又天涯。 綺窗明暗是誰家。 雕檻馥蘭芽。 畫簷簾幕黃昏後, 試傾杯、笑語喧嘩。 聚散人生, 吾儕老矣, 醉墨任橫斜。
柳鶯啼曉夢初驚。 香霧入簾清。 胭脂淡注宮妝雅, 似文君、猶帶春酲。 芳心婉娩, 媚容綽約, 桃李總消聲。 相如春思正索索。 無奈惜花情。 曲欄小檻幽深處, 與慇勤、遮護娉婷。 姚黃魏紫, 十分顏色, 終不似輕盈。
傷高懷遠幾時窮。 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 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 征塵不斷, 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 又還是、斜月簾櫳。 沉恨細思, 不如桃杏, 猶解嫁東風。
王孫眉宇鳳凰雛。 天與世情疏。 揚州坐上瓊花底, 佩錦囊、曾憶奚奴。 金盞醉揮, 滿身花影, 紅袖競來扶。 十年一夢訪林居。 離缺重踟躕。 應憐肺病臨邛客, 寄洞庭、春色雙壺。 天氣未佳, 梅花正好, 曾醉燕堂無。
年時今夜見師師。 雙頰酒紅滋。 疏簾半卷微燈外, 露華上、煙裊涼E97C。 簪髻亂拋, 偎人不起, 彈淚唱新詞。 佳期。 誰料久參差。 愁緒暗縈絲。 想應妙舞清歌罷, 又還對、秋色嗟咨。 惟有畫樓, 當時明月, 兩處照相思。
長亭今古道, 水流暗響, 渺渺雜風沙。 倦游驚歲晚, 自歎相思, 萬里夢還家。 愁凝望結, 但掩淚、慵整鉛華。 更漏長, 酒醒人語, 睥睨有啼鴉。 傷嗟。 迴腸千縷, 淚眼雙垂, 遏離情不下。 還暗思、香翻香燼, 深閉窗紗。 依稀看遍江南畫, 記隱隱、煙靄蒹葭。 空健羨, 鴛鴦共宿叢花
冰輪斜輾鏡天長。 江練隱寒光。 危闌醉倚人如畫, 隔煙村、何處鳴根。 烏鵲倦棲, 魚龍驚起, 星斗掛垂楊。 蘆花千頂水微茫。 秋色滿江鄉。 樓台恍似遊仙夢, 又疑是、洛浦瀟湘。 風露浩然, 山河影轉, 今古照淒涼。
闌珊玉珮罷霓裳, 相對綰紅妝。 藕絲風送凌波去, 又低頭、軟語商量。 一種情深, 十分心苦, 脈脈背斜陽。 色香空盡轉生香, 明月小銀塘。 桃根桃葉終相守, 伴慇勤、雙宿鴛鴦。 菰米漂殘, 沈雲乍黑, 同夢寄瀟湘。
當歌臨酒恨難窮。 酒不似愁濃。 風帆正起歸與興, 岸東西、芳草茸茸。 楚夢乍回, 吳音初聽, 誰念我孤蹤。 藏春小院暖融融。 眼色與心通。 烏雲有意重梳掠, 便安排、金屋房櫳。 雲雨厚因, 鴛鴦宿債, 作個好家風。
碧山無意解銀魚。 花底且攜壺。 華顛又喜熊羆且, 笑騏驥、老反為駒。 文史漸拋, 功名更懶, 隨處見真如。 高情敢並漢庭疏。 長揖去田廬。 囊無上賜金堪散, 也未妨、山獵溪漁。 廉頗縱強, 莫隨年少, 白馬向黃榆。
東風吹恨著眉心。 金約瘦難任。 西窗翦燭渾如夢, 最愁處、南陌分襟。 香歇繡囊, 塵生羅幌, 憔悴到如今。 小花幽院夜沈沈。 涼月轉槐陰。 拂牆樹動開朱戶, 又贏得、愁與更深。 青翼不來, 征鴻難倩, 流怨入瑤琴。
獨遊野徑送芳菲, 高竹林居接翠微。 綠岸草深蟲入遍, 青叢花盡蝶來稀。 珠荷薦果香寒簟, 玉柄搖風滿夏衣。 蓬蓽永無車馬到, 更當齋夜憶玄暉。
水生春纜沒, 日出野船開。 宿鳥行猶去, 叢花笑不來。 人人傷白首, 處處接金盃。 莫道新知要, 南征且未回。
階前春草亂愁芽。 塵暗綠窗紗。 釵盟鏡約知何限, 最斷腸、湓浦琵琶。 南渚送船, 西城折柳, 遺恨在天涯。 夜來魂夢到儂家。 一笑臉如霞。 鶯啼燕恨西窗下, 問何事、潘鬢先華。 鍾動五更, 魂歸千里, 殘角怨梅花。
玉帶紅花供奉班。 裡頭新樣總宜男。 鬧裝鞍轡青驄馬, 帖體衣裳紫窄衫。 雲鬢重, 黛眉彎。 內家妝束冠江南。 輕裘緩帶風流帥, 錦繡叢花擁騎還。
仙姝天上自無雙。 玉面翠蛾長。 黃庭讀罷心如水, 閉朱戶、愁近絲簧。 窗明几淨, 閒臨唐帖, 深炷寶奩香。 人間無藥駐流光。 風雨又催涼。 相逢共話清都舊, 歎塵劫、生死茫茫。 何如伴我, 綠蓑青箬, 秋晚釣瀟湘。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 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 皎如玉樹, 舉盞望青天。 長齊蘇晉愛逃禪、李白富詩篇。 三杯草聖傳張旭, 更焦遂、五斗驚筵。 一笑相逢, 銜杯樂聖, 同是飲中仙。 王逸少蘭亭記: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 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 晤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雖取捨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 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觴為妄作。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源水叢花無數開, 丹跗紅萼間青梅。 從今結子三千歲, 預喜仙遊復摘來。
王孫興至幽尋好, 芳草春深景氣和。 藥院愛隨流水入, 山齋喜與白雲過。 猶嫌巢鶴窺人遠, 不厭叢花對客多。 醉來倚玉無餘事, 目送歸鴻笑復歌。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 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 紅綃忍淚, 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閒。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 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 重樓淡月, 依舊五更寒。
相關內容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