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老矣,倦入繁華地。觸目愈傷情,念陳跡、人非物是。共誰攜手,落日步江村,臨遠水,對遙山,閒看煙雲起。買牛賣劍,便作兒孫計。朋舊自榮華,也憐我、無名無利。簞瓢鐘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迴,貪愛從今止。
難窮林下趣,坐使致君恩。術業行當代,封章動諫垣。
已明邪佞跡,幾雪薜蘿冤。報主深知此,憂民詎可論。
名將山共古,跡與道俱存。為謝重來者,何人更及門?
泉聲虢虢樹蒼蒼,雲有高僧佔一房。
糧絕罕曾起煙火,佛來不肯下禪床。
緇流誰可傳宗旨,黃敕難招坐道場。
何必真分一間住,偶為但過亦清涼。
勿謂此亭水,巋然氣不群。
靜中觀變化,閒處立功勳。
水細通巖竇,亭高壓海雲。
隱居行素志,不負聖明君。
策蹇渡橋春雨余,亂山缺處草亭孤。
不知何許丹青手,畫我當年入蜀圖。
自我來溧陽,四見木葉秋。
泮宮久敝漏,量力完且修。
幸然土木備,及此工役休。
巍巍大成殿,勢與鄒魯侔。
聖賢日雲邁,可以遺像求。
捫心了無怍,一掃築捨謀。
咫尺三茅山,乃獨欠此游。
且須歸去來,速為營菟裘。
昏昏市井氣,呫呫兒女語。
禽喧聲百種,春作事萬緒。
人間雞黍期,天上德星聚。
乖離略十年,發白齒齟齬。
太史禱衡丘,佐王用貔虎。
子雲免大夫,草玄空自苦。
人生只爾是,付與甕頭醑。
草塘相望隔重雲,愧我為兄蚤哭君。
少日對吟聽夜雨,老來無計撫孤墳。
泉台冥漠唯增感,人事安排已十分。
莫待他年推吉應,如今友愛最先聞。
百堞龜城北,江勢遠連空。杠梁濟涉,渾似溪澗飲長虹。覆以翬飛華宇,載以魚浮疊石,守護有神龍。好看發源水,滾滾盡流東。司馬氏,凌雲氣,蓋群公。當年題柱,從此奏賦動天容。果駕軺車使蜀,能致諸蠻臣漢,邛筰道仍通。寄語登橋者,努力繼前功。
行過天涯海角。未似西山心樂。興盡復東還。鬢多斑。彼此年過耳順。別後有何憑準。唯願各心休。永無憂。
松門亙五里,彩碧高下絢。幽人共躋攀,勝事頗清便。
翣翣林上雨,隱隱湖中電。薜帶輕束腰,荷笠低遮面。
濕屨黏煙霧,穿衣落霜霰。笑次度巖壑,困中遇台殿。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數卷。施稀無夏屋,境僻乏朝膳。
散發抵泉流,支頤數雲片。坐石忽忘起,捫蘿不知倦。
異蝶時似錦,幽禽或如鈿。篥簩還戛刃,栟櫚自搖扇。
俗態既斗藪,野情空眷戀。道人摘芝菌,為予備午饌。
渴興石榴羹,饑愜胡麻飯。如何事於役,茲游急於傳。
卻將塵土衣,一任瀑絲濺。
古鑿巖居人,一廛稱有產。雖沾巾覆形,不及貴門犬。
驅牛耕白石,課女經黃繭。歲暮霜霰濃,畫樓人飽暖。
三人一旦同行,留下高齋月明。
遙想扁舟京口,尚餘孤枕潮聲。
野客居鈴閣,重門將校稀。豸冠親谷弁,龜印識荷衣。
座右寒飆爽,談餘暮角微。蒼生須太傅,山在豈容歸。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
果落盤盂上,雲生篋笥中。未甘明聖日,終作釣漁翁。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見石。
其東列群峰,秋色碧復碧。
日出霧露收,草徑上逼側。
憑欄揩望眼,已足慰疇昔。
更窺巖穴勝,創見為驚咋。
如何數里間,奇觀相接跡。
寬同廈屋深,劃若巨靈擘。
日月遞光景,風雲變朝夕。
石橋幾年成,乳竇時一滴。
神龍舊隱處,仰視多辟易。
蛻跡凜猶存,隱隱印霜脊。
下有澄湫深,餘波漱蒼壁。
往者已仙去,來者此其宅。
薄晚扣松關,風過聲索索。
聊麾車騎退,容我且散策。
卻望訾家洲,輕舫度前磧。
回首煙樹林,已復掛蟾魄。
宇曠淨餘滓,群物被光澤。
何所寄遐思,空巖皎虛白。
清輝可一規,水色相激射。
天邊與川上,亭亭如合璧。
居然廣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瀾,晤賞共佳客。
因之想千載,詎有今古隔。
簫鼓歸夜闌,觀者粲城陌。
往往羅杯盤,班班見殽核。
諒因年歲豐,人意少舒適。
視爾意少舒,於陽亦忻懌。
門掩松蘿一徑深,偶攜藜杖出前林。
誰知盡日看山坐,萬古興亡總在心。
孝敬中發,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
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濟洋洋。
扁舟東去,極目滄波渺。千古送殘紅,到如今、東流未了。午潮方去,江月照還生,千帆起,玉繩低,枕上鶯聲曉。錦囊佳句,韻壓池塘草。聲遏去年雲,惱離懷、餘音繚繞。倚樓看鏡,此意與誰論,一重水,一重山,目斷令人老。
鳥企蛇盤地半天,下窺千仞到浮煙。
因高回望沾恩處,認得梁州落日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