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棹歌》戴叔倫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蘭溪棹歌》原文

蘭溪棹歌

【原文】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蘭溪棹歌註釋

蘭溪棹歌》註釋

註釋:

1.蘭溪:蘭溪江,也稱蘭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

2.棹(zho)歌:船家搖櫓時唱的歌。

3.柳灣:種著柳樹的河灣。

4.越中:古代東南沿海一帶稱為越。

5.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開時下的雨。

賞析:

詩歌描寫了春夜蘭溪江邊的山水景色和漁民捕魚的心態。前兩句是寫月光下的

月、樹、河灣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個「涼」字,令人覺得春寒猶在,一個「鏡」

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靜寂。詩句寫得纖麗、秀氣,出自文人筆下。三、四兩句給人

的感覺則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間流傳的物候語,朗朗上口,樸實無華,又令人

置信地敘述一個事實:春雨一下,蘭溪江的魚就多起來了。上下兩聯詩句文筆雖然

不同,卻也協調地組合了一幅春夜江邊休閒式的捕魚圖。

文:朱麗雲

《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81010№G〕

引自《新語絲》網站

蘭溪,在今浙江蘭溪縣西南。棹(zhao召)歌,漁民的船歌。這首詩,仿擬民歌的韻致,以清新靈妙的筆觸,寫出蘭溪一帶的山水之美,漁家的歡快之情,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畫。

首句「涼月如眉掛柳灣」是抬頭仰望天空。「涼月」二字,既寫出月色的秀朗,又點出春雨過後涼爽宜人的氣候。「掛柳灣」,使人想像到月掛梢頭,光瀉蘭溪,細絛弄影,溪月相映增輝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鏡中看」,是低頭觀看溪水,把蘭溪山水寫得極為飄逸迷人。「鏡」,是喻溪水,並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潔,溪面的平靜,水色的清澈。這裡,詩人沒有著意渲染疏星秀月,夾岸青山,只說了「鏡中看」三字,而豐富的韻致恰恰就在這裡。它啟發讀者去想像那幽雅的蘭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搖曳生姿,朦朧而飄渺,使人如墜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筆墨,描繪出一個多麼美妙的藝術境界。

溪景誠然至美,然而對於泛舟溪上的漁人來說,最大的樂趣還在春潮漁汛:「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鯽鯉之類的淡水魚,極愛新水(雨水)、逆流,一連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漲,魚群聯翩而來。「桃花雨」不僅明示季節,更見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魚搶新水,調皮地湧上溪頭淺灘,撥鰭擺尾,啪啪蹦跳,看到這種情景,怎不使人從心底漾起歡樂之情!

這首詩,從頭至尾沒有寫到「人」,也沒有寫到「情」,而讀來卻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詩人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的畫卷中,讀後給人以如臨其境的美感。從詩的結構看,前二句是靜景,後二句是動景,結句尤為生動傳神,一筆勾勒,把整個畫面畫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蘭溪山水充滿蓬勃生機,是全詩最精彩的點睛之筆。

(傅經順)

蘭溪棹歌》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蘭溪棹歌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蘭溪棹歌 的作者是 戴叔倫

古詩 蘭溪棹歌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蘭溪棹歌 全詩共28字。

涼月如眉掛柳灣下一句是什麼?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詩句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出自哪首詩?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出自 唐朝 的詩 《蘭溪棹歌》。

《蘭溪棹歌》相關
關於《蘭溪棹歌》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